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普洛药业 (000739) 2019-03-10
祝总:
2018年公司变化:
①坚持战略定力,建立3个事业部,“做强原料,做强CDMO,做优制剂”;②加快整合管理,人员架构、企业文化、KPI考核调整。
经营结果:
2018年营收增长15%左右,净利润45%左右,符合预期。
1.去年API行业在价格走势及2019年价格变化如何?
答:API行业变化从2016、2017年已经有了变化趋势,核心来自国家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环保,一方面是质量。环保上,近几年一直在收紧,特别是2017-2018年,不规范的小企业基本都要停产减产,行业产能收缩很明显。质量上,从华海事件可以看出,要求越来越高。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后,原料药管理从文号管理变成DMF管理,API从标准化变成非标准化产品(仿制药则是从非标准化变成标准化),对原料药行业是重要的改变,原料药在整个产业链的地位开始提升,未来将是高环保高质量、高研发投入的一个行业,壁垒大幅提升。
CDMO与原料药类似又有区别。行业保持稳健增长,创新药公司越来越多项目转移出来。但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做CDMO。公司3年以前CDMO业务是以起始原料+注册中间体为主,通过近年的换档升级,逐步转变为以注册中间体+原料药为主,因为只有做API才能更稳定,具备更高附加值。CDMO的销售额增幅不太大,但质的变化很大。
2.缬沙坦事件对公司是否有影响?行业提价但原料药的毛利率下降是为什么?
答:缬沙坦事件影响很小,对我们的销售没有太大影响。毛利率①因为汇兑损益下降1个点,②CDMO业务毛利有所下降,自有原料药中间体毛利率都是上升的。原因在于,原料药2018年涨价明显,但公司很多订单期限较长,对API的价格往往会订5年,后续不能更变,公司提供的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因此公司毛利率受损,2018年可能受损7-8个点。2017-2018的涨价主要是环保政策突然收紧造成供应中断,后续会逐渐向合理价格回归,不会像近两年这么剧烈。长期来看,客户最终会消化涨价,使毛利率稳健地上升。
3.制剂业务全年是否已完成了低开转高开?仿制药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后,重点品种的进展有怎样的预期?
答:①2018年与2017相比,制剂的量有一定下降,是因为头孢克肟分散片与颗粒剂以前销售的是其他公司的,2018年销售的是自己的,另外,2018年公司剥离了医药流通企业的1.5亿的销售额。因此销售上有一定差异。由于其他临床产品增长,加起来整体销售差异不大。②公司基本全部完成低开转高开,目前制剂业务十多亿销售,一半自己的临床产品已完成低开转高开,一半是第三终端的。③一致性评价已经报了2个品种,大概率今年内会批下来,今年会再报2-4个。目前一致性评价的热情在4+7后大幅下降,但一致性评价依然是质量的体现,或许几年后政策有变化,公司一定会做,但现在抢快意义不是很大。
4.海外制剂品种对公司营收利润的贡献预期大约如何?
答:关于正在申报的品种,原计划年底获批,由于报了两个规格但只做了一个BE,FDA要求公司改一下再提交。本来可以只批1个规格但公司不希望只批1个,因此耽误几个月时间。目前所有的制剂品种,研发的要求是全部能够全球销售。制剂一部分产品是公司有原料药中间体优势的品种,未来几年要全部转化成自己的制剂,形成一体化优势;另一部分是相对难度大的高端缓控释等。关于海外出口转内销,今年可能会形成小额销售但不会很大,明年开始会有明显销售。至少会有2个品种形成销售。
5.安徽生物未来亏损幅度能否缩减?
答:安徽生物2017年亏损1亿500万,2018年亏损8000万,预计逐年减亏2000万。亏损减少是因为2018年已经有一个自有产品生产,2019年CDMO产品预计从5-6月份生产商业化供应。安徽生物减亏较慢并不是环保的问题,因为都是发酵的产品,并非化学合成。一方面CDMO项目主要是注册上的问题慢一些;另一方面自有产品是兽药的,而兽药此前不太景气,销售有影响。二季度后会逐步恢复。
6.CDMO有没有开展国内业务?MAH制度在国内发展后做得如何?
答:公司BD分了一个小组专门做国内的项目,目前有2个项目已经开展小规模生产,更多项目正在评价中,国内许多创新药公司没有API及中间体的生产能力。
7.研发人员的配置能否跟上?有没有扩张计划?
