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科伦药业 (002422) 2018-09-10
会议主要就公司融资方面、输液领域、抗生素领域,以及销售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
问: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情况,用于哪方面?
答: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比例已下降,不超过47%,后续预计仍将下降,其原因在于2年前进行股票质押时股价相对较低,两年到期续后,由于股价上涨,质押股数相应减少。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融资主要用于与川宁生物配套的关联方企业,以及前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资助。
问:公司银行借款主要为短期借款,投资资金量较大为何没有银行资金配套?短期借款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公司近几年生产经营规模每年保持增长,经营规模增加的同时还来相应资金需求的增长。公司短期借款主要为满足应收账款和存货对营业资金的需求。公司最大的投资为伊犁川宁项目,项目主要使用公司上市的募集资金,剩余资金通过母公司融资。没有配套银行贷款主要系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作为新成立公司,川宁通过银行融资难度系数较大;另一方面从融资成本角度来看,2012年至2016年银行中长期融资成本较短期高,而通过母公司融资成本则会降低很多,因此公司未通过银行进行项目融资。
问:截至2018年6月底,公司债务结构2/3为债券,1/3为银行借款,目前债券市场对民企而言融资渠道不太稳定,公司是否会通过调整债务结构比例,来防止债券市场波动对公司流动性带来不利影响?
答:公司已经开始调整债务结构增加间接融资的比重。一方面,目前多家银行陆续对公司新增授信额度, 另一方面,部分金融租赁公司今年对公司新增授信额度,不仅调整了公司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还调整了长短期债务比。2018年公司使用上市公司设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获得授信额度约10亿元,目前已使用约3亿元,尚有7亿可用额度。
问:能否介绍一下伊犁川宁三个项目的成本以及竞争对手成本情况,成本差别的主要原因。
答:伊犁川宁较竞争对手保持20%以上的综合成本优势。成本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构成。伊犁川宁项目总投资70多亿元,每年折旧摊销4个多亿,以伊利川宁总体产能,每公斤产品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的非付现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低,超过70%的产品成本为付现成本,包括粮食、能源、水和环保处理能源消耗费用。综合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主要是由于产品成本中付现成本占比很重。公司选择布局新疆主要由于当地能源和农副产品成本较低,公司每年玉米消耗约40万吨,大豆约20万吨,粮食一方面由公司自行种植,一方面通过境外采收储实现,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运费方面压缩比很大,因此运费成本并不高。
问:输液中低端产品未来有0.3元至0.5元的提升空间,是如何预测的?
答:价格变化是公司对未来的预期。目前价格合理恢复趋势逐渐形成,不仅仅是科伦一家,主流医药企业价格均在上调。随着输液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恶性竞争恶意报价的情况减少,在整个市场环境比较友好的情况之下,价格恢复有了合理的空间。
问:抗抑郁的药已经过了首家一致性评价,未来市场份额如何?
答:此类产品主要是与原研企业竞争,公司主要是希望通过价格换市场,尽快放量。原研企业原本占据80%-90%的市场份额。未来大量采购政策的出台,这种方式将节省进院、学术和渠道的费用。对科伦来说利大于弊。
问:公司临床后续资金投入较大,有些地方政府补贴到位情况如何?当临床进入三期是否考虑通过股权合作降低投入?
答:政府补助相对较低,百万至千万级别,公司依然会争取相应政府补助。后续不排除股权合作的可能性。
问:关联交易方面,公司和科伦医贸交易规模较大,未来如何处理?君健塑胶主要是对内部进行销售吗?公司与广西科伦和四川科伦研究院往来款金额较大,但这两家公司盈利贡献较低,请具体说明原因。请说明广西科伦目前财务状况、资产负债率情况和主要业务。
答:关联交易基本上发生在四川区域,主要由于科伦医贸为四川省龙头医药贸易企业,具备很强的配送能力,双方按照公允价格进行交易,公司愿意与其紧密合作。科伦医贸为公司四川最大代理商,渠道最广客户最多,合作长久。自上市以来,定价保持公允性。
君健塑胶主要是对内进行销售。
科伦研究院主要从事研发工作,因此主要以支出为主;
广西科伦被科伦药业收购后正处于改造阶段,截至目前尚未产生较大的收益,因此形成了借款情况。
广西科伦2018年预计会产生一定亏损,但亏损额逐步减少,现金流方面预计不会亏损。广西科伦的负债除了经营性借款以外,主要为上市公司对其借款。广西科伦主要从事抗生素原料部分分装。
问:公司仿制药销售建设团队情况如何?对销售团队做怎样的激励?
