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爱尔眼科 (300015) 2018-10-31
1、爱尔眼科去年收购了欧洲巴伐利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2018年收入情况如何,占公司总收入及利润情况如何?
答:在收购之前,公司对欧洲爱尔进行了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人口结构、消费潜力、竞争格局、企业文化、管理体系、高管资信等各个方面,在收购之后公司与欧洲爱尔之间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和融合,逐步形成合力、开发潜力。在内外部条件的综合推动下,欧洲爱尔收入逐步提速,盈利状况实现良好增长。今年上半年欧洲巴伐利亚眼科集团营业收入4.34亿元,净利润5431万元,占上市公司总收入11.48%和10.67%。
2、爱尔眼科全球化的规划?
答:视野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实际上,爱尔眼科起步于长沙,进而遍布全湖南,并逐步实现了全国连锁、服务全国。在这个过程中,爱尔眼科吸纳了行业优秀人才,实现了更大发展。
爱尔眼科全球化的目的与此一脉相承。
首先,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医疗技术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有很多领先之处和先进经验,爱尔需要有全球的视野,通过国际化“洋为中用”,推动中国眼科加快发展;其次,并购标的有良好的财务指标,可以增厚上市公司业绩;最后,通过全球化博采众长,带动国内高端医疗。爱尔眼科全球化是坚定的发展战略,今后五年内,重点是“师洋之长”、提升国内的单向全球化,未来逐步实现双向对流,向全球分享中国眼科智慧,从而也逐步让中国眼科成为与欧美并立的“第三极”。
3、并购基金旗下医院并入上市公司的计划安排?
答:并购基金储备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成长性项目,公司会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整合的需要,将并购基金旗下医院分批次的装入上市公司。收购方式包括现金收购、发行股票或两者组合等方式。
4、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情况?
答:要成为行业领先,必须在做临床的同时,同步推进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这需要持续的投入,也符合医疗行业厚积薄发的规律。因此必须眼光放长远,舍得投入,才能栽下和种好引得金凤凰的梧桐树,形成人才近悦远来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爱尔眼科已经建立了包含各个亚专科的培训体系,因为爱尔门诊量大、疑难病例多、培养效率高,所以人才成长快。大量人才通过持续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成长为医院骨干。
中国眼科医生三万多名,爱尔眼科已拥有4000多名,未来比例将会更高。很多地方都是爱尔眼科最先引进技术,填补了当地的空白。爱尔眼科逐步增加科研、学术的投入,从而业内品牌得到提升,吸引一流医生人才,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设计,如:“光子计划”、“博才计划”等方式,更快更多地培育人才,最终在行业和社会中建立牢固的品牌形象。
5、爱尔眼科未来长期专注眼科,还是有转型综合医疗或多元化经营?
答:眼科医疗及视光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以至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青少年近视的问题,同时,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疾病与日俱增。面对巨大的行业蓝海,爱尔眼科将专注、专业于眼科和视觉科学领域,以工匠精神倾心做好一件事。未来的目标,爱尔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型眼健康服务集团。
实际上,这些年来,爱尔眼科面临的诱惑很多,但公司董事会始终秉承战略目标,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做好主业,不断踏上新的台阶。
6、目前不少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频发,爱尔眼科的经营团队如何应对这其中的风险,具体措施如何?
答:目前爱尔眼科母公司爱尔投资持股9.32亿股,质押1.69亿股,质押占比18.24%,质押股占公司总部本的7.13%,质押股票较少。尽管爱尔眼科多年来业绩持续高增长,市值稳步提高,但爱尔投资一贯财务稳健,高度重视市场波动风险,质押比例一直很低,防范极端情况的发生。
因为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问题一直存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产生暴涨暴跌的循环,即使再好的上市公司,股价也可能产生非理性波动,所以必须从思想上防止“灰犀牛”等极端情况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扛过去。
小心行得万年船。在任何不利的形势下,我们都保持乐观的精神。在任何有利的情况下,我们都保持谨慎的态度。
7、爱尔眼科的最新科研成果是哪些?爱尔眼科的科研投入情况如何?
答:医学科研是一个永不止步的长期过程,也是一个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不断收获的过程。每年在公司的定期报告中会披露公司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主办学术论坛等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研发费用6056.34万元,同比增长108.55%。公司旗下汇聚了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眼科专家,有效地推动了医疗、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在今年9月“2018中华眼科学术大会CCOS”上,爱尔眼科专家作百余场学术演讲和主持发言。本次大会共收录学术论文10597篇,其中爱尔眼科2388篇,已超过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