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TCL集团 (000100) 2019-02-25
一、公司重组终端业务,集中资源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发展
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TCL集团将重组出售智能终端及配套业务,以集中资金、技术等要素聚焦于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发展,积极向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高端器件产业链延伸,转型为主业突出、战略清晰、架构精简、运营高效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重组后,公司的主要业务架构如下:
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继续遵循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重组或出售其他业务,使得上市公司更聚焦和专注于相关行业领域的用户及市场,发挥在半导体显示及材料领域的产品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领先的优势,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和行业地位,提高股东回报。同时,公司也会择机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发展战略新兴业务。
二、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经营情况
华星光电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半导体显示相关业务的协同管理。华星光电正进一步稳固在电视液晶面板领域的领先地位,并积极向多应用场景显示界面提供商转型。为此,华星光电持续优化现有液晶面板显示业务的产品和客户结构,并积极布局商用显示、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等新业务领域的产品开发,拓展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此外,华星光电正积极推进组织架构优化和运营模式转型,进一步提效降本,保持效率和效益的行业领先。
2018前三季度,华星光电的两条8.5代线—t1和t2项目继续保持满产满销,累计投入玻璃基板266.1万片,同比增长7.41%。华星光电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保持全球排名第五, 55吋UD产品出货量国内第一,对国内一线品牌客户出货量稳居第一。第6代LTPS-LCD生产线—t3项目的产能和良率不断提升,对国际一线大客户的出货量大幅增长。华星光电充分发挥集团垂直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以及加速开拓新型显示应用产品,积极应对面板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实现销售收入190.5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61亿元。
第6代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t4项目的关键技术开发与验证工作稳步推进,预计于2019年实现产品点亮;华星光电在武汉建有4.5代柔性AMOLED实验线,已为t4快速量产做好前期技术储备。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6项目已于2018年11月份点亮投产,主要生产43吋、65吋、75吋等超大尺寸新型显示面板。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7项目主要生产和销售65吋、70吋(21:9)、75吋的8K超高清显示屏及AMOLED显示屏等产品。
广东聚华主要从事印刷与柔性显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同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材料、设备企业、国内显示行业龙头,共建我国印刷显示公共研发平台,搭建印刷显示产业生态聚集圈。广东聚华作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的承建方,是显示领域第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已成功研制31吋的印刷OLED显示和5吋的印刷量子点(QLED)显示产品,完成5吋超高分辨率印刷AMOLED显示样机开发,其分辨率达到400ppi,是目前采用印刷技术完成的最高分辨率显示器件。
华睿光电主要从事具有自主IP的新型OLED关键材料的开发,聚焦蒸镀型OLED小分子材料和印刷型OLED材料。新材料研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基于蒸镀工艺的红、绿发光材料已实现中试生产并向国内面板厂商供货,同时,蓝光材料已开始向面板厂商批量送样。为配合国家在新型显示材料与技术的总体规划,华睿光电在印刷OLED材料方面自主开发的红、绿发光材料与器件性能已达国内领先水平,蓝光材料也取得一定突破。
三、问答环节
1. 华星t3产线的进展情况?
答: t3产线目前已经满产满销,对国际一线品牌大客户的出货量大幅增长。根据奥维云网(AVC)数据统计,2018年第四季度,武汉华星光电LTPS出货数量全球排名第三,国内排名第二,增长速度全球第一。
2、t4产线的进展? 产能规划?
答: 华星光电第6代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t4项目将在2019年实现从试产到量产,同时,华星光电在武汉建有4.5代柔性AMOLED实验线,已为t4快速量产做好前期技术储备。t4产线规划产能每月45K,分三期建设,相当于每年可生产116万平方米的手机面板。
3.今年多家手机厂商计划推折叠手机,请问公司是否有折叠屏产品?
答:公司很重视折叠技术,早在三年前已布局相关技术研发。现已成功开发出折叠显示产品,正在与国际一线品牌客户进行合作洽谈。2月25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通讯展(MWC)上,华星光电首推多款柔性可折叠屏,展开尺寸为7.2英寸(长宽比4:3),包含静态或动态弯折,支持向内折叠或向外翻折等应用形态,折叠后可单手握持,方便携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公司印刷OLED进展情况?
答:印刷显示作为QLED和OLED显示的实现方式,也是公司在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发展的重点。广东聚华作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是我国显示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目前已建成全球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印刷显示公共平台,并成功研制出多款印刷显示样机。在2019年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会上,公司开发的全球首款结合量子点(QD)与OLED双重优势的喷墨打印H—QLED显示样机首次面试,获得了全球显示行业的瞩目。
5.华睿光电在OLED材料方面的研发进展情况?
答:华星光电全资子公司华睿光电大力投入OLED材料领域的研发,其中聚焦蒸镀型OLED材料的商业化开发取得突破进展,已开发OLED材料800余种,多种高性能OLED材料完成高纯度量产,并已通过国内主流面板厂商验证、实现量产出货。其中,具有自主IP的红绿光磷光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OLED器件性能达到量产化水平,有望率先实现国产材料的商业化应用。2018年底,华睿光电已建设了量产厂房,预计2019年5月份能投入量产,届时产能至少达300Kg/月。如果顺利,华睿光电将与华星t4项目在2019年同步达到量产,助力t4项目的顺利投产。
6.公司在Mini-LED方面是否有产品规划?
答:华星光电和TCL电子在联合开发相关产品,目前的Mini-LED电视主要是在模组整机段的改进,采用动态分区背光,对比度更高,颜色更自然,预计明年会有较多产品上市。
7.Mini-LED技术会应用在所有电视产品还是高端产品?成本的影响?
答:主要还是应用在高端产品,提升品牌形象。以75寸高端电视产品来看,成本预计会增加10%左右。
8.未来伴随大世代线的产能陆续释放,如何看待未来几年的供需关系?
答:2018~2020年,国内几条大世代线陆续量产,供给端将有所增加。同时,受益于新兴市场智能电视渗透率提升、电视大尺寸化趋势延续、多个国家数模转换等带来的电视更新需求等,应用于家庭大屏领域的显示面积将持续增长;多场景显示应用快速增长,大屏在教育白板、会议白板、拼接屏、无人零售、广告机与电竞显示等商用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商用显示需求快速增长。我们认为长期来看面板行业供需基本是处于平衡状态。今年已有面板厂在计划产线改造收缩LCD业务,同时也有部分厂商在做产品结构性调整,供需关系有望在二季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