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美好置业 (000667) 2019-05-28
来宾现场参观了美好装配江夏工厂全自动叠合板生产线,并就装配式建筑业务发展情况与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
1、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环境
装配式建筑是通过工厂标准化预制和现场装配结合的生产建筑方式,具备绿色、高效等特征,是传统建筑行业向工业化制造升级的必然方向。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中央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具体目标;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及八项任务;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 在宏观经济形势要求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 个省市出台了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特别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措施。目前我国建筑新开工面积中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仍然较低,装配式建筑领域呈现较大的发展空间。
2、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式建筑方式的比较
因为具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特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从设计、加工、安装、装修都运用精细化分工,强调标准化、模块化,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人工成本大幅减少,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同时,装配式建筑在水资源、能源、时间、建筑材料、土地的能耗比相对于传统建筑分别可降低80%、70%、70%、20%、20%,能极大降低污染和资源浪费。在我国当前人口红利弱化,环保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的环境友好性优势尤为凸显。
3、美好装配的业务发展情况
美好装配将德国先进的装配式生产设备及安装技术引入到国内装配式建筑产业,同时在信息化管理、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引入整合了设计、生产和供应链流程的5D-BIM企业级云平台,通过大规模的技术、设备引进,提升了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 美好装配生产的叠合剪力墙由两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通过桁架钢筋或连接件连接成具有中间空腔的墙板构件,经现场安装后浇筑混凝土填充中间空腔形成。能大范围取代现浇模板,生产效率高,施工进度快;内外墙光滑美观,内墙免抹灰,节省人工和材料;构件自重轻,便于生产、运输和吊装;连接技术施工便捷,质量易保证,结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优良。
美好装配首创SEPC技术服务模式:1、装配式建筑为核心的红线内工程大总包;2、全流程技术服务支持;3、接受用户委托,完成装配式建筑报批、报建;4、协助用户红线外关系协调;5、协助用户争取政府相关政策及补贴;6、协助服务伙伴通过供应链平台融资;7、协助用户向业主交钥匙,提供终身维保服务。 公司装配式建筑业务尚处于业务培育期和投入阶段,但已取得一定成果。其中,武汉江夏、青岛即墨的生产基地于2018年末建成投产,并已开始陆续与战略伙伴进行合作,承接外部供货及施工总包订单。美好装配2018年度新获得专利17项,合计拥有专利;由其联合主编的湖北、山东、湖南、四川叠合剪力墙结构地方标准已发布,实现在7度设防烈度区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适用高度达100米。安徽、重庆等省市地标将于年内编制完成;在2019年3月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易居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主办的“2018-2019年度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评选中,美好装配入选装配式施工类首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