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卫星石化 (002648) 2019-03-20
1.公司介绍了2018年年度经营情况。
2018年度公司运营稳定,营业收入第一次突破100亿,同比增长22.5%;总资产137.39亿,同比增长34.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2亿,同比增长3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亿,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测为2.3-3.3亿元,同比增长103.29%-191.61%。
公司各项业务稳定向好,C3产业链中PDH二期在2019年3月1日已转固,规划中年产15万吨聚丙烯二期项目、年产6万吨高吸水性树脂技改三期项目按计划推进,预计2019年将陆续建成。届时,卫星以丙烷为原料的轻烃综合利用产业链的综合效应将进一步提升。C2项目一切按公司计划有序推进,计划于2020年三季度建成。公司未来战略路径清晰,围绕轻烃原料走C2和C3的两大产业链,致力于成为中国轻烃综合利用的先驱者。
2.丙烷脱氢装置能产生多少氢气?
公司副产高纯度氢气,目前,90万吨的PDH装置产生的氢气除了供给配套的22万吨双氧水装置外,每年仍有2.6万吨富余,另外,在建的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未来能释放16万吨的氢气,公司将不断探索副产氢气的高附加值应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首次将氢能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描出了中国氢能发展的路线图:到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车需要达到10000辆、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要撞线200万,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因此,对于卫星生产富余的氢气利用前景应该大有可为。
3.公司颜料中间体的收入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受环保因素和下游需求的影响,2018年度,公司颜料中间体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88.88%,毛利率同比增长为9.07%,市场占有率超过80%。
4.公司与现代和三星签订了造船合约?
2019年3月,公司与韩国现代重工和三星重工签订了总共6艘98000立方米乙烷/乙烯/丙烷的造船合约,打造全球原料供应链,为C2、C3提供物流保障。
5.19年盈利能力有变化吗?
目前,公司已经建成自丙烷为原料到聚丙烯、丙烯酸及酯,以及下游高分子新材料的全产业链。
丙烯酸已成为国内最大、全球前五的生产商,织物用高分子乳液已成为国内最大供应商,高吸水性树脂与国内主要纸尿裤企业完成合作,并成功销售给国际前十大纸尿裤生产企业。
2018年建成年产22万吨双氧水装置,主要从循环经济出发综合利用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副产的氢气。年产45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二期装置年底完成试生产备案,2019年2月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将公司丙烯生产规划扩至100万吨规模。后续年产15万吨聚丙烯二期装置即将在2019年3月末建成投产,年产6万吨高吸水性树脂三期项目计划6月投产。这些新增产能将为公司带来明显的新增长。年产36万吨丙烯酸及36万吨酯一阶段项目将于上半年开工建设,C3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应对原料与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实现全产业链稳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