答:关于专科用药,公司在前期渠道基础上,通过打造新团队进行品牌形象的建立,自2016年开始建设,到2017年公司已搭建相应学术推广团队,总部建立相应管理团队,公司同时要求过往经销商层面建立相应团队。根据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外资企业在仿制替代原研的压力下,以及很多国内企业在创新的比拼下,经营效益下滑,人才溢出,公司在经销商层面有许多来自主流大型医药集团技术推广团队的核心成员。公司经销商40多个销售片区已经有1/3的经销商具备了相应的推广能力,公司将新的专科用药销售权限给予这些经销商。对于不能达到考核标准的经销商,公司在当地采取精细化招商。同时在10个省区建立起自己的费用制管理的医贸公司,具有直营特色,有利于公司加强对新药的销售和管理。新药的销售和管理和过往的销售管理制度有所不同,分为六至七个步骤,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考核。以科瑞舒为例,今年公司给新药的管理团队的任务是完成17至23个省区的招标准备工作,根据今年半年报披露,目前已经完成了15个省区,从进度来看可以达到预期甚至超出预期。从销售收入来看,公司今年三季度或者四季度会体现一定量的释放,明年全年,新药的销售会成为公司的业绩考核目标之一。
问:公司目前销售管理团队有多少人员?公司高管人员有12人,是否在医药行业中普遍高管团队会比较庞大?
答:公司目前总部的销售管理团队有100多人; 10个销售费用的片区,后续将近1,000人;全国的代理商、经销商总共约3,000多人,将来争取达到4,000人。
关于高管团队。首先,公司自身规模较大,产品种类多,共有50多家企业;其次,从公司治理结构上来看,例如生产方面会涉及到输液领域副总、非输液制剂领域副总、原料中间体副总等,每一名副总都分管多家企业,与销售相关的领域也包括市场和其他工作等等,因此12名高管是比较合理的人数。
问:公司去年扣非利润率波动比较大,尤其去年扣非净利润和收入的差距比较显著?公司预计2018年扣非后净利润将达到多少?
答:去年对于公司而言是相对特殊的一个年份,一方面公司与石四药集团的联合,由于会计处理方式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公司下属一家承接抗生素下游原料生产的子公司,资产减值达到1.8亿元。上述两个方面,对去年公司利润的影响比较大。但从今年开始会相对正常。公司预计2018年利润将达到1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与这一数值相差不大。
问:公司除刘思川先生之外,实际控制人刘革新是否还存在其他家属或亲戚在公司担任职务?
答:截至目前不存在这种情况,原其他相关人员已经退休。
问:公司在伊犁设有自备电厂,手续方面情况如何?
答:公司自备电厂近期已进一步完成了相关手续,包括并网和发电的许可证等。
问:去年公司采购大豆存在汇率损失,请问今年汇率变化对公司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KAZ科伦借款是否已经偿还?
答:该损失并非主要由采购大豆造成的汇兑损溢,主要因哈萨克斯坦货币汇率波动所致。今年汇兑损溢会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要看四季度货币汇率波动情况,预计影响不大。未来随着公司国际化发力,公司也将加强汇率管理。截至目前,哈萨克科伦尚未归还母公司的借款。
问:美国科伦和新迪医化也存在亏损情况,请说明缘由。
答:美国科伦目前是一个研发机构,主要以研发投入为主,主要方向是创新研发生物大分子和创新小分子。该机构主要配合国内的博泰生物两个板块的研发,包括美国的一些临床工作都由该机构完成。新迪医化去年进行了减值,主要是因为抗生素中间体的两个深加工产品在工艺方面尚未完全突破。今年虽然工艺有所突破,但具备批量生产能力还需要一定时间,要产生利润或者正的现金流量预计至少在明年或者后年。
问: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在医药行业相对较低,请说明原因。
答:截至目前公司总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120余亿元,伊犁川宁占70亿元。伊犁川宁环保设施投入占比超过1/4,,因此从整体上看固体资产投资占比较大,导致周转率偏低。
问:公司去年是否因涉及到房地产行业方面的问题而要进行一定裁员情况?
