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上海银行 (601229) 2018-10-08
1、竞争优势
本行竞争优势主要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持续完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坚实的客户基础与全面多层次的分销网络,对接上海区位优势,形成一大批优质客户资源和全面、多层次的网络,搭建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和中西部重点城市布局框架;完善的综合化经营布局,涵盖上银香港、上银国际、上银基金、尚诚消费金融、村镇银行等,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持续增强;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在直销银行、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养老金融以及交易银行、跨境银行、投资银行、托管银行等领域形成业务特色,竞争优势不断增强;高效的金融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与业务深化融合,实现客户挖掘、风险控制、服务渠道等领域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慧化,金融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架构和权责明晰有效,资产质量持续趋好;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2018 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 1000 强”榜单中,按一级资本和总资产排名,本行分列第 76、88 位,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2018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 20%增长,人均创利保持同业领先。
2、净资产收益率情况及趋势展望
2018 年上半年,本行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高 1.20 个百分点。上半年本行根据战略规划目标和重点,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加快转型发展,加强息差管理,净息差同比拓宽 0.35 个百分点,同时生息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带动营业收入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加快,净利润增速快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增速。下半年,本行将坚持战略方向,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调整优化经营策略和重点,推进业务规模稳健增长,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保持良好资产质量,推动净资产收益率持续向好。
3、存款拓展举措
2018年上半年,本行通过深化产品运用、夯实客户基础、拓宽合作渠道等措施,加快存款组织与拓展,存款实现稳定增长。2018年6月末,存款总额为9906.40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7.26%;存款总额占总负债的比重为56.11%,较2017年末提高0.48个百分点;存款年化平均利率1.96%。下半年,本行将继续深入把握客户需求,强化产品驱动,推进各项存款拓展举措,不断拓宽存款来源。
4、贷款业务发展情况
2018 年 6 月末,本行贷款总额为 7803.22 亿元,较 2017 年末增长 17.51%;贷款总额在总资产中占比为 40.67%,较 2017 年末提高 3.94 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和垫款在贷款总额中占比为29.05%,较 2017 年末提高 2.84 个百分点。下半年,本行将继续按照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加快零售转型的战略方向,积极用好信贷资源,进一步完善贷款定价管理,持续优化贷款结构。
5、公司贷款投向
本行积极优化公司信贷投向结构,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原则下加大对国家及区域战略性行业的信贷投放。重点支持的领域有: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区域经济一体化、普惠金融、租购并举下的房地产及城市更新改造等。
6、消费金融发展情况
2018年上半年,本行持续加强消费金融战略特色业务培育和优势打造,采取外部合作和自营拓展并举的营销策略,深化与重点消费领域行业领先机构合作,创新自营渠道消费信贷产品,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严格客户准入和审贷管理,加强资金流向监控和用途管理。2018年6月末,本行消费贷款(含信用卡)余额在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中占比为63.37%,较上年末提升9.31个百分点。
7、养老金融发展情况
本行将养老金融业务定位为零售重点业务之一,不断巩固养老金客户优势,打造养老金融特色,通过强化获客和维护经营,做
3大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以带动核心负债沉淀。2018 年上半年,本行养老金客户新增 2.54 万户,为近五年同期新高,养老金客户为本行储蓄存款的重要来源;2018 年 6 月末,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 2057.5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27%,占零售客户综合资产总额的 43.01%,较上年末增长 0.37 个百分点。
8、资产质量
2018 年上半年,本行不断提升风险经营能力,优化风险管控机制,强化授信后管理和清收化解,资产质量持续趋好,拨备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同业中保持较好水平。2018 年 6 月末,集团口径不良贷款率为 1.09%,较 2017 年末下降 0.06 个百分点;90 天以上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值从 2017 年末的 0.7 下降为 0.62;拨备覆盖率为 304.67%,较 2017 年末提高 32.15 个百分点。下半年,本行将继续强化风险与收益平衡,促进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向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