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菱钢铁 (000932) 2019-04-19
1、问:公司对 2019 年钢铁行业怎么看?公司盈利能力如何?
答: 2019 年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将更趋于合理。2019 年钢铁行业上游面临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其他原燃料价格的下降将形成部分对冲;下游房地产和基建托底,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需求韧性较强。整体判断,钢铁行业将出现“三个合理”的格局,即合理的钢价、合理的产能利润率、合理的销售利润率,但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会进一步分化,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差别主要在于研发能力和品种结构调整。公司从 2013 年以来持续推进以“深耕行业、区域主导、领先半步”为目标、以集成产品开发(IPD)为支撑的产品结构调整工作,以抓住市场需求轮动为切入点,以单品市场占有率、快速占领市场、市场容量、盈利能力为核心关注点,以项目制为抓手,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瞄准重点标志性工程和行业标杆客户,在细分市场形成隐形冠军;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3%以上。丰富的产品结构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将助力公司不断适应和推动下游需求升级,并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因此,公司盈利能力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会持续增强。
2、问:公司成本控制情况
答:公司自 2015 年以来坚持两眼向内,深入推进内部改革、提质降耗和降本增效工作,全面降低物流、人工、能源、财务、工序等方面的成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物流方面,公司地处内陆地区,原燃料尤其是进口铁矿石的物流成本高于行业先进企业,近年来通过打通湘江水运,控制主要港口,优化物流组织,吨钢物流成本下降约 50 元/吨;在人工方面,深化内部改革,通过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公司员工人数由 2014年末的 31,303 人减少至 2018 年末的 22,801 人, 2018 年末华菱湘钢、华菱涟钢人均年产钢分别达到 1,103 吨、1,079 吨,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能源方面,公司加大对余热余压余气的回收利用,自发电比例接近80%,居行业领先水平;在财务方面,依托于调整债务结构,减少债务规模,并引入债转股资金,公司 2018 年末资产负债率下降至 65%,较 2016年末下降 22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在工序成本方面,通过高炉技术改进,提高高炉稳定运行效率,铁水成本由 2016 年高出行业 106 元/吨下降至低于行业平均 39 元/吨。公司后续仍然会挖掘成本潜力。
3、问:公司分红情况
答:考虑公司重组安排以及子公司生产经营需要,2018 年度子公司暂未向母公司分红。公司拟实施资本公积每 10 股转增 4 股的方案。另外根据安排,公司将争取在 2019 年通过子公司向母公司分红填平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负数,达到上市公司分红条件。为积极回报股东,公司制订了《未来三年(2019-2021 年度)股东回报规划》,明确“在公司年度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并足额预留法定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后,公司将积极推行现金分配方式。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30%;且在现金能够满足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现金红利总额(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不低于该年度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20%”。
4、问:铁矿石价格如何看?
答:受淡水河谷矿难事故影响,一季度铁矿石价格上涨,但铁矿石价格有自身的规律,总体来说是“上有顶,下有底”的箱体运行规律。预计淡水河谷矿难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会不断减弱,铁矿石价格将回归合理区间。
5、问:公司 2019 年资本支出计划
答:公司近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围绕节能环保、提质增效、智能制造、产业链延伸等领域展开。2019 年拟计划安排固定资产投资约 45亿元,其中,坚持环保优先,抓紧推进焦炉改造项目。公司将以提前达到政府要求的排放标准为目标。
6、问:公司 2019 年一季度利润情况
答:公司已发布 2019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由于公司引入了六家债转股实施机构对下属子公司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华菱钢管(简称“三钢”)增资,并已发布草案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在重组完成前的过渡期内,公司在“三钢”的持股比例阶段性有所下降。若按照增资前的可比口径计算,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 116,800 万元至 126,800 万元,同比下降17.34%-23.86%,环比下降 2.78%-10.44%,大幅低于行业平均下降幅度,主要还是受益于公司品种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效。
接待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