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迈瑞医疗 (300760) 2018-11-16
公司首先就行业、 公司基本情况、三季报业绩进行了介绍。
互动提问:
问:公司历年业绩波动原因是什么
答:在国内业务方面,2014 和 2015 年国内医疗设备行业增速有一些放缓,所以公司的业绩也有波动;2016、2017、2018 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增长速度较快,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同时拥有高端和低端新产品的全面布局,因此增速更快。在海外业务方面,2007 年开始国外收入超过国内收入.此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经销商采购减少。近年来公司深耕海外市场,进行本地化运营,海外市场逐步恢复。2015 年公司也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为之后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2016 年开始,公司面向新客户群的销售带动了近两年国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在此前潜心研发的基础上,于 2016 年开始推出多款高端产品,带动销售和毛利快速增长。
问:请问医疗器械行业采购是否具有周期性?
答:总体而言,医疗需求随着人口增加老龄化加剧应该是不断扩大的。采购周期方面,包含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还是以新增需求为主,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是以替代性需求为主。
问:美国市场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利好?
答:迈瑞可以依托美国市场搭建海外专家交流平台,这对我们高端产品推广有很大帮助。
问:监护仪的发展前景?
答:虽然公司目前已经做到中国第一,我们有信心公司的监护仪份额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实际上我们看一下海外品牌,在自己本土的市场份额都非常高。公司的监护仪产品不论是性能或者质量都可以跟跨国品牌进行竞争,或者某些性能上还更优,而不单纯是依靠性价比在争夺中低端市场。全球来看,我们的监护仪虽然做到全球第三,但是市场份额其实并不高,成长空间巨大,我们的产品也逐渐进入欧洲教学医院、全美大型医联体等,产品口碑不断提升。因此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提升监护仪在中国和海外的市场份额。
问:公司对目前国内的医疗器械采购政策怎么看?
答: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治疗成本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市场医疗器械行业的宏观利好层出不穷。鼓励国产、基层医院建设、医保集采、首台套等政策给国产医疗器械送来政策红利,药品零加成、非公医疗发展迅速也为国产品牌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问:公司的销售模式?
答: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经销为主,主要是医疗机构数量庞大而且分布广阔;发达国家采购相对集中,因此直销为主。
问:公司各区域、各产线表现?
答:公司在国内销售的增速普遍比海外市场快,海外欧洲、拉美等地区增长良好;产线维度,三条产线都均衡发展增长良好。
问:公司净利率最近三年显著提升,对未来的展望?
答:近年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这个和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相关。一方面是聚焦了主营业务,收入显著增长;另一方面产品组合导致毛利提升,同时降本增效,产线内销售有效协同,因此利润率有所改善。公司并没有主观刻意提升利润率,未来利润率表现会受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情况、产品组合以及成本和费用影响。
问:能否介绍一下公司的费用率情况?
答:2015 年费用率较高,有较多一次性费用,此后费用率下降,主要由于 2015 年公司做了战略调整,聚焦主业,降本增效,收入增长较快,利润率有所改善。2018 年三季度销售和研发费用增加较多主要是新增了销售和研发人员;财务费用 1.82 亿元的收益是来自汇兑收益。
问:请介绍一下兑汇损益影响情况?
答:2018 年 1-9 月份人民币相对美元同比是升值的,对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收入端负面影响,公司美元计的销售收入比较多,因此折算成报表货币对应的人民币收入金额会相对减少;2)成本结构:有部分美元采购,影响较小;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1.82 亿收益,来自汇兑损益正面影响;总体而言,美元汇率影响基本对冲,综合影响是中性的。
问:请问公司是否有降价压力?
答:短期而言,如果集采大范围实施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压力与挑战,但相比之下对国产是利好的。公司产品生产涉及的电子类原材料本身每年也有降价,因此公司现有产品每年也会一定程度的降价。公司整体毛利率主要是通过研发设计降成本、材料采购降成本、及持续推出新产品来维持毛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