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爱尔眼科 (300015) 2019-03-14
1、并购基金旗下医院并入上市公司的计划安排?
答:眼科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公司竞争力日益增强,公司的长远目标是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品牌影响力稳步上升。并购基金储备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成长性项目,公司会根据发展的目标以及整合的需要,将并购基金旗下医院分批次的装入上市公司。收购方式包括现金收购、发行股票或两者组合等方式。
2、爱尔眼科未来是否转型综合医疗或多元化经营?
答: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眼科医疗及视光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以至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青少年近视的问题,同时,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疾病与日俱增。面对巨大的行业蓝海,爱尔眼科将聚焦聚力,办一家医院,出一个精品,专注、专业于眼科和视觉科学领域,以工匠精神倾心做好每一件事,从追随者逐步变为引领者,同时把行业的航道拓宽,把服务品质提高,把服务边界扩大。未来的目标,爱尔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型眼健康服务集团。
实际上,这些年来,爱尔眼科面临的诱惑很多,但公司董事会始终秉承战略目标,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做好主业,不断踏上新的台阶。
3、公司对成为首批纳入MSCI指数有何想法?
答:近年来,外资逐步认识到中国14亿人眼科市场的巨大潜力,通过陆股通和QFII两个通道加仓爱尔,仅陆股通目前已持股达1.73亿股,超过总股本的7.2%。2019年3月1日,MSCI宣布首批纳入包括爱尔眼科在内的27只创业板股票。在这个新平台上,公司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国际投资人的投资风格和需求特点,才能做好针对性的交流工作,体现出公司的内在价值。在此之前,2019年01月23日,爱尔眼科入选深交所发布的“创成长”、“创业蓝筹”双样本指数。这既是对公司以往蓝筹加成长特色的肯定,又是对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鞭策。
4、国家出台的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影响?
答:爱尔重点打造视光业务,是爱尔发展的引擎。视光学对青少年近视防控更多的是预防和控制,爱尔也是视光眼科学会的副组长单位。爱尔研发人工智能近视防控产品“云夹”,2018年牵头在全球六大洲做近视眼防控研究。未来公司逐步推广视光眼科中心和儿童眼科医院,与各地政府部门、学校对接。同时,角膜塑形镜和其它眼病的需求增长,也将为公司贡献更多收益。国家政策出台后公司的青少年近视防控服务推广得更顺利。
5、爱尔眼科能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经验?
答: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通过持续创新,推进战略目标的稳步实现。如公司通过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创造性地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级连锁”模式,加快发展;通过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加快网点布局;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医院做好;通过国际化战略,共享全球眼科智慧,搭建世界级眼科平台。无论是新建医院还是收购医院,既要贯彻爱尔的制度和规范,又要浸润爱尔的理念和哲学,即以患者为先,技术至上。
6、公司对证券市场看法如何?
答:上市公司已经进入比实力、比耐力、比定力、比活力的新阶段、新时期。从2019年2月27日新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新闻招待会的发言,以及近期发表的一些观点来看,很多话堪称“金句”,感触颇多,启发很多,比如:
第一,做“资本市场的新兵”。
在快速变化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证券部无论任职时间多长,都要及时掌握新法规、适应新形势、做出新举措,时时刻刻如履薄冰,保持“新兵”心态、空杯心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意识,才能不懈怠、不落伍、常创新,确保所在的上市公司在规范的轨道上长足发展。
第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重中之重”。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而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良好生态的基石。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资本市场就是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只有业绩不断增长,上市公司才能吸引长期投资者、稳定价值投资者。作为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爱尔眼科绩连年快速增长,2018年更是再创新高,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净利润超过10亿元,累计现金分红远超IPO募集资金,公司市值是上市之初的十倍以上,因此赢得了大批长期投资者,包括全球知名投资者。
第三,“保持定力,不忘初心;不浮躁,不急躁”。
上市公司身处资本市场,时常面临很多诱惑,每年市场热点题材频繁切换,很容易头脑发热,偏离航道走入漩涡,尤其在公司处于发展顺境、资金充裕时,对于公司管理层的定力更是巨大的考验,这样的前车之鉴不胜枚举。爱尔眼科始终保持清醒,围绕建设眼健康生态圈的战略目标聚焦聚力,不分心不走神,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级台阶,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连锁眼科集团,成为中国医疗事业的生力军。今后,我们更要坚守价值观,牢记新使命,坚持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努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型眼健康服务集团,让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