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众合科技 (000925) 2019-04-16
一、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昊介绍公司2018年全年整体经营业绩概况
2018年,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4亿元,同比增长0.37%,合并净利润2,642.70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1.10万元,分别较2017年下降78.4%和55.14%。全年经营性现金流12,345.36万元,同比增长166.33%,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公司总资产64.7亿,总负债40.3亿,资产负债率62.3%,较历年有所下降。2018年,公司完成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总股本达到550,096,026股。
(一)收入结构显著优化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规模较2017年基本持平,但收入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系轨道交通板块收入大幅增长。2017年20.86亿元的收入中有5亿元来自智慧照明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2018年智慧照明的营业收入微乎甚微,环保板块的收入也较2017年略有减少。而2018年公司轨道交通业务中,信号系统营收增长17%,自动售检票业务增长近45%。轨道交通业务在2018年迎来实质性的反转和爆发,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
(二)利润结构同步优化
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规模虽然不到3000万元,但是在扣除了约8800万元的商誉减值的基础上得到的净利润规模。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若加回商誉减值,公司在2018年实现的净利润规模将高达1.2亿元。 并且,公司整体利润结构发生了非常良性的变化。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超过6000万元,其中有7000万元来自于LED绿色照明业务,轨道交通业务在当年为亏损。2018年,受到行业宏观调控的影响,公司环保板块业务收入减少近2500万元。在此情况下,轨道交通业务利润的增长成为了2018年公司净利润的主要贡献板块。随着公司自研系统订单的不断增加,前序中标项目逐步进入交付阶段,自研系统订单带来的毛利率的增加对公司未来年度利润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移动支付改造方面,由“互联网+”业务带来的毛利率提升也十分明显。因此,公司的利润结构将得到持续的优化。
(三)新增合同额符合预期
2018年公司基本实现了年初的业务规划目标。智慧交通业务新增中标项目金额16.69亿元,包括: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订单约7.09亿元,其中自研信号系统订单金额为5.23亿元,自研信号系统订单金额在全年新增信号系统订单总金额占比73.80%,比上年同期增长99.46%;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合同额为8.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移动支付及互联网+项目合同额为0.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8%;此外,智能高铁业务为0.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0%。
二、参会人员问答情况
由公司董事会秘书何昊回答投资者提问。
(一)2018年公司整体股价下跌,2019年会实现股价的反弹吗?股价的变化是由于怎样的行情变化引起的?
公司股价的变化是由多重因素影响的。从宏观环境到公司自身业务,从2018年到目前都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1、行业背景
2018年7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文),提高了申报地铁城市的人口、公共预算收入、政府债务等13道“门槛”,并且明确了轻轨等小运量其他制式轨道交通的建设标准和审批标准。但是,市场对政策和板块的解读却褒贬不一。直到2018年年末,国家发改委陆续批复上海、杭州、武汉、重庆、长春、济南、苏州、绍兴等8个城市的地铁项目规划,以及江苏、广西北部、陕西、宁夏等多地多条城际铁路项目,总投资金额超过12,755亿元,重点涉及长三角一体化及杭州湾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轨道交通项目的大规模规划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未来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大市场背景,因此我们觉得未来轨道交通板块股价向上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从时间节点上来看,轨道交通板块的股价反转点(包括公司股价在内)就在2018年年末,领先于大盘股价触底反转点。
2、微观主体
(1)合同额 2017年是公司轨交合同丰收的一年,26.2亿的信号系统合同订单中有9.6亿元是以自研信号系统中标的,占当年新增信号系统合同总额36.6%。相较于2017年而言,2018年的自研信号系统订单金额减少主要是由于部分项目招标延迟至2019年1月。目前,公司一般使用自研系统参与新线路的投标,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延长线及加车项目一般使用原有的与国外厂商合作的系统。因此,拥有高口碑的公司自研系统在未来会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自研系统合同在信号系统合同中的占比也会越来越高。
(2)交付能力突出 2018年,公司自研系统项目实现真正的交付。重庆四号线是第一条运用自研系统的商业化线路,已于2018顺利交付。项目交付后运营表现突出,各项数据均优于合资系统的数据。重庆的四条互联互通线中,我公司的运行指标优异,运行故障率低。自研系统项目的顺利交付并且取得业主的认可,对公司未来持续获得自研系统的订单有非常大的帮助。 轨交行业不是一个速成发展的行业,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技术、产品和业主口碑的积累。2018年是公司自主研发信号系统十年路的第一个里程碑,自研CBTC信号系统能让地铁业主直观感受到公司产品的安全性和服务的优质性,而市场给予公司的认可是公司股价上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3)公司现金流 2018年,在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公司合并经营性现金流为1.55亿,本级经营性现金流为2.34亿。公司已经连续2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这种积极的变化得益于轨交业务的发展。合同的价差与毛利率的提升使得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得到了改善。
(二)除了杭州市场,公司在未来有哪些市场开拓的打算?公司未来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什么?
