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东港股份 (002117) 2019-03-08
1、公司发布了关于试点中小微企业档案云平台业务的公告,请您介绍一下项目背景:
答、公司档案管理业务之前的客户主要是银行、政府等大客户,这类市场主要是通过招标获得业务。通过与档案管理部门的交流和市场调研,中小微企业的档案管理目前是市场空白,该类企业对档案管理外包的需求很大,且目前市场中还没有同行涉足此类业务,市场空间巨大。国外中小微企业档案管理业务较为完善,日本相关产业已经成熟,甚至提供个人档案管理服务。我们联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档案室、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联合开发了档案云存储业务,并获得了国家档案局的项目验收。
2、该项业务的业务模式是怎样的?
答:此业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存储技术搭建云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自助建立档案管理体系,自行拍照实现档案电子化。线下:通过线上下单实现线下托管和查阅服务。
3、收费模式是怎样的?
答:我们按照企业规模人数划分为中(300人以上)、小(100人左右)、微(50人左右)3类企业,其档案包括人事档案、公司资料、业务档案、财务档案。在试点促销阶段,前1000份档案免费,以快速积累客户群体。以后按年收费,微型企业收费标准在几千元,小型和中型企业预计每年收费几万元。
4、客户开拓渠道是怎样的?
答:1)与开发区企业协会合作,通过推介会或培训拓展客户;2)依靠现有税务业务的客户引流,例如依托现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票E送”业务;3)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广云平台服务。北京开发区的2万多家企业,第一年目标渗透率达到5%左右,第二年10%。同时在上海、广州、济南等地的开发区做推广,预计该项业务在年内可以逐步拓展。
5、公司的业务优势有哪些?
1)该项目已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项目可靠性有保障,并建立客户信任度;2)先发优势:已经建立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在国内拥有24个档案管理基地,档案馆建立标准严格,时间成本很大(建设单个档案基地至少1年);3)客户资源及专业优势:公司现有印刷客户就是档案服务的客户,且我们做档案管理业务已有4年多,档案管理行业经验丰富;4)公司相较于综合性云平台的优势在于,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的档案管理的平台,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标准,不只是简单的云储存;且公司负责档案的线下管理业务。5)技术优势:我们率先将物联网、云存储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商业档案管理行业,并在行业首家推出线上线下组合的商业模式,具备技术和模式的领先优势。
6、中小微企业档案云平台的预计毛利情况怎样?
盈利能力:中小微企业的档案管理服务前期推广阶段,提供力度较大的优惠政策,后期随着存储业务的成熟预计毛利率会逐步提高。根据存贮的特点,预计中小微企业的线下实物存储价格会比集团客户业务价格高。我公司现有24个存储基地的库房利用率还不高。 预计未来中小微企业业务净利率高于集团业务。
7、档案存储业务未来规模有多大?
答:档案存储业务近年来发展较快,从的15年1500万,发展到18年近1亿元,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中小微业务,如能够达到预期发展目标,19年将实现收入几千万,随着业务的推广,未来增速将加快。
档案管理市场总规模:国内没有权威统计,参考国外同行业公司的营收规模,并结合国内的客户需求,我们觉得国内档案管理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几百亿元。
8、公司会进一步扩大存储的基地建设吗?
答:公司会根据业务发展状况统筹安排,若现有库房利用率到70%以上就会扩大规模,提前考虑下一期的建设。
9、档案管理行业门槛有哪些?
答:对于银行、保险或政府业务部门来说,需要有国家保密局的资质证书,有此类证书的企业较少;对于中小微企业,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有资质。
但随着档案管理市场化的推进,未来可能制定商业档案托管管理行业标准,对档案托管管理企业的资质和经营条件提出要求。
10、档案管理行业的竞争对手情况:
答:我公司是国内率先推出中小微企业档案管理云平台业务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同行推广该项业务。
在提供集团档案商业托管业务的竞争对手有两类,一为外商独资公司,包括美国铁山中国公司等,集中服务于上海和广州的外商企业,二为国内企业,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提供此类业务的公司共有10家左右。公司与国内主要同类企业的大客户有部分交叉,各自侧重点不同。
11、如何获得客户信任和竞争优势?
答:一方面,我们印刷产品的客户多数也是档案管理业务客户,与客户沟通成本底,我们从事档案存储业务多年,在技术方面有明显优势,行业内口碑好,其次企业越大信任感越强,而且专业程度越高,容易获得客户信任;另一方面,新进入企业规模提升的前期投入很大,需要较长时间的承担亏损,这样会导致部分企业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