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上海银行 (601229) 2018-11-30
1、业绩增长可持续性
今年以来,本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加快产品创新,加大信贷投放和存款拓展,与上年末相比 9 月末贷款总额增长 25.22%,存款总额增长 9.58%,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取得较好经营业绩。本行将坚持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新一轮规划实施,在保持整体规模平稳增长的同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围绕价值创造,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加快特色业务发展,提高科技运用与支持,强化核心业务优势;积极深化普惠金融,加快产品和机制创新,有效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严守风险底线,审慎进行信贷资产分类,足额充分计提拨备,保持业绩稳健增长。
2、资产配置
2018 年以来,本行主动应对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资产结构调整,加快优质资产拓展。2018 年第三季度末,本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占资产比重较上年末提高 5.73 个百分点至 42.46%;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个人贷款和垫款占贷款总额比重较上年末提高 4.05 个百分点至30.26%。未来,本行将继续结合市场变化,主动调整资产配置结构。
3、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
本行着力打造“供应链金融”品牌,立足搭建线上化平台,结合金融科技应用,打造“合作、开放、共赢”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以供应链金融赋能普惠金融发展。2018 年前三季度,本行供应链金融贷款投放金额 309.00 亿元,同比增长 72.22%。近期,本行发布了“供应链金融助力普惠金融业务方案”,以“上行 e 链”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核心,共包括 3 大类 15项产品。该方案区别于传统供应链金融,呈现三大亮点:第一,更深融合。本行与核心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共同打造“共享、互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第二,更广覆盖。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一方面,从核心客户延展至多层级供应商。另一方面,从境内延伸至境外,提供完整的服务解决方案。第三,更高效率。依托互联网技术,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全业务流程线上化。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风控体系,快速响应企业的融资需求。
4、民营企业业务支持情况和风险管理
本行关注政策动态,听取民营企业建议,研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的工作举措及配套机制。本行培育支持民企信贷文化,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打造科创金融品牌,优化信贷技术和流程,提升专业化能力,加强拳头产品运用,通过多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在风险管理方面,本行深入开展民营企业风险特征研究,建立民营企业风控模型,科学设定授信审批条件,优化服务民营企业的信贷制度及流程,利用风险大数据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5、消费金融发展情况
2018 年以来,本行稳健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推动零售信贷结构调整。本行持续完善自营渠道消费信贷产品体系,深化与行业领先机构合作,健全差异化信贷服务,不断提升在重点消费领域的获客能力;加强全流程风险闭环管理能力建设,从政策研究、行业预判、数据应用、模型开发、流程制定、审批监测及调优、贷后管理等环节,不断提升风险经营能力;夯实合规经营管理基础,严格客户准入,强化审贷管理,加强资金流向监控和用途管理。2018 年第三季度末,本行消费贷款(含信用卡)余额占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比重为 66.32%,较上年末提升 12.20 个百分点。
6、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2018 年以来,本行根据监管导向与战略规划,加快理财产品转型,优化资产组合,强化风险管控,提升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理财投资需求,理财业务实现平稳发展。净值化转型方面,持续提高净值化运作产品占比;标准化资产方面,适度提高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合理调整新增资产久期,增强资产组合收益稳定性和流动性;非标债权资产方面,严格依据监管指引开展投资,比照自营贷款进行风险管理,资产质量稳定。
7、资产质量
2018 年以来,本行从严管控风险,围绕更好应对当前风险形势,优化管控机制,加强风险排查,做好主动退出和清收化解,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拨备覆盖水平稳步提高,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2018 年第三季度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 1.08%,较上年末下降0.07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321.14%,较上年末提高 48.62 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 3.47%,较上年末提高 0.33 个百分点。本行将继续强化风险与收益平衡,促进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向好趋势。
8、资本充足率
本行持续强化经济资本管理,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资本充足率保持良好水平,有效支持资产规模拓展和业务结构调整,实现稳健经营。2018 年第三季度末,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0.06%、11.52%和 13.34%。本行将强化资本约束,提高资本回报,确保内源性资本的可持续增长,并持续完善资本补充渠道,确保资本水平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