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江铃汽车 (000550) 2018-11-30
1. 问: 第一,长期来看,江铃汽车的定位是什么?第二,除了领界这款车之外,未来江铃还有其他车型吗?
答:江铃汽车始终保持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拓展至SUV、MPV等乘用车领域,目前推行商乘并举战略。商用车领域,江铃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市场份额:轻客市占率第一,在26%左右,并且仍呈现上升态势;皮卡市占率第二,达18%,今年上市的新款皮卡,域虎3,上市后大受客户欢迎,市场表现优异;江铃轻卡也在顺应市场结构调整做转型,以进一步维持其领先地位。乘用车领域,福特领界作为江铃乘用车转型的首款产品将会在明年初上市,未来还会有其他SUV车型陆续投放。福特领界是江铃与福特合作的具有纯正福特DNA的SUV车型,是福特在紧凑型SUV市场的开山之作,也是福特乘用车领域布局的关键一步。福特与江铃都高度重视领界产品,双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资源,对这款智能、宽敞、节能、充满驾驶乐趣的产品充满信心。我们相信,领界的成功,将带领江铃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带领福特品牌进入中国入门级乘用车市场。领界仅是一个开端,未来还会有一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并且也不仅针对中国,还将扩展至海外市场。
2. 问:公司乘用车项目主要做什么?
答:目前公司乘用车主要以SUV、MPV产品为主。
3. 问:驭胜未来发展定位怎样,
答:因应汽车市场环境变化及产业转型,江铃汽车也在布局大转型,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调整期。现在,公司有许多项目正在开展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对所有项目,包括驭胜规划,做好优先秩序排布,将有限的资源优先集中到最重要、最有前景的领域当中。
4. 问:今年三季度是公司近十年以来第一个亏损的季度,公司研发费用量级太高,每年维持20个亿的研发规模,从09年披露到现在研发费用107亿,公司如何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江铃汽车财务一直很稳健,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财务目标和产品目标应该是匹配的,股东可以为了长期利益忍耐短期利润的下降,我们想了解公司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为了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江铃汽车一直维持在研发领域的高投入,这些投入很多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相信在明年,通过领界的上市,大家将会看到新的成效。过去几年,通过自主品牌乘用车投入,我们学到了很多,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吸取了一些教训。也正是这些积累促成了公司与福特在领界项目上的合作,我们对福特领界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公司在2015年以前情况很好,获利不错,投资不大,为何不这样继续走下去?这是因为整体汽车市场和法规环境都在变化,产品形态和竞争格局都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转型,因此,我们也必须转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才能保持并强化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5. 问:乘用车这块销量还没有起来,乘用车需要以销售来带动,不像商用车靠口碑,乘用车的研发和销售,这两块压力的非常重,如何实现乘用车销量的提升?
答:江铃在乘用车领域得到了股东--福特的大力支持。产品卖得好有三要素: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江铃有非常好的产品,明年将与福特合作大力提升公司的品牌宣传、优化公司的渠道布局,相信不久大家会看到我们在乘用车领域的突破。
6. 问:如何吸引人才?
答:南昌虽然没有地域优势,但江铃会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吸引人才。这两年我们也吸引了一批比较好的人才,今年还吸引了一些业内重量级人才进入公司。
7. 问:公司重卡一年亏损2个多亿,要投入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答:今年公司推出真正意义上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主流重卡产品,即2.5米宽的威龙HV5。威龙HV5和福特F-MAX在三大核心总成技术上系出同源,福特F-MAX前不久赢得了欧洲年度欧洲卡车大奖,这款产品在欧洲口碑非常好。相信威龙HV5的上市将带动重卡销量进一步提升。
8. 问:领界销售渠道情况?
答:领界将通过福特全国分销服务机构和江铃的福特品牌经销商渠道销售。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地扩大我们的产品销售渠道,将优异的福特领界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客户群体。
9. 问:领界卖多少辆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
答:公司的赢利并不是依靠单一产品的,是所有产品的合力。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我们将致力于提高销量、提升效率、优化成本、,提高人均产出量。领界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是公司转型升级的首款产品,我们将全力以赴推动领界的成功,我们对它充满信心和期待。
10. 问:导致公司利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是销量下降及销售结构变坏,以及在新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密集投资所致。
11. 问:领界价格定位可能比博越高?
答:福特领界是福特品牌产品,其品牌定位不同于博越,价格定位也会有所差异。
12. 问:富山投资一期18个亿够吗?
答:富山一期投资16亿元左右或者更大一点,总投资33亿元。
13. 问:2020年富山工厂建成,一方面江铃汽车要招人,另一方面江铃又减人,怎么平衡?
答:一方面,公司将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的人工操作;另一方面,公司将调整组织架构,优化职员配置成本,提高人均产能。同时,公司还会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吸引并留住有竞争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