答:要做CDMO,首先就是研发能力问题。公司2018年在上海建了CDMO研发团队后共有2个研发团队。上海团队组建后20人左右,今年会扩大到50人。横店团队此前40人,今年会扩张到80人。招人并没有那么难,生物发酵人才相对难找一点,但也还正常。
8.能否就杭州研发中心的落地预期与定位做一下介绍?
答:设立事业部时,计划把研发团队分开到事业部。目前已经有了上海横店的两个,制剂方面的研究院转移到杭州是为仿制药/创新药研发做服务,其中创新药主要涉及临床CMC。这个事项去年公告,今年1月份已经开始了运行。人员接近100人,后续也会有较快扩充。
此外横店的原料药团队事业部设立了一个技术中心,分化学/生物/工程的技术中心。全公司研发人员接近400人,并且会有较快增加。医药制造行业要由科技推动,效率作为抓手。目前只有做不完的项目,不愁没项目做,关键在于如何做好。此外中美贸易问题后专利保护也越来越加强,对行业形成利好。
9.管理费用率的下降主要由于什么原因?
答:①主要由于整合管理,机构重叠人员大幅减少带来效率提升,总共减少了600人,其中100多人是干部。②管理上2018年分块管理,费用控制上偏紧。
10.研发费用2.7个亿,大概投向如何?公司新药索法地尔占到多少?
答:研发支出里API和CDMO加起来占一半,制剂占一半。未来制剂会上升更快一点。索法地尔项目临床前到二期共花了3000多万,目前正在做数据整理,4-5月统计结果会出来,随后根据数据与临床价值决定三期的推进。公司预计三期的投入在8000万,三期可能要2年进程。
11.索法地尔项目的权益如何分配?销售额是否能够估算?
答:公司有中国的权益,海外权益都是韩国的。现在销售预测较难,参照恩必普去年的销售情况,再按照临床前的效果,二期三期如果有较好效果,销售还是比较乐观的。
12.猪瘟带来的影响对兽药有多大?
答:非洲猪瘟后,猪的存栏量少了20-30%,7亿头少了2亿头左右。公司兽药很大程度是海外的CDMO,这部分基本不受影响。公司国内产品在市场上定价能力较强,影响不大,随着补栏量上升,预测2季度价格会回到正常情况。兽药有其优越性,的API产品稳定性远强于人用药,往往几十年变动不大。
13.CDMO业务公司与客户签订的长期订单价格能否根据原材料价格波动而变化?
答:不同客户需求不同,有的订单要求签固定价格,有的订单要求原材料变动±10%时再去调整价格。2017-2018年的情况比较罕见,正常情况成本上往往是下降的。
14.公司今年三块业务的发展重心在哪里?
答:①自有API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做战略细化的工作,过去这块很大投入在于补短板;②今年开始
CDMO提质换挡已经基本结束,将迎来大发展;③制剂方面主要把中间体原料药一体化的优势产品转化成制剂,4+7后有一定战略调整,不追求快,但一定要做下去。关于复方、缓控释产品需要速度。此外创新药是长期方向,但业绩体现预计还是在2021年。
每个事业部都有较好发展前景。业绩短期弹性1-2年还是体现在API及CDMO上,长期制剂业务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司认为目前价格比较合理,不会过度提价。但产能瓶颈在释放中,成本会有下降,未来净利润增速会明显超过收入增速。
15.公司关于中药经典名方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答:公司有中药的工厂,销售在几千万。现在中药批下来是很难的,国家出台了经典名方的品种,公司认为未来政策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目前制定了6个品种,尚在研究及报项目的阶段。
16.兽药因素是否会对公司上半年业绩产生压力?
答:对公司业绩可以说没有什么影响,公司兽药产品定价能力较强,可能对量的提升有一点影响,但相信一二季度后也会恢复。
17.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经下降到40%左右,公司有没有海外并购、再融资的规划 ?
答:2018年经营现金流非常好,偿还了很多银行债务,使得资产负债率下降。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公司一直在考察合适的并购项目,现在不能透露太多具体状况。如果有合适的几个亿的项目,公司可能不需要融资,如果十几亿或更大规模会考虑再融资。
总结:公司2018迎来整合管理元年,确定了三个事业部的建立,目前公司组织健康,三个事业部都迎来稳健发展的机会。①API处在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过程中,②CDMO公司研发与发酵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发酵项目很多,公司对未来发展有信心。③制剂同样处于供给侧改革的开始,过去公司制剂业务不占优势,3-5年后将给公司这种一体化的、持续研发投入的企业带来机会。公司高管团队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