答:公司从未涉足房地产行业,因此不存在上述情况。
问:公司一年内到期或行权的债券有41亿元,短期借款33亿元,半年报中货币资金为10.9亿元。而今年整个债券市场对民营企业并不友好,因此公司是否有考虑在脱离发债的前提下如何融资,债券到期后,公司是通过银行贷款还是发债进行偿还?
答:公司银行授信额度肯定要进行增加。就目前进度来看,新增授信额度快则1个月,慢则2至3个月可以获批,获批后公司总银行授信额度将达到60亿元。公司将根据资金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行提款。
债券到期后,公司通过银行贷款还是发债进行偿还两种情况均有可能。
另外,公司融资租赁业务现在只开展3亿元,但最终授信可以达到15亿元,尚有富裕额度;超短融方面公司已注册30亿元,同时现在正在注册一个20亿元规模的超短融;短融公司尚有10亿元额度未发行;公司债将获批28亿元。这些都是可以提升公司流动性的措施。
问:如果公司通过发债进行融资对成本的预期是多少?长江证券是否会认购发债份额?本次发债期限如何?
答:发债的融资成本主要看整个市场情况,发债的时候根据市场价格决定。公司希望发债成本相较于银行融资成本而言悬殊不要太大。
本次债券主体评级和债券评级均为AA+,主体评级正面。因为本次公司债总量获批28亿元,规模是初定5+23亿元,基础量为5亿元,可能存在超募情况,具体发多少主要看机构的认购情况,目前公司估算至少可以发出10个亿。期限可能是2+2+1和3+2两个品种,利率小区间为5.3%至5.7%。
根据现在半年报的情况,可以看到科伦药业经营活动有很大的改善而且是处于可持续的状态,且科伦药业主体评级从上一次的AA+稳定提升到现在的AA+正面。理论上AA+正面在近2至3年内评级可能达到AAA。
主承销商系投行团队非自营团队,但也会与自营团队进行协商看情况进行参与。
问:2018年3月份,市场对民企的规避情绪可能依然较强,相比于成本问题,公司是否更应关注发债募满量的问题。
答:首先,本次发债有意向的投资者包括上周四共20多家,周五10多家,算上今天的在现场已经差不多50余家;其次,从之前的沟通来看,愿意认购的机构比较多,这些机构认为通过与企业沟通后对科伦药业更加有信心。另外,在评级方面,中诚信给予公司较高评价,表示如果净资产从120亿元提升到170至180亿,企业完全具备AAA水平。最后,由于今年上半年投资者基本上看的是公司去年年报的水平,而从现在半年报出具后可以看出每一个指标都有非常积极的改变,特别是从债券投资而言,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上半年就到达11亿元,今年全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预计会达到20亿元以上,经营性现金流比一些AAA的企业还要好。
问:公司贷款主要是抵押和保证借款,没有信用贷款,请说明原因。
答:公司贷款除了进出口银行政策性低息借款是抵押以外,其他银行均为大股东个人保证借款,基本等同于信用借款。
问:公司是否有考虑与政府性基金进行合作?
答:有很多政府性基金希望与科伦药业合作,但公司目前暂时没有打算。首先,因为政府基金的决策周期较长;其次,政府性的基金要求7%至8%的固定收益,相比而言银行贷款发债的融资成本会低很多,因此公司目前暂时没有计划与政府基金进行合作;现在科伦药业不需要太多资金,每年的现金流回款稳定,发公司债主要目的也是调整公司债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