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TCL集团 (000100) 2019-02-19
一、公司重组终端业务,集中资源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发展
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TCL集团将重组出售智能终端及配套业务,以集中资金、技术等要素聚焦于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发展,积极向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高端器件产业链延伸,转型为主业突出、战略清晰、架构精简、运营高效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重组后,公司的主要业务架构如下:
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继续遵循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重组或出售其他业务,使得上市公司更聚焦和专注于相关行业领域的用户及市场,发挥在半导体显示及材料领域的产品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领先的优势,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和行业地位,提高股东回报。同时,公司也会择机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发展战略新兴业务。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公司发布了2018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披露公告,根据股东提议, 以公司现有总股本13,549,648,50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1.00元(含税),共计分配利润1,354,964,850.7元。
公司于1月10日推出股票回购方案,拟以不超过3.8元/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5.00亿元(含)—20.00亿元(含),按回购总金额上限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52,631.58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3.88%。
二、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经营情况
华星光电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半导体显示相关业务的协同管理。华星光电正进一步稳固在电视液晶面板领域的领先地位,并积极向多应用场景显示界面提供商转型。为此,华星光电持续优化现有液晶面板显示业务的产品和客户结构,并积极布局商用显示、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等新业务领域的产品开发,拓展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此外,华星光电正积极推进组织架构优化和运营模式转型,进一步提效降本,保持效率和效益的行业领先。
2018前三季度,华星光电的两条8.5代线—t1和t2项目继续保持满产满销,累计投入玻璃基板266.1万片,同比增长7.41%。华星光电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保持全球排名第五, 55吋UD产品出货量国内第一,对国内一线品牌客户出货量稳居第一。第6代LTPS-LCD生产线—t3项目的产能和良率不断提升,对国际一线大客户的出货量大幅增长。华星光电充分发挥集团垂直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以及加速开拓新型显示应用产品,积极应对面板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实现销售收入190.5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61亿元。
第6代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t4项目的关键技术开发与验证工作稳步推进,预计于2019年实现产品点亮;华星光电在武汉建有4.5代柔性AMOLED实验线,已为t4快速量产做好前期技术储备。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6项目已于2018年11月份点亮投产,主要生产43吋、65吋、75吋等超大尺寸新型显示面板。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7项目主要生产和销售65吋、70吋(21:9)、75吋的8K超高清显示屏及AMOLED显示屏等产品。
广东聚华主要从事印刷与柔性显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同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材料、设备企业、国内显示行业龙头,共建我国印刷显示公共研发平台,搭建印刷显示产业生态聚集圈。广东聚华作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的承建方,是显示领域第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已成功研制31吋的印刷OLED显示和5吋的印刷量子点(QLED)显示产品,完成5吋超高分辨率印刷AMOLED显示样机开发,其分辨率达到400ppi,是目前采用印刷技术完成的最高分辨率显示器件。
华睿光电主要从事具有自主IP的新型OLED关键材料的开发,聚焦蒸镀型OLED小分子材料和印刷型OLED材料。新材料研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基于蒸镀工艺的红、绿发光材料已实现中试生产并向国内面板厂商供货,同时,蓝光材料已开始向面板厂商批量送样。为配合国家在新型显示材料与技术的总体规划,华睿光电在印刷OLED材料方面自主开发的红、绿发光材料与器件性能已达国内领先水平,蓝光材料也取得一定突破。
三、问答环节
1、怎么看待大尺寸OLED应用?
答:OLED应用的优势在于柔性,缺点在于寿命问题。在大尺寸OLED应用方面,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蒸镀式的WOLED,华星通过Mini-led on TFT+QD能实现同样好的显示效果,而且成本更低。蒸镀式OLED受限于工艺及材料利用率等问题,成本居高不下,公司认为印刷式OLED才是未来大尺寸OLED的主要技术趋势。
2、公司印刷OLED进展情况?
答:印刷OLED是公司在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发展的重点。广东聚华作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是我国显示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目前已建成全球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印刷显示公共平台,已成功研制31吋的印刷OLED显示和5吋的印刷量子点(QLED)显示产品,完成5吋超高分辨率印刷AMOLED显示样机开发,其分辨率达到400ppi,是目前采用印刷技术完成的最高分辨率显示器件。
3、怎么看待可折叠手机的发展?公司是否有产品?
答:三星和华为已宣布在2月份要发布可折叠手机,目前手机品牌厂对可折叠手机屏幕的需求强烈,但主要受限于折叠屏幕的供应。华星柔性OLED面板线t4预计在今年量产,2月底在巴塞罗那的MWC上会有折叠产品展示。
4、国内面板企业在柔性OLED屏幕上进度加快,与海外面板厂差距缩小?
答:华星柔性OLED产线t4直接从柔性OLED起步,包括静态弯折和动态弯折,相对跨过了硬屏OLED 阶段,同时生产设备也相对更新。
5、公司在Mini-LED方面是否有产品规划?
答:华星光电和TCL电子在联合开发相关产品,目前的Mini-LED电视主要是在模组整机段的改进,采用动态分区背光,对比度更高,颜色更自然,预计明年会有较多产品上市。
6、Mini-LED技术会应用在所有电视产品还是高端产品?成本的影响?
答:主要还是应用在高端产品,提升品牌形象。以75寸高端电视产品来看,成本预计会增加10%左右。
7、t4产线的进展? 产能规划?
答: 华星光电第6代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t4项目将在2019年实现从试产到量产,同时,华星光电在武汉建有4.5代柔性AMOLED实验线,已为t4快速量产做好前期技术储备。t4产线规划产能每月45K,分三期建设。
8、公司和小米的合作情况?如何看待小米电视高额的广告收入?
答:小米是TCL最大的ODM客户,TCL是小米电视最大的供应商,双方基于供应链资源、产品开发等达成战略合作。随着智能电视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电视运营价值在近两年凸显,目前智能电视的运营收入大约百分之六七十是广告收入,百分之三四十是会员收入。不论是互联网电视,还是传统的电视厂家,单台智能电视的广告价值差距不大。在过去几年,中国电视机市场增长最快的时期是互联网电视推出带动的电视换机潮,未来大屏的发展趋势除了电视外,商用领域及产品升级方面是值得关注的。
9、华星的客户情况?对小米的出货情况?
答:2018年,华星最大的客户是TCL电子,约占42%的出货比例,第二是三星,然后是国内几大电视品牌厂。目前对小米的供货主要是基于两条8.5代线,产品以32寸和55寸为主,未来随着华星11代线产品上量,可以供应更多65寸等大尺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