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国检集团 (603060) 2019-04-01
调研活动主要内容:
问题1:近几年,行业资质门槛是否有放开的迹象?
回答:随着政府政策的逐步放开,目前行业资质门槛是完全放开的。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近年来行业机构数量和市场规模均保持快速发展。
从行业机构数量来看,近几年均保持了10%左右的增幅,截至2017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6327家,同比增长9.30%;从行业市场规模来看,近几年均保持了近15%的增幅,截至2017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377.47亿元,较上年增长15.13%。由于检验认证行业的资金门槛并不高,今后新增机构数量还是会增加,未来随着行业机构调整,综合性的大机构会出现,不规范的小企业会逐渐退出市场,行业更加趋向于规范化。
问题2、请介绍行业主要参与者?
回答:目前,我国检验认证行业存在3种主导力量:国有检验认证机构、外资检验认证机构及快速发展的民营检验认证机构。截至目前,民营检验认证机构已达到行业机构数量的50%左右,并且贡献了行业市场容量80%的增幅。
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差异较大。目前国内获得资质认定的外资机构数量约为300家左右,占据了国内高端检验市场,其平均营收近7,000万元,远高于行业机构平均营收的600万元水平,其盈利能力水平显著高于民营、国有机构及市场平均水平。因此, 国内检验认证市场,是外资寡头与数量众多的本土微小机构共存的市场。目前,国检集团机构平均营收约为5,000万元,距离国内外资机构尚有一定差距。
问题3:公司如何选择并购标的?
由于检验行业均基于成熟的技术体系,各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相通性,并且行业机构数量众多,公司并购标的公司资源丰富等因素,公司确立了 “跨领域和跨区域”的发展战略,主要通过并购重组的手段,在建工建材主业内进行全国性区域布局的同时,逐步向环保、消费品、生命健康、汽车与零部件等领域拓展,最终发展成为综合型检验机构。
从并购标的的选择来看,公司主要把握两条路径:一是会从文化、团队、技术、市场占有情况等方面综合考量,尽量寻求一些有技术储备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有一定盈利能力和公司本身战略匹配度较高的民营企业;二是在国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科院改制等过程中,寻求合作机会。以公司近期收购的枣庄公司为例,目前平台公司枣庄公司已经收购成功,为进一步整合枣庄市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打下了基础,目的是快速占有当地市场。
问题4、请介绍下公司参与事业单位改制的优势?
回答:随着2014年国办发〔2014〕8号文件的出台,各地事业制检测机构改革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较2016年的增幅仅为2.9%,几乎没有变化,远低于近几年行业市场规模增幅15%。因此,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随着改制进程而面临的严峻问题是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
公司事业单位改制过程的优势,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公司上市以后,公司品牌影响力有了逐步提升,结合公司国资背景,公司具有与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合作的先天优势,这是民营机构无法比拟的;二是将公司多年市场经验、技术实力、资金、人员等优势与事业单位在当地资质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问题5、公司未来产业链拓展计划?
回答:公司按照“与公司主业相近相关、市场规模较大”的原则,确定了八个重点发展领域,主要包括环境与环保、汽车与零部件、消费品、健康与生命科学、食品与农产品检验、仪器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计量校准等领域。
总体而言,我们将本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开展并购工作,做到“稳中有进”,进一步加快并购步伐。
问题6、随着公司地域布局的进度,分支机构的管控难度是否会加大?
回答:集团化管控是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司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管控:一是明确管理架构,根据公司现状,公司主要以资金管理(资金池)、人员管理、质量管理、业绩考核、薪酬体系等方面为管控重要内容;二是确定管控手段,结合行业特点及公司业务内容,确定了利用信息化建设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持续经营能力的提高。
目前,除去分公司及参股公司外,公司在全国各地共设有18家子公司,公司对上述机构进行垂直直接管理。随着公司未来地域布局的推进,公司集团化管控将进一步调整,增加管理层级,通过省公司或区域公司对各地一线分支机构进行管理。
问题7、为何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回答:近年来,检验认证行业增速均为国内GDP增速的2.5倍左右。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检验认证行业才开始对外资开放并与国际对接,到目前为止,检验认证行业开放性的市场发展不足20年,与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不相匹配。因此,我国检验认证行业被压抑的市场需求正处于一个缓慢释放周期。
以建材建工检验认证行业为例,以下三方面都对这个行业的增量有贡献:一是基建工程带来的新增市场,二是既有建筑检测带来的存量市场,三是与国家质量管理部门逐步趋严趋高的质量要求有关。
问题8、公司研发投入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回答: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未来为保持研发和创新能力,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在8%以上。目前,公司研发费用主要投入以下三方面:一是公司结合对行业发展的预判,公司对特定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技术积累,以挖掘、引导或满足市场新的检测需求,比如超低能耗建筑、在役玻璃幕墙检测等;二是投入在检测方式方法的研究、标准制修订、科研项目等方面;三是提供建材建工行业的解决方案,如
问题9、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有哪些?
回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现有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质优势,我们具备全流程的服务能力和技术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全产业链服务和后续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市场上有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问题10、公司的人均产值未来是否还有提升空间?
回答:2018年,母公司人均产值约为100万元左右,公司整体人均产值约为46万元左右。在提升空间方面,未来会得益于三个方面。第一是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增量,未来可以突破场地和实验室的限制,不断调整资源,如将实验室转移至劳动密集型的河北地区,扩展新市场。第二是集团在高端业务上的产能利用率是不足的,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第三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解放人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人均产值。
问题11、公司主要面临的风险?
回答:公司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公司可能面临的7个风险,其中前三项风险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公信力受到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公信力是检验认证机构在市场中保持客户认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一旦因质量问题导致公信力下降将会给公司带来根本性伤害;二是市场及政策风险,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必须按照相应的决策流程、需要一定决策时间,可能会导致公司市场布局存在一定延误;三是投后管控风险,目前公司主要通过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方式对分支机构的质量、财务、人员等关键事项予以管控,但并不能确保并购后的成功整合。
针对以上关键问题,公司均结合公司现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不同程度降低上述风险放生的概率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