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万达信息 (300168) 2018-09-05
一、公司介绍
1、公司简介及中报情况介绍
万达信息专注城市信息化领域23年,已成为“中国智慧城市领军企业”,公司软件能力达到国际最高等级CMMI5级,是国家首批集成与服务大型一级企业。医疗卫生服务了全国6亿人口,医疗大数据基础扎实,仅上海卫生平台就实现了所有几百家公立医疗机构的打通,平台处理的数据量超过20PB,全国的数据量超过100PB。
公司自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增速,近五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20%,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2%。2018年,公司的业绩依然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10亿元,同比增长15.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19.73万元,同比增长101.63%。其中非经常损益主要是对全程健康以及四维医学的股权处置投资收益,该相关收益也是基于公司对于创新业务的孵化。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3723.88万元,同比增长17.19%,毛利率38.12%,同比提高0.44个百分点。
2、公司创新业务介绍
万达信息的业务构成囊括了智慧城市8大行业事业群,卫生健康、民生、医疗、企业服务、金融保险、政务服务、平安城市、文化教育,实现了智慧城市全行业的覆盖,并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与各个行业形成深度融合,在行业汇聚大数据,形成大平台,打造完整的城市级的智能运行中心以及新的云服务。
万达信息的业务,基于20多年行业技术系统的积累,正在作战略性的拓展,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和看待公司及公司的收入模式。(1)“造房子”业务即智慧城市的行业基础系统的建设,20多年下来,不管行业如何周期性波动,公司基本上能够长期保持复合增速20%以上。这一块的空间也包括医疗系统的升级等。(2)“租房子”业务即在这些行业基础系统基础上搭建云平台,这样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就不需要去自建,直接可以租用我们的设施。目前正在进入云的规模化和快速增长阶段。公司在医疗卫生等行业的SaaS服务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开箱即用。公司云HIS已经服务于包括基层卫生中心在内的2000多家机构。(3)战略布局业务的“孵化”即包括医疗健康云、保险云、医药云等,将通过产业合作,结合资本的力量,去培养行业的独角兽。
医疗健康业务:医疗行业政府客户市场占有率 NO.1,覆盖全国80%以上的地区,有最全面最完整的三医联动实践,最完善的医疗健康闭环业务和服务体系。1)医疗:包括医院信息化以及区域卫生的信息化系统。医院覆盖全国4400家医疗机构,包括二三级医院400多家。区域卫生平台覆盖全国将近20个省市,100多个地级市,1000多个区县。公司今年中标了正在建设的国家平台,将来全国所有省市的数据都要向国家平台汇聚。2)医保:实时结算以及新医保的异地结算,是公司的优势业务,服务覆盖全国6亿人口。9月份将要推动上线长三角区域异地医保结算。3)医药:在上海树立的标杆应用——阳光医药采购平台,实现了采招配用一体化,得到了国家的认可。4)整体运营服务能力:包括电子处方平台、保险服务平台、统一支付平台以及统一账号平台。在三医联动布局的基础上,公司整合平台的数据、服务资源以及核心技术,形成了从诊前(预约挂号)——诊中(诊间支付)——诊后(慢病管理)的完整服务闭环。
医疗健康创新点:(1)云HIS:2011年贵州试点云HIS,后推广至全省,经过长宁云HIS、义乌云HIS的技术创新日趋成熟,目前云HIS已经服务于包括基层卫生中心在内的2000多家机构;(2)健康台州: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整体落地,实现一卡通行、脱卡支付、信用支付、电子处方、人脸识别、商保快跑等;(3)县乡一体化:义乌县乡一体化实现了云HIS、云公卫、云EMR等基层医疗系统全覆盖,实现医疗机构基于统一云平台的业务协作、公众健康服务、监管及运维,真正落地区域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未来推广空间巨大;(4)专科电子病历:与大型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共同打造专科电子病历,深化专科业务应用,目前在儿科、中医和妇产科等专科领域实现领先;(5)大型三甲医院多院区一体化:仁济、曙光成功实施多院区一体化系统,实现了资源管理、人财物等统一管理;(6)分级诊疗:业务覆盖全国数十个省市。打造上海1+1+1、浙江服务包、普陀医养结合等有影响力的创新模式,上海、浙江模式推广全国;(7)电子健康卡:以金融支付为抓手,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服务体系,打造e卡通整体运营生态,业务覆盖10省,发卡量占全国三分之一,接入医疗卫生机构逾4000家,发展电子健康卡、社保卡、金融卡三码合一创新应用;(8)慢
