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创业软件 (300451) 2018-10-31
一、公司整体情况介绍
1、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94%,总体而言,公司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所致,公司未来有望持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
2、公司战略部署规划
从今年7月份开始,国家针对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方面密集出台了多个重大政策,受益于医疗信息化政策频繁出台,医疗信息化行业将迎来新的商机。鉴于此,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经营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划部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今年10月份,公司董事会决定变更公司名称为“创业慧康科技有限公司”,新的名称突出了公司主营特征——智慧健康,符合公司“创造数字医卫、服务健康事业”的愿景,希望广大投资者可以更清晰、直观的认识、了解公司。
(2)随着医疗信息化行业不断的发展,为了顺应行业的发展,使公司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将自2019年开始,对现有传统医疗信息化业务和创新业务进行内部梳理厘清,并基于产品研发规划、行业发展方向及市场业务需求,对现有研发、产品事业部进行内部融合调整,调整后的产品、研发架构将形成分工明确、业务领域划分清晰的三大事业群,分别是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群,医疗物联网事业群,医疗互联网事业群。
①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群,将涵盖智慧医疗和区域卫生业务,专注于HIT主业;
②医疗物联网事业群,业务将在医疗物联网领域进行业务发展和产品研发,主要业务内容将包含智慧护理、自助体检、家庭机器人、IT运维等,将涉及人工智能、数据引擎的开发及应用;
③医疗互联网事业群,将推动城市级医疗健康运营平台的建设推广,以公司“百城云平台”为发展愿景,实现医疗健康数据运营+服务运营的业务发展要求。
二、调研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概要
1、公司传统业务未来的业绩增长点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传统业务的增长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1)电子病历业务。2018年8月28日,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3级以上,即实现医院内不同部门间数据交换;到2020年,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即医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公司目前未按具体产品归集收入,初步估计公司电子病历板块占现有医疗信息化业务比例约为30-40%,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公司未来电子病历业务增长带来了新的契机,有望实现成倍的增长。
(2)医院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升级迭代。2018年10月11日,公司披露《关于重大经营合同中标的提示性公告》,中标了淄博市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该份合同中标金额为5,280万元,这样量级的合同在整个行业中较少出现。以往医院的医疗信息化系统在建成之后,2年内会有部分软件的更新升级。而这个项目之所以有这样大的金额,主要是淄博市中心医院是在原有的医疗信息化系统上做全新的整体升级迭代,类似于这样的项目后续也会陆续出现。
(3)新市场的拓展。近两年,市场增量的聚合效应越来越明显。小型的区域型软件公司产品持续研发投入较弱,导致其产品已无法满足医疗政策驱动下带来的医疗信息化新需求,逐渐走向衰退。公司与这些区域型软件公司之间就存在着博弈,可直接获得该地区的客户或者通过并购等方式,拓展新的市场。
2、中山项目进展如何?
答:中山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建设完成,验收完成后,公司将举办该项目的展示发布会,届时欢迎大家参加。
2019年,中山项目将进入十年的运营期。目前,公司根据中山项目的实际情况,初步规划运营期的相关服务内容,主要为:支付服务类、药品服务类、健康服务类、导流导购类、数据产品类等9大类运营服务内容,具体的业务内容也已与第三方公司进行洽谈合作。
中山模式的复制拓展是具有较大可行性,鉴于中山项目的解决方案和业务模式已经成形,将该模式拓展到公司已有的三百余家的区域平台项目,只需在原有的区域平台项目上搭建运营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即可,会大大减少建设周期。
3、公司大数据业务情况如何?
答:目前公司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业务订单已过亿。
4、公司目前订单增速在怎样的水平,未来预期如何?
答:第三季度公司的订单增速依旧保持在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水平。目前在政府招投标相关网站公示的数据显示,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在5亿左右,加上其他未公示数据,目前公司实际在手订单金额大约在7亿左右。在当下政策利好驱动下,今年全年公司订单增速有望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5、未来公司是否还会有大幅的人员储备?
答:公司一直非常重视专业人员的储备,针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领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应用和研发一直在储备相应人才,2017年公司就上述技术研发增加了三百多名专业人员。同时,公司还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了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也吸引了一批优秀博士毕业人才加入公司,为公司后续打下了铺垫,目前公司专业人员储备充足,未来暂时不会再有较大幅度的专业人员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