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科创达 (300496) 2019-05-13
问答
1. 请问公司是操作系统提供商还是操作系统技术提供商?
答:源于多年在Android、Linux、Windows和HTML5等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中科创达形成了从硬件驱动、操作系统内核、中间件到上层应用全面的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和众多自有知识产权,具备强有力的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作为领先的操作系统技术提供商,公司与知名操作系统厂商有深度合作。
2. 公司的三大块业务的商业模式?
答:智能系统软件业务主要是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操作系统开发服务;智能物联网业务主要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SoM产品和定制化软件开发;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主要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软件开发和IP授权。
3. 公司业务的粘性是来自于芯片厂商还是客户本身?
答:这两方面都有。技术粘性来自公司对芯片平台的了解。操作系统是离硬件最近的一层软件,这就是为什么公司在成立后的战略投资者是来自于高通、ARM、展讯这些芯片公司,芯片公司在推广芯片技术的时候都需要整个操作系统平台的支持。公司在技术上做的足够底层,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一直以来对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不仅高通、ARM、Intel这些芯片公司都是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还包括跟微软、索尼、软银,三星的等公司都是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会根据他们的需求去做产品的技术的开发和迭代。这种双方面的粘性是,公司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走,而且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强项让客户跟公司保持长期的合作。为了保持这种强项和优势,我们在生态布局方面公司跟芯片公司会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
4. 在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方面公司也是跟芯片厂商和车场都会保持紧密的关系吗?
答:是的,公司跟直接客户整车厂、一级供应商,和芯片厂商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公司的智能驾驶舱平台产品同时支持包括高通、Intel、TI、瑞萨、ST、MTK等非常多的芯片平台。
5. 智能网联汽车业务的利润率比智能系统的利润率高吗?
答:智能网联汽车业务的增速很快,随着“软件定义汽车”趋势的逐步显现,智能网联汽车的业务利润率会逐步提高;智能系统软件业务是公司的现金牛业务,同时拥有众多优质客户,也拥有较高的利润率。
6. 公司下游的客户的增长速度比较快,为什么公司没有实现爆发式的增长?
答:首先,商业模式不同,公司属于B2B的商业模式,相对于B2C的商业模式,规模的扩张更多体现在优质客户的积累上;其次,随着公司不断的将服务产品化、IP化,公司的收入增速会逐步变快。
7. 公司的智能网联汽车主要IP包括哪些?
答:公司围绕技术连进行全方位的布局,目前已经在IVI平台、车内网联安全、Audio技术、车载视觉技术、多媒体连接技术等环节储备了优质IP,随着与整车厂、Tier1等客户的合作越来越多,公司积累的IP会越来越多。
8. 公司的SoM的价格区间?
答:公司提供多品类的SoM模块产品,价格从几十美金到几百美金不等。
9. IoT业务更倾向消费者还是工业?
答:公司在消费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均有布局,目前消费物联网贡献收入略高。
10. 随着IP授权的不断增加,公司的利润率的增长趋势?
答:随着公司业务的产品化、IP化程度不断上升,公司的利润率水平会不断上升,具体的比例需要结合下游场景进行分析。
11. IOT业务毛利的增加原因?
答:主要是随着硬件产品的出货量增加,边际效应明显改善。
12. 中美贸易对公司的影响?
答:目前没有影响,公司做操作系统和解决方案并没有涉及到很敏感的领域。
13. 公司做车载系统跟做车的互联网公司是竞争关系吗?
答:是合作关系。
14. 业务展望
答:智能系统软件系统业务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增长来自于全球化业务的深化,及核心大客户,包括与华为在内的在软件业务,以及芯片类业务的紧密合作都会给我们带来收入的增长。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公司可以提供完整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平台产品,跟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有紧密的合作。今年公司与海外车厂的合作也有突破,在CES展上,公司跟美国知名车厂签订了合同。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方面的增长主要也来自于整车厂、一级供应商对下一代智能车载平台的强烈诉求。公司也在同车厂一同定义下一代智能驾驶舱的产品。智能物联网硬件方面,随着多种终端的智能硬件产品出货而拉动收入和盈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