性病大数据精准筛查:将多维度医疗、公共卫生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一整套包含数据ETF、数据表法、模型训练学习、标注数据集的筛查体系,最终实现平台级的人群精准定位,上海共计筛查400万多慢性病人群。
政务服务业务: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成为发展趋势,上海模式全国领先,包括在云南、四川,正在向全国市场推进。
金融保险业务:用户画像,精准营销。
云计算业务:多云支持,混合云管理,资质全,拥有云计算服务牌照,今年获得了“可信云行业云”奖,安全等级高。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承建医疗大数据领域唯一的“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18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总决赛获得第四,云病理赛道第二。
3、主要创新业务演示
“市民云”:市民云是整合一个城市所有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构建一站式的城市服务APP,上海市民云是整个上海一网通办的移动端,也是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个总入口。在单个城市,公司将计划提供10大精品服务栏目,100项政府公共服务,并和社会上的商业机构一起合作共同输出1000项市场化服务。上海市民云已拥有925万注册用户,月活突破一百五十万,打通了30多个政府部门;在海南,开通了“椰城市民云”,目前注册用户已经超过常住人口的18%,打通了53个政府部门;在四川,也开通了成都天府市民云。在两三个月达到了16万的注册用户。
“医疗健康云”:以慢性病的闭环管理作为切入点,面向医疗健康领域的服务平台。目前上海注册用户数达到213万,覆盖上海16个区的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台州”:(1)实现了一卡通行,统一支付和脱卡结算;(2)脱卡结算是通过人脸识别的生物认证方式;(3)先诊疗后付费;(4)医疗预约、诊疗场景的覆盖。
“医药云”:(1)宁波处方外配,打通一千多家连锁药店,可线上支付,线下取药,或配送到家。(2)上海长宁和杨浦开展处方外配试点,目前有20多家社区,44个站点,近70万张电子处方,1亿多金额。(3)上海的处方延伸,覆盖上海2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多万张电子处方,近四亿金额。
4、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造房子”业务稳定增长,并继续为其他两项业务的发展提供强劲支持;云服务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独角兽业务,从无到有实现爆发式增长,社会化合作带来巨大增长空间。
二、交流沟通
Q:信用支付是和谁合作的?疫苗查询的数源来自哪里?
A:“健康台州”模式中的信用支付是和当地的农商行合作的。信用这块,包括互联网信用和公共信用,这两部分公司的市民云都有接入。疫苗查询的数据来自卫计委及下属的疾病预防中心,公司是通过卫计委的平台来开放查询服务。
Q:如果有外部资本合作,公司可以出让多少?
A:公司会合理估值,希望大家共赢。保险云、市民云、医疗健康云都具备成为独角兽的条件。
Q:我们在其他地区建平台的难度在哪里?
A:以海口为例,海口原先的系统都不是公司建设的,但是公司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对这些系统的快速整合,正是基于我们对这些行业的深度了解。
Q:“健康云”政府每年购买服务的投入是多少?
A:“健康云”,现在每个社区15万/年,全市3600万/年,服务费每年支付。以前系统建设模式一次性投入后,每年是10%-15%的运维,现在每个社区每年15万只是先行服务的购买费用,如有其他的健康服务还会在此基础上叠加到服务费上。
Q:在数据使用方面,如何确保安全,不侵犯个人的隐私?
A:我们采取双授权,政府授权给我们明确经营的范围,个人需要服务的时候,个人再进行授权。
Q:资本方面的合作主要是针对哪些业务?
A:针对“医疗健康云”、“市民云”、“医药云”、“保险云”等几朵云。
Q:我们不把HIS全迁上云吗?
A:我们有2000多家机构都迁到云HIS了,其他如三甲二甲医院上云还需要一个过程。
Q:糖尿病领域的专家宁光院士在做的研究,与公司有关吗?
A:宁光院士是我们医疗大数据实验室的副主任,宁院士大数据的基础研究是和我们一起合作的,基础性这部分是我们部署的。公司有一百多人的研发团队,都在紧密跟踪国家战略。比如电子政务云就布局在万达信息。
Q:电子病历、HIS还打算继续投入吗?
A:公司一直以来都是EMR、HIS领域的主要厂商之一,二级以上客户有100多家。我们的传统HIS、EMR有大量的典型和样板案例,比如说仁济医院的多院区系统,义乌的县乡一体化模式等。同时,我们认为EMR、HIS市场也在面临着较大的变革,未来一些不规范的会被洗牌和淘汰,公司重点关注和发展云HIS、云EMR、智能化的EMR、专科电子病历,这部分业务也发展很快,目前的云HIS用户已经有2000多家(社区和二级医院等)。
Q:公司模式复制到其他城市需要多少时间
A:取决于这个城市是否愿意全盘接受我们的模式,如果愿意就很快,如果有一些个性化的要求,就会需要点时间。全国的区域健康档案50%是万达信息做的,这些地方去做“健康云”就会相对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