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颖电子 (300327) 2018-09-17
首先由董事会秘书潘一德先生向电子行业分析师及投资法人摘要介绍公司的情况、产品市场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然后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具体内容见后:
1、 来宾问:公司为何稀释对控股子公司芯颖科技的持股比例?
潘一德:芯颖科技自设立时本来就规划了需要再次融资的安排,芯颖科技设立时是以 1 元/每 1 元投资额作价,本次按溢价 1.5 元/每 1 元投资额作价对芯颖科技进行增资。母公司的投资比例由 75%略降成 69%,变化幅度没有很大,仍然维持主要控制权。团队持股略增加,主要体现芯颖科技的经营层及研发团队,在芯颖科技仍然亏损的情况下,对于芯颖科技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愿意适度多增加一点投资比例,芯颖科技将持续 AMOLED 和 PMOLED 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
2、 来宾问:AMOLED 产品线的研发情况?
潘一德:公司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已验证完成,芯片品质没有问题,今年有机会量产。芯颖科技在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的技术实力,逐渐为国内面板厂所认可,也与国际一级芯片公司同步跨入了耗电低的 40 纳米较高技术的区域,芯颖科技已打下坚实技术基础,有信心抓住中国 AMOLED 产业爆发的机会。柔性屏和硬性屏对显示驱动 IC 的技术难度差异不大, AMOLED 柔性屏难度主要是在面板厂的生产过程,驱动芯片可以放置在特殊封装的软板上,再由软板与柔性屏幕相接,因此公司部分开发的芯片既适用于硬性屏也适用于柔性屏。
3、 来宾问:公司的经营情况?
潘一德:主要收入过半还是来自家电主控芯片, 主要客户都是品牌大厂。公司营收增长部分主要来自于锂电池管理芯片、家电和电机主控芯片,上半年家电 MCU销售的增速同比有所放缓,其中白色家电还有较大增长的市场空间;锂电池管理芯片销售的增长是广泛性的,包括手机、电动工具、笔记本、家电及动力电池(不含汽车)等。电机控制芯片以前提供给电动自行车板厂,现在主要提供给控制器大厂,这样销量就增加很多。电机控制应用面很多,主要用于滚筒式洗衣机、变频空调、抽油烟机、电动自行车等。电机市场的应用广阔,应用上针对的要求特性不一样。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也让客户对未来市场判断趋于谨慎,减少备货订单。但贸易摩擦,普遍对客户长期加大国产芯片的采购比例有所鼓励。
4、 来宾问:公司上半年库存增加的原因?
潘一德:公司主动性的采购较多,主要是考虑价格变动因素。库存增加的主要是长期一直有稳定销售的产品,各方面的产品都有。
5、 来宾问:公司锂电池管理芯片情况?
潘一德:公司 2007 就投入研发,锂电池管理芯片的产品质量没问题,技术能力与国际大厂基本差不多,但品牌知名度相比略微逊色,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锂电池管理芯片,会为客户做一些参数的修改,现已在小量生产中,推广成效将逐步慢慢显现。2017 年的销售增量主要来自应用于手机的锂电池计量芯片和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的锂电池保护芯片市场。
6、 来宾问:公司芯片的晶圆代工情况及价格变动对公司毛利率有何影响?
潘一德:公司的晶圆代工厂主要看芯片应用的需求而定,往来的主要有和舰、华虹宏力等,产能可满足公司需求。公司与晶圆厂都是年度议价,虽有一些涨价,由于销售产品组合有所优化,毛利率总体变动不大。
7、 来宾问:介绍一下公司的销售模式?
潘一德:公司属于轻资产型的公司,产品一般是通过经销商的销售模式,大客户的定价都还是公司直接出面谈,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直接提供大客户工程服务。
8、 来宾问:公司物联网研发情况?
潘一德:公司投入研发物联网产品研发已有 3-4 年,现在部分微控制器已有用32 位内核及低功耗的蓝牙开发出的芯片,会用于消费类的物联网、可穿戴产品,产品已用于健康医疗的无线血压计。
9、 来宾问:公司是否考虑利用外延式增长来发展?
潘一德:公司会积极考虑类似与从事无线通讯、电机控制和电源有关的芯片设计公司合作,或策略伙伴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将公司做强做大,主要关注重要的核心技术与公司技术的相关性及互补性,及被购并公司研发团队将来的稳定性。主要也要有协同效应及发展前景。
10、 来宾问:公司报表中的投资收益来自于哪里?
潘一德:公司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来自于购买银行发行的无风险保本型理财产品,提高闲置资金收益。
11、 来宾问:傅董还会持续管理公司,公司是否是否关心股价?
潘一德:当然会,傅董一直参与公司经营策略的讨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公司实施的是专业经理人制度。管理层对于公司的市值当然还是关心的,但是不会对外发表看法,管理层对于公司长期经营的发展前景是抱持乐观的看法。经常在公司经营情况稳定的情况下,二级市场的股价依然会大幅波动。公司持续努力专注在本业的经营。
12、 来宾问:公司的配息策略的情况?
潘一德:为了更好地回报股东,让全体股东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经营成果,如果没有其他策略性规划,公司配息总金额占上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一般会在 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