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埃斯顿 (002747) 2019-05-14
一、公司介绍
二、问答环节
1、 问:相较于外资品牌,请问公司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公司主要通过基于对客户需要的理解深挖细分行业、高性价比和优质的服务建立市场竞争护城河:
(1)相较其他机器人厂家,公司更加了解国内客户的需求;同时,公司深耕国内市场多年,在下游细分领域有着多年的积累,对细分市场的工艺应用特点也更加理解。公司将客户需求与特定的工艺嫁接于工业机器人产品,先后推出了折弯机器人、光伏排版机器人和打磨抛光机器人等针对细分行业定制的行业专用机器人,以及针对细分行业推出的标准化工作站,目前已经取得良好的市场表现。
(2)公司机器人产品对标国际优秀机器人品牌,在性能、稳定性方面长年保持高额的研发投入,以继续保证公司在产品技术方面快速缩小与国际优势机器人品牌间的差距;在生产制造工艺方面,通过投产自主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流水线,投入机器人机械零部件高度自动化、高精度的FMS柔性生产线,提升公司产品工艺制造水平。
(3)与外资品牌相比的成本优势除了来自于购置成本的价格差异,还包括后续的维保成本也极具竞争优势;
(4)公司提供线上+线下的售后服务,线下承诺24小时内响应客户需求,到达现场进行维保服务;线上通过E-CLOUD云平台为客户提供远程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设备运行报告、故障预警、远程运维、技术支持及优化工作状态。
2、问:请问公司对机器人业务在未来几年的表现有何预期?
答:公司认为,机器人业务在未来几年依然会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
(1)宏观经济政策驱动。国家不论从宏观政策还是从产业政策上,都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明确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及应用,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是未来发展重点之一;五年内形成我国自主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并列出了针对性的主要任务,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是其中关键任务之一。
(2)劳动力短缺及降低劳动力成本需求驱动。我国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庞大。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日益加剧,制造业劳动力缺口现象进一步加剧,很少有愿意从事危险、枯燥、肮脏或精细工作的人;同时,由于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开销日益增加,农民工增长放缓,返乡就业成常态,对工业大省招工形成压力。企业面临“招工难”和“民工荒”的问题,这使得劳动力工资上涨的速度加快。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机器人的投资回收期只需要半年到三年左右,促使下游目标用户主动考虑用机器人取代人工。
(3)下游行业对质量改进、效率提升的追求驱动。我国制造业企业多数仍处于自动化的早期阶段,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待改进空间。中国广大的消费人群,对高质量产品需求越发旺盛,要求中国生产企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随着未来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我国工业制造也将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产业升级,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亦将会逐步释放。
(4)国内制造业发展特点决定了机器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制造方式由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正在向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的方向转变,这就需要通过使用机器人增加制造的灵活性。过去机器人主要帮助大型工业客户,而技术进步促使机器人迎来在中小型企业市场的发展机会。
(5)出现更多需要人与机器人协作工作的应用场景来促进机器人的使用,开发支持协作的新技术意味着操作人员可以与机器人一起工作,而无需大量防护措施。
本次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严格依照信息披露相关管理制度及规定执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安排调研人员签署了《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