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金新农 (002548) 2019-03-06
一、公司新的大股东是不是国有企业?有什么背景没有?
【回复】:新股东湾区金农及其母公司均不是国有企业,湾区金农是一个刚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其有限合伙人为湾区联控(持股湾区金农99.92%),普通合伙人为湾区联控的全资子公司惠农投资。湾区联控为粤港澳大湾区产融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为湾区产融)的全资子公司。湾区产融系一家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响应党的十九大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号召,践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要求,由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共同发起,由 48 家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民营龙头企业共同出资并于2018年正式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 400 亿元。愿景是做新时代产融结合的引领者、全球化创新资源的聚合者。
二、公司控股权转让进展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时候有最终的结果?
【回复】:由于控股权转让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审查及交易所合规性审查(俗称是反垄断申报)。经营者集中申报需要一定的时间,之前是向国家商务部申报,现在是转由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申报,按正常程序至少要30天,加上各方准备材料都需要时间。公司已在春节后就向国家市场监督总局提交资料了,中间还补充了一次材料,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预计在3月底前或4月初会有结果的。
三、公司控股权变了,那未来公司的管理层会发生变化吗?公司未来的业务会发生变化吗?
【回复】:从目前多次交流来看,公司现有的管理层未来不会发生本质改变,但或许会增加部分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岗位人员。公司未来的发展,新股东负责资本和资金扶持,老股东精心做好研发、管理,将现有产业做大做强。公司未来还是继续围绕生猪养殖的上下游进行发展,近几年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不会作任何改变,只会加强。
四、公司今明两年好像有业绩对赌要求的,那么公司主营业务是如何规划的?比如:饲料、养殖要做到什么程度?
【回复】:今明两年的确有业绩对赌要求的,转让方大成欣农承诺上市公司现有业务(不含将来可能并购的业务)在2019年、2020年业绩承诺期内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注:此处“非经常性损益”仅限于股权处置损益、固定资产处置损益与政府一次性补贴)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3亿元,如果未能完成业绩对赌,其差额部分由转让方直接支付给上市公司。公司未来继续围绕饲料、养殖、动保等主营业务做大做强,饲料保持年销量10-15%增速,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力争到2020年生猪有效出栏量达到100万头。
五、公司是否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
【回复】:非洲猪瘟对公司养殖板块影响较大,特别是种猪养殖。自去年8月份我国首例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因跨省调运受阻,公司2018年种猪销量下滑明显。低迷的价格加上跨省禁运,很多企业只能把种猪作为肥猪销售,部分种猪养殖企业在去年年末存在压栏情况。因种猪造肉成本和养殖成本都高于商品猪养殖,所以在去年养殖行情下种猪养殖企业亏损更加严重。目前,非洲猪瘟对公司生猪的销售和新建项目的引种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部分猪场压栏严重,公司的销售和引种计划给打乱了。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对非洲猪瘟的严防死守,同时调整经营计划,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六、目前公司生猪总体存栏情况如何?
【回复】:公司养殖板块在2017年之前能繁母猪存栏接近2.5万头,经过17年下半年的环保退养以后,公司能繁母猪减少至2万头左右,其中GGP核心群保持在2200头左右。这些不包括公司托管场和参股公司的数据,公司托管的基础母猪数有1万多头,公司参股25%的新大牧业基础母猪2.5万头左右。
七、后期对种猪行情的预判如何?历史行情走势规律对今年行情预判能否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预计价格预期会达到多少?
【回复】:非洲猪瘟对整体产能的影响可以借鉴2008年暴发的蓝耳病疫情,两者不仅在症状上比较相似,对产能的影响也都很大。2008年蓝耳病导致全国生猪产能减产了约40%左右。至于未来行情,目前行业内对2019年及明年的行情都是普遍看好的,不论是生猪还是种猪。至于价格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还需要看种猪的供需情况和养殖场/户的补栏情况以及国家政策调控等。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近数据显示,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跌破3,000万头大关,这说明为了保障生猪供给,种猪补栏已经迫在眉睫。加之近期联防联控政策的出台,一旦区域内的调运通道打通,我们预计种猪价格将会上行。众多行业专家都预计生猪行情将在今年下半年达到一个高峰,我们也比较认同这种观点。
八、联防联控政策出台以后对种猪销售是否有一定的改善?
【回复】:政策出台以后还没有在销售端有很明显的改善效果,因为近期疫情爆发较为集中,各地政府对生猪的调入/调出,特别是调入仍然十分严格。目前种猪的销售需要开具两张检疫证,除了调出方出具的血液检测结果和检疫证明外还需要调入方出具相关的接收证明。国家政策对种猪和仔猪调运虽有一定程度的放松,但是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九、不同养殖模式的风险程度如何?
【回复】: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主要有“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和“自繁自养”的重资产模式。前种模式养殖较为分散,损失风险较小,但是散养户在生物安全和疾病防控、人员管理等方面都较为欠缺,且在运输途中传染的风险较大,因为目前运输车辆导致的疫情传播比例很大。后种模式的生物安全、疫病防控方面都很严格,但其猪群较为集中,如果一旦出问题,其风险也是很高的。总体来说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还是在执行层面,所有的防疫要求、规范、人员、车辆等都要严格落到实处,否则就后患无穷。
十、今明二年公司生猪出栏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回复】:公司2018年销量在25万头左右,2019年销售目标为45万头左右,2020年目标争取达到100万头。明年的增量主要来自于公司募投项目产能的释放。
十一、饲料业务简单介绍、公司饲料业务是否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
【回复】:公司目前有饲料厂13家,双班设计产能约180万吨,饲料销售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东和东北三大区域,其中华南地区饲料销售约占公司饲料总量的50%,华东约占40%;东北地区约占10%。公司饲料销售目前还是以“经销+直销”的模式进行,其中直销和经销各占60%和40%左右。公司的客户大部分还是有一定规模的猪场用户,目前公司的客户还未听说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公司饲料业务总体上还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