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国轩高科 (002074) 2018-10-26
1.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
答: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97亿元,同比增长9.1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同比增长9.73%;实现归母净利润 6.59亿元,同比增长3.02%。市场出货量方面,除商用车、乘用车、物流车领域外,公司本年度还加大了储能及低速电动车领域的电池销售。
2.公司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产品的主要优势?
答: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公司通过材料体系优化、电芯结构设计改进、工艺控制能力提升等措施,开发出单体能量密度为180Wh/kg的磷酸铁锂电芯,并成功产业化应用于江淮汽车、北汽新能源等下游客户产品中,其中预计将于2018年底前再向江淮汽车供应iEVA50车型3500套左右电池包(该款车型续航达400公里,主要用于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
在三元电池方面,公司622三元电芯产品单体能量密度超210Wh/kg,已于2018年6月开始交付下游客户;公司新建4GWh三元产线已投产,预计2018年第四季度实现批量供货,并为明年产能释放奠定基础;高镍三元811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302Wh/kg,循环次数已超过1500周,基本达到产业化标准要求;首条1GWh软包示范线将于2018年年底建成。
公司正极材料已实现自供,其中三元622正极材料已具备3000吨/年产能,并已批量生产,预计2018年底实现产能6000吨/年,两年内实现产能10000吨/年。此外,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目前已经具备13000吨/年的产能。
3.面对动力锂电池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请问公司有哪些降低成本的措施?
答:首先,公司有较强的产业链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有持续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空间;其次,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公司在研发端始终坚持通过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能力提升来提高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和产品品质,此举可有效降低成本;再次,公司通过持续提升产品制程工艺,提高电池良品率,提升原材料利用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实力;另外,随着公司前期投入产能的逐步释放,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销量的增长,公司的产品成本有望进一步摊薄。
4.对于无补贴时代的到来,公司如何看待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空间?
答: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动力锂电池行业最近几年对于国家政策补贴的依赖度比较高,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行业内企业普遍追求能量密度高、续航历程长的三元电池。对于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坡,公司早有预计,并对此已有布局。
第一,国轩高科从未将单纯追求高能量密度作为开发新能源电池的唯一准则。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关键,但能量密度并不是考量电池技术进步的唯一标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主要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安全,二是寿命,三是能量密度。
第二,公司相信,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是公司的技术自信。目前,公司通过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和pack工艺的不断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里程已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三,应对“无补贴时代”,电池企业必须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尤其下游整车企业联手应对。10月23日,公司与江淮汽车在青岛签约,双方约定国轩高科在2019年将向江淮汽车供应4GWh的磷酸铁锂电池。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下游车企也已经开始在积极应对“无补贴时代”的到来。在真正市场化以后,相同的续航里程要求下,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性能、循环寿命以及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将在动力电池领域迎来新的机遇。
第四,磷酸铁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低速电动车以及替代铅酸电池的市场中有望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