调研问答全文
光韵达 (300227) 2018-09-03
董事长侯若洪先生感谢国金证券、东北证券、重器资产对公司的关注。侯若洪先生向调研人员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未来发展战略,并就行业情况、公司经营情况等内容与调研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具体如下。
问:侯总对公司未来是如何定位的?
答:公司定位为激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激光+智能技术是未来制造业的趋势,产品的发展趋势,对制造技术的要求更高,而激光以其技术优势,将逐步取代传统制造模式并能突破传统制造模式的局限,成为制造业最重要的技术。公司成立以来,从最初的激光模板起步,逐步到各类激光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发展中不断通过自身的技术和经验,结合客户的需求,引领激光技术创新。未来公司将从应用出发,积极向中游的装备、上游的光源拓展,发展成激光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基于“激光无人工厂”+“智能云控制”的智能制造服务提供商,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布局。公司基本面良好,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盈利,去年、今年上半年增长迅速,各项财务数据也很好,有足够的现金流,有资本市场带来的平台优势,公司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问:侯总是激光行业协会的会长,对激光行业怎么看?
答:中国的激光产业市场空间巨大,近几年增速也很快。激光技术未来将会在3D打印、OLED面板(激光加工+检测)、动力电池(焊接+检测)、异形切割等领域成为热点,同时向传统领域渗透,激光行业前景广阔。
问:金东唐收购后,运营情况如何?收购后增加了哪些优势?
答:金东唐收购后,经营上非常良好,2016、2017年都实现了业绩承诺。2018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也非常好,我对金东唐完成业绩目标很有信心。金东唐加入后,和光韵达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融合共通、资源共享。双方在客户资源上可以共享,能扩大金东唐的客户群;产品策略上,逐步由定制化产品向标准件发展,可以进一步扩大销售;同时金东唐引入激光团队,搭建激光生产+检测一体化设备产线。金东唐未来的发展道路将更宽,是光韵达向激光产业链中游装备拓展的重要一环,我看好金东唐未来发展。
问:侯总对激光行业比较了解,目前国内激光加工设备用得比较多的是什么激光器?光韵达使用的设备产自哪里?
答: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光纤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光韵达目前的设备大部分是进口设备,以德国居多,有一些是公司根据自身的要求向设备厂商订制的设备,同时公司自身也有研发设备。
问:公司的定期报告中披露,公司未来将向激光产业链上、中游发展,上游光源部分的激光器企业会通过并购方式吗?是否会考虑国内的厂商呢?
答:公司未来发展两条主线,内生、外延,内生是在现有基础上壮大,传统业务上大力拓展、研发的新项目产业化扩充规模;外延主要是并购,光源也会考虑并购的方式,国内国外的优质标的都会考虑,但是目前受贸易战的影响,感觉国外的标的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问:3D打印对接的主要是个人还是企业?公司目前的3D打印业务主要是在应用还是设备?
答:个性化产品主要面向个人,工业应用主要面向企业。公司目前的3D打印分三大块,一是面向工业应用,比如模具、汽车行业,公司的金属打印、设计能力都比较强;二是面向医疗的应用,在这一块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在业界被认可;三是设备销售,设备销售主要是自己自行开发的陶瓷3D打印设备。3D打印虽然还没有盈利,但是收入在增长、亏损在逐步减少,未来3D打印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问:公司的智能制造云平台+无人工厂项目进展如何?该项目主要是公司自用,还是会给公司带来销售?
答:云平台+无人工厂的研发项目是公司再融资的募投项目,通过“云端智能控制”+“激光分布式无人车间”实现未来新型智能制造系统,替代集中生产方式,形成制造业生态链。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这一项目是基于公司自身需求设计的,先解决公司现有产品的智能制造,未来也会将这一技术复制推广,真正的实现引领智能制造体系。
问:假设公司重建,董事长您最想带走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答:多年以来积累的客户基础,以及不同产品领域积累下来的工艺技术,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复制的,是多年发展沉淀下来的宝贵资源,是公司发展的核心。
问:注意到公司半年报有1.96亿的应收账款,公司一般账期如何?会产生坏账吗?
答:不同的客户,会有约定好的付款周期,一般是公司生产交货,验收合格后对账,然后客户在约定的账期内支付货款。公司的应收账款控制在一个正常的水平,每年产生的坏账是非常小的;今年上半年有8000多万的现金净流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是公司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问:公司一年会采购多少设备?设备采购周期需要多久?
答:公司各事业部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产能不足或者有新的业务需求的时候会提出设备购买申请,每年设备采购台数不固定。我们与供应商长期合作,一般设备采购周期在2-3个月左右。
问: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已经购买了,有多少员工参加?
答:是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完成了股票购买,大约有接近一百名员工参加,主要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一些核心的技术、销售骨干。受资管新规的影响,没有配资,纯自有资金,但是员工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他们作为一线人员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大家对公司发展还是很有信心。
问:公司再融资,大股东是否参与定增,对于控制权有没有考虑?
答:目前的再融资方案,大股东不参与定增,关于控制权,大股东会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控股地位。
问:公司此前曾公告并购基金,投资方向是什么?目前是否有投项目?
答:并购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也是精密激光智能制造这一块,目前还没有具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