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克明面业 (002661) 2018-10-25
现场沟通与交流的主要情况和观点:
Q1:公司短期负债近12亿,财务费用达到2000多万,近期公司又发行了公募债,财务费用将大幅增加,请问发债的原因是什么?
A1: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主要是为了补充公司营运资金。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未来农副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所以我们这个行业提价的可能性不大,公司要想持续发展,势必从“成本”及“差异化”方面谋求出路。为实现降低成本,公司推行供应链一体化战略:订单农业-小麦收储-面粉加工-面条生产-客服营销-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节省了包辅材、人工、物流等费用,但是供应链往上游发展都是重资产,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现有生产基地的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为应对上述大量资金需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Q2:假定各个环节比较乐观的情形下,公司预计未来成本下降的空间有多少?
A2:成本端可以分为两块:原料与制造费用。(1)原料方面未来成本有望降低五到十个百分点左右,但这个不是公司特有的,竞争对手也会积极降成,对公司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保税区的工厂,境外小麦采购渠道建立后对于实现原料成本控制有重要意义。(2)制造费用方面未来可期待降成空间非常有限。增加自动化投入,会减少人工成本,但是人工和折旧是此消彼长的,其下降空间有限;其次,能源成本方面公司是无法主导的,其可控空间无法预估;公司唯有将现有较为落后的产能淘汰,优化物流路线,降低物流费用。综合估算整个制造费用方面可控成本空间不超过三个百分点。
Q3:公司上市以后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主要是投入在哪些地方?未来这种趋势还会延续吗?
A3:公司固定资产投入主要集中在近两年,主要用于投建新疆保税区生产基地、河南遂平驻马店一体化生产基地、延津方便面工厂、延津面粉工厂等。按照公司现有规划,今明两年固定资产投入将达到12亿到13亿左右。
Q4:固定资产投入后,产能如何释放?市场如何消化新增产能?
A4:新增产能会根据市场环境逐步释放。由于新产能(驻马店生产基地)靠近公司产品主要销售区,有地理位置优势,相较竞争对手而言,运输成本低,且河南地区的小麦相较河北等地价格稍微便宜些,新产能(一体化工厂)相较旧产能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产能消化方向:(1)一部分新增产能将用来替换现有的落后产能,比如,不靠近原料产地的武汉、长沙生产基地的产能。(2)另一部产能将用来抢占中低端市场,重点区域在公司目前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稍弱的北方市场及县乡级市场发力。,这些产品将在公司目前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稍弱的北方市场及县乡级市场发力。
Q5:未来两年的资金需求,公司都会通过债务融资来解决吗?
A5:未来两年的资金需求,一部分会通过项目贷款、长期借款来解决,一部分会使用非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
Q6:市场上5元以下的产品,其他龙头企业也有经营,公司在营销和渠道方面有哪些优势?
A6:从行业层面分析,面条产品对于中粮、金龙鱼等企业是他们的“之一”业务,而对于公司而言是“唯一”,公司会竭尽所能做好主业。从市场角度分析,5元以下产品的市场是一直存在的,公司目前优势市场主要集中在地级市及以上,以国际卖场、国内连锁卖场、地方连锁卖场以及地级市核心售点为主,公司市场这样分布的原因主要受供应链成本的影响,公司没有更多更低成本的产品去进入县级及以下市场。公司一体化战略落地后,将大大改善成本的问题,未来会有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进入县级及以下市场,与此同时,公司营销方面也会积极配合执行渠道下沉策略。
Q7:公司策略是在上游的布局,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扩大产能,提高市占率,请问公司为什么不选择去参股一些上游的面粉厂呢?
A7:(1)公司选择布局上游,主要是因为上游原料比较单一,产品成本里头面粉成本占到了75%-82%,而且行业生产技术非常成熟,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很容易进入,原料大宗的需求比较容易控制。(2)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参股面粉企业,主要是考虑现有的面粉企业大多产能比较落后,参股一个面粉企业仍然不能降低物流和包装成本,参股后的产品技术上不好控制,面粉与挂面之间也不好结算,公司直接进入面粉行业,还可以降低公司企业所得税。当然,若有合适的机会,公司也会考虑入股优质的面粉企业。
Q8:公司在乌冬面方面有哪些优势?
A8:目前做乌冬面的多为中小型公司,相较而言,公司有自己的供应链优势,本身有生产面条的经验及技术优势,因此在生产成本和产品品质上有非常显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