杭州是公司的大本营,浙江省是公司的基础市场。截至目前,公司的信号系统和AFC系统在杭州的中标率几乎接近百分之百,唯一的遗憾是公司未能够中标杭州到临安城际铁路(杭临线)工程项目。
除了杭州以外的其他浙江区域市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都具有优势,尤其是金华、绍兴、温州等城市。此外,在2019年1月,公司中标宁波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采购项目。这是公司首个宁波市场信号系统项目,也是首个DTO信号系统项目,代表着公司目前已在轨道交通的无人驾驶(DTO)技术应用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顺应了未来轨交无人驾驶的发展方向。
在其他区域,公司于2017年分别成立四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智控”)和湖北众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北众堃”),标志着公司“布局西南、逐鹿中原”区域战略的开始。2018年,总部的先进技术、高质量产品配合区域的资源,四川智控和湖北众堃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拓展产业链,实行本地化策略,在多个业务领域开花结果,是公司区域战略一个成功的开端。
公司区域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本地化交付的实现,提升了公司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并可降低一定运营成本。同时,区域化战略可以帮助公司引入更多高校优秀人才(如:成都西南交大等),缓解杭州本地与其它企业的人才竞争。
2019年,公司将在北方市场成立区域总部,进一步深化区域战略。
(三)公司有几大块业务,什么是未来发展的重心?
公司以 “智慧交通+节能环保”双轮驱动为主业,顺应智慧城市的大背景。 未来公司依旧会侧重轨道交通方面的发展。轨道交通行业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公共安全,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很高、技术性很强的行业,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公司也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去支撑轨交板块的长期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公司的半导体业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经历了历史上较长一段时间的曲折发展后,在2018年表现优异:实现销售收入为17,982万元,同比2017年增长约102%。在海纳半导体团队和日本专家的共同努力下,8英寸硅片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并已实现对日本市场销售近8万片。 尽管从资源上来讲,公司目前不能够对半导体业务给予太多支持,但对其发展持有开放态度。公司已在考虑就该业务引入一些战略投资方或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四)请公司解读本次商誉减值的影响
商誉的评估主要分成两个方面:
1、当年度利润的完成情况;
2、未来年度可预测的可回收现金。
在环保板块发展可持续的大环境和在手合同订单充裕的情况下,公司有信心完成对赌业绩,公司面临的商誉减值是可控的。
(五)公司如何具体落实股权激励计划?
如何捆绑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是公司一直以来在思考的问题。在这个时间点公司推出员工股权激励政策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1、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格局,特别是轨道交通板块,在去年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轨道交通板块在未来会迎来长期的、较为稳定的发展。
2、就公司目前8-9元的股价而言,我们认为公司价值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在此节点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无论价格还是业绩预期都能够真正地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员工在相应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总共拟激励的股份数量为1,690万股,占总股本的3%左右。员工持股计划包括了两方面:
1、期权计划
本激励计划中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65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55,009.6万股的1.18%。激励对象以高管为主,高管需承担较大的业绩压力和风险。
2、限制性股票
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040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55,009.6万股的1.89%。激励对象以中层管理人员为主,包括技术骨干。本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4.04元/股,即满足授予条件后,激励对象可以每股4.04元的价格购买公司限制性股票,从而实现更大的收益。
(本次活动中关于未来发展规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