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水晶光电 (002273) 2018-11-23
一、公司经营概况
今年公司总体围绕着3D成像、屏下指纹、生物识别等新产品、新技术进行业务布局,业绩和去年相比保持稳定增长。
光学业务板块中,3D成像相关元器件已形成批量化销售规模,为光学业务增量提供了保证;由于蓝宝石业务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受产品需求和价格下降和新老厂设备搬迁等影响,今年业绩受到一定影响;反光材料业务板块维持稳定增长;公司始终重视新型显示板块发展并加大布局研发力量,目前虽有小批量销售,但尚未贡献业绩。
二、现场互动问答环节
1、公司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何?未来是否会有扩产计划?
答:公司产品涉及多品类,且光学相关设备具有柔性化特点,除部分特定产线,生产设备可以灵活调整,行业旺季时公司产线基本满负荷运作。
光学行业技术更迭迅速,随着技术升级、创新,对设备的要求也会逐步提升,未来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及新业务布局对现有产能以及新增项目进行扩产。
2、今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如何?
答:光学元器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趋势不可避免,但是随着行业技术创新、技术要求的变化,综合价格下降的幅度有限。公司目前通过技术创新叠加,保持了稳定的毛利率。未来公司也将紧跟行业新技术,通过技术研发、精益化管理等方式维持毛利率稳定。
3、近期公司出台了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预案中回购公司股份主要用于员工激励,公司如何看待该项回购方案?
答: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二级市场正股股价表现萎靡。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公司于近期推出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以自有资金不低于人民币10,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4元/股回购公司股份,并经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截止11月23日,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40万股。
公司为激励员工推出2016年限制性股票计划及2017年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根据今年资本市场状况,并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激励效果,甚至处于负激励状态。公司始终重视人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近几年公司在研发、技术人员上引入强有力的人才,为激发核心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此次回购的股份公司计划将用于后续员工激励,使其达到激励目的。
4、在3D成像上,公司还储备了什么技术?公司目前还做了什么其他的技术研发布局?
答:公司一直聚焦在成像、感知和显示相关的光电应用领域作布局,在3D成像技术上凭借多年深厚的综合技术的积累和优秀企业的技术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收获良多。
近一两年随着产品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变化,公司特别重视技术横向和纵向的深入延伸,从冷加工的平面加工到球面镜、棱镜加工,镀膜技术的多面应用,同时布局半导体光学、微纳结构等创新核心技术,将其与光学光电子领域相结合,打开公司新的成长空间。
5、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上进展如何?是否已经有合作厂商?
答:市场利用3D成像相关核心技术不仅能在智能手机上得到很好的应用,还会在无人驾驶、信息安全和金融支付上做更多的应用。公司未来几年会加大在汽车电子领域上的研发投入布局。汽车电子里包含了很多人机互动的技术,对于光学元器件及组件的市场机会点颇多。公司十分重视与行业内相关优秀企业合作,目前以多方渠道争取相关的方式等到合作机会。
6、公司近年在研发和人才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主要储备了哪方面的人才?
答:公司近年提出“优先投资于人”的人才理念,以未来视角富配人力资源,特别是在研发技术人才富配上,公司聘请了多方面的技术专家,包括镀膜、冷加工、半导体、智能硬件、软件算法、自动化等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公司重视市场的开发,储备了一些专业的、国际化的市场开拓人才,配合公司的国际化布局,为公司挖掘更多的市场机会点。
除了外部招聘,公司强化内部员工的培育,通过水晶商学院内部及外部讲师授课培训,员工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承接公司持续发展的重任。
7、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下修至16元/股,但是较目前二级市场股价来说溢价率较高,为何公司会选择该下修价格?未来是否会再次下修?
答:公司发行可转债时股票价格相对在历史高点,以现在正股价格,转股溢价率高达100%以上,远远低于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已满足《募集说明书》中规定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的条件。同时公司也收到了许多持债人对修正公司转股价的意见。
本次转股价格下修的确定是结合现有正股股价不能真实反映公司内在价值,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基本面的判断,公司对未来的业绩成长有信心。
公司也会综合考虑股票市场表现,可转债的存续期还有5年,如果未来溢价率还保持较高水准,公司适时考虑是否继续下修的可能性。
8、公司大股东质押率较高,是否存在平仓风险?近期协议转让股份引入二股东,是否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没有信心?
答:前期由于二级市场股价下行、去杠杆等因素的影响,大股东质押比重高,并不断在补质押,资金链出现短期紧张状态,近期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股份,引入当地国资资金,一方面缓解了大股东短期资金状况,另一方面也借助二股东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企业,给公司资源和管理提供合理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虽然大股东转让了部分公司股份,但大股东始终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大股东和二股东通过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保证控股股东地位不发生变化,以保持上市公司控制权和治理结构相对稳定,本次股权转让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布局不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