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唐人神 (002567) 2019-01-15
第一:介绍阶段
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发展战略(见已公开披露的信息)
第二:问答阶段
Q:公司今年的饲料销量怎么样?
A: 2018年饲料销量比2017年略有增长,特别是水产料增速较快,同比增长50%。总体上,在非洲猪瘟、环保双重压力下,公司饲料销量增速有所下降。
Q:饲料增长目标及定位?
A: 虽然公司定下生猪养殖发展战略,但并不意味着放弃饲料产业,2017年公司饲料470万吨,2018年饲料规模略有增长。公司实行事业部制的管理体制,养猪、饲料并行发展,公司对饲料板定下的目标是2019年销量实现20%的销量增长速度。同时,饲料业务板块以利润为考核重点,降低四项费用,就公司本部而言,2017年四项费用同比2015年下降81元/吨。饲料业务的长期定位是扎扎实实的把饲料业务做好,实现1000万吨的饲料销量目标没有变化,每年为公司提供4个多亿的经营现金流。
Q:公司出栏量规划有调整吗?
A: 2018年计划出栏80万头,2019年计划出栏160万头,2020年计划出栏300万头。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的出栏计划完成90%左右,出栏量增长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为湖南地区发生非洲猪瘟后,省内限制调运,公司调整生猪出栏量。龙华农牧现阶段还是以仔猪销售为主,正在建设育肥场,受猪瘟影响导致仔猪销售无法外销。目前公司的基础母猪6万多头,公司从2008年可以做种猪,拥有成熟的种猪扩繁体系,每年可以提供二元母猪5万头,保证300万头的出栏量;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对公司生猪扩产带来较大的压力。
Q:生猪“1+5”模式的建设进程和产能分布怎么样?
A: 公司的“1+5”模式是自繁自养模式,即1个万头母猪场+周边30公里范围内配套3-5个育肥厂,年出栏25万头肥猪。
目前,公司在河北大名、河南南乐已经分别建成落地一个“1+5”自繁自养猪场,未来还将会在河北大名建设一个“1+5”自繁自养养猪场,河南南乐建设1个“1+5”模式的猪场。此外,公司在湖南湘西正在开工建设一个“1+5”猪场,并计划在云南建设一个“1+5”猪场。公司将在河北、河南区域配套建设一个年产30万吨饲料的饲料厂和一个100万头的屠宰场,保证生猪出栏与销售。
Q: 公司原种猪场有哪些?
A: 湖南一个原种猪场,河北衡水一个原种猪场,并在甘肃天水市正在计划建设一个核心种猪场,已经和天水市秦州区政府签署相关协议。
Q:公司的养殖成本怎么样?
A: 公司2018年整体养殖成本大概在12.8/公斤,“公司+农户”模式成本高,龙华农牧是自繁自养模式,成本会低点。受非洲猪瘟影响,公司这两个月防疫成本增加,导致养殖成本要高一点。结合公司养猪情况,与行业优秀养猪公司对比,我们分析公司的养猪成本有以下优势:1、种猪优势明显,生产效率高,“1+5”自繁自养模式下PSY可达27,生长速度快。2、“1+5”自繁自养模式与传统猪场相比,养猪效率高,一人可以育肥3000-5000头肥猪。河北大名的“1+5”猪场这两个月的实测成本在5.70元/斤。同时,我们对比养殖类优秀公司,公司养猪的饲料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一是所在区域不一样原料成本也不一样,二是公司饲料产品是卖给中小养殖户、分段不精细,没有做到精准营养,行业内优秀养猪公司做到了10-12段料。我们公司有这方面的技术,但是没有这方面的思维和养殖体量,未来将逐步建立精准饲养思维,养殖成本会逐步降低。
Q:全国的非洲猪瘟疫情情况?
A: 据官方报道及我们的了解,北方比南方严重。这可能与地理条件有关。整个华北、华东都是平原,南方相对是丘陵地带,猪场之间的天然屏障相对好一点,所以四川就没什么事,贵州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湖南这边,疫情引起的扑杀和损失是不太大的。
Q: 湖南禁运政策的影响?
A: 湖南在禁运前,很多地区的猪价还好。生猪禁运的时候,猪价下跌了每斤1块多;现在生猪禁运解除以后,因生猪集中出栏导致猪价持续下跌。
Q: 生猪产能去化情况?
A: 据了解,东三省和华东的母猪去化幅度很大,原因主要系扑杀、禁运导致难以补栏。考虑到全国封锁时长约4-5个月,补栏量萎缩较大,这些因素预估对产能的影响幅度约12%左右。预计2019年,随着生猪禁运的放开,200头以下的散户补栏积极性不高,但是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也担心非洲猪瘟。
Q: 对猪价的看法?
A: 从之前的数据分析来看,一般春节前后猪价因为集中抛售等原因都是比较低迷的,下半年猪价会还上涨。特别是现阶段非洲猪瘟的影响,导致散户补栏积极性降低,承受不住压力集中抛售,猪价下降明显。由于生猪育肥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2019年下半年出栏量会明显下降,猪价有望快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