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德联集团 (002666) 2018-11-23
1、德联主营的汽车精细化学品产品,主要服务于各大汽车主机厂,但如今随着国内新车销量的持续低迷,对公司主业将带来哪些影响?
德联集团:在主机厂方面的业务上,目前还是平稳的态势,国内新车销量确实在今年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进程,作为其配套产业,我们也很难在客户需求下降的情况下获得逆市增长。但另一方面,我们并没有那么悲观,这两年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例如新能源汽车依然高歌猛进,成为汽车市场中最大的亮点。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覆盖了24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囊括了国内绝大多数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业绩的增长点,将大概率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上。
2、您也提到了新能源汽车,请问公司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做了哪些布局?
德联集团:在产品方面,公司已经研发出专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冻液、制动液以及胶类等产品。未来还有很多产品正处于研发之中。在市场方面,我们已经与国内24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广汽新能源、比亚迪、小鹏、蔚来等知名品牌。
另外,公司还是特斯拉的所有油液品的整包商,对方也是看重公司的产品在国际上取得的完善的认证。未来,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推进,我们也会积极争取进一步的合作。
3、在产品的需求上,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有哪些不同?
德联集团:在产品需求上,由于新能源汽车内部导入了大量电气元件,对热管理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特别是对防冻液等产品在需求量上会比传统燃油车更大。公司与德国巴斯夫合作开发的防冻液产品,目前来看,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需求量可以达到传统汽车的数倍。
当然有利即有弊,例如机油产品的需求上,新能源汽车会少于传统汽车,不过公司机油业务占比相对较小。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拓,机会是大于挑战的。
4、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同时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请问这些外部因素对公司的经营成本有无影响?
德联集团:会有一些影响。包括外汇波动、关税上涨等,会对原料进口的成本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会积极应对,例如加大原材料的国产化,合理采购做好安全储备量等。关于贸易摩擦,公司的产品不涉及出口,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5、公司未来是不是会考虑加大国际化的力度?
德联集团:海外布局一直都在公司的考虑范畴之内,自从我到德联集团后,已经多次赴北美和欧洲市场考察,也密切关注着海外市场的情况,把握相关的机会。但坦率讲,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有不小的区别,我们不会盲目地采取加大出口的方式进行海外市场的扩张,这并不太符合我们行业逻辑。未来我们更希望通过在海外布局产能基地、研发中心等方式走出去。
6、您认为行业未来是否会出现一些洗牌?
德联集团:是的。以防冻液为例,目前国内有超过2000家企业生产防冻液,在汽车前装市场,德联位居第一,在其中占据20%多的市场,未来剩余的70%多的市场也会不断整合,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头部效应,公司也将从中不断巩固自身的龙头地位。
7、目前公司子公司青岛德联项目的建设情况如何?
德联集团:目前建设已经接近完成,我们的“贴厂基地”覆盖范围将增加华北地区。这一项目的建成,不仅仅是产能上的扩充和覆盖现有客户,也是在产能排产上的一个优化措施。
公司原来做主机厂业务的过程中,产品一般是大包装、低频率的规格;而后市场车护产品,则属于小包装、高频率的规格,因此在产品排产和协调上存在一些障碍。
我们青岛工厂在设计阶段,就倾向于后市场车护方面的需求,在排产上会做一些优化,匹配度会更高。在市场方面我们并不担心,目前公司并不愁订单,预计青岛德联明年有望带来2个亿的营收增量,也将提升我们的毛利率水平。
8、公司在汽车后市场也进行了布局,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德联集团:后市场是公司定位很高的一个业务板块。我们之前所做的汽车精细化学品大多服务于新车市场,即增量市场,但随着未来增量的减少,我们势必要考虑在存量市场获得一块蛋糕。
汽车后市场就是这样一块存量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2.4亿机动车保有量,并且未来二手车的交易将会越来越频繁,这个市场就是我们未来突破行业天花板的一个方向。目前,我们正在大力铺渠道、做品牌,将服务下沉,逐渐打开增长的空间。
9、公司未来在产业上是否有横向或纵向的外延计划?
德联集团:公司不排除通过并购的方式,增强后市场的内功。由于目前的整个后市场产业都相对偏传统,有好几千家企业参与竞争,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增强客户的粘性。现在我们主要是通过产品、供应链层面来建立连接,未来则希望积极寻求在服务层面的突破,因此会通过内生和外延的方式积极布点,健全整个网络,打出品牌。
10、公司还参与设立的产业基金尚颀德连,其参股的金力永磁在今年9月成功IPO,公司为何会选择参与该产业基金呢?
德联集团:该产业基金是与上汽合作设立的,目前公司与上汽和广汽都有合作成立产业基金,他们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无论是业务方面,还是对汽车行业的理解,我们都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参与这支产业基金的初衷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投资回报,更是要与这些行业大玩家站在一起,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1、近期有许多上市公司引入国资参股或控股,您对此有何看法?
德联集团:此前在整个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大股东出现资金链的问题,引入国资大部分都是出于“自救”的目的。但公司目前实控人方面的质押比例比较低,风险可控,这与其一直以来谨慎稳健的发展观念有关。
当然,我们也对外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只要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优质的资源,我们对外部资本也持欢迎态度。
12、作为公司股东之一,请问您如何看待目前公司股价的低迷状况?
德联集团:今年7月,公司披露了部分高管的增持计划,我本人也是增持者之一,我认为我们的增持都是基于对公司发展的长期信心。目前德联集团的市净率(PB)是低于1的,可以反映出市场相当悲观的情绪,但如果是细心的投资人可以发现,德联的发展一直是相对稳健的,没有过大规模的商誉减值的情况。
这种稳健的作风,也为我们留下了充分的弹药库。近一两年,在去杠杆、环保趋严等大背景下,不少企业标的都出现了大幅的估值下滑,其实也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抄底”布局机会,经过这轮泡沫的洗礼,已经有许多靠谱的机会浮出水面。而我们看中的是垂直布局的机会,把钱用在刀刃上,进一步强化自身在核心业务上的实力。其中例如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产品领域,都是我们积极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