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TCL 集团 (000100) 2019-05-29
一、 2019 年一季度整体经营情况
2019 年一季度,TCL 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 296.0 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293.3 亿元,同比增长 15.2%;实现净利润 10.1 亿元,同比增长 27.7%;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9 亿元,同比增长 6.6%。
TCL 集团重点围绕资产运营质量改善和盈利能力提升,深化变革转型,优化业务架构,精简组织和管理流程,持续降本增效:净利率增长至 3.40%,费用率同比下降 1.88 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 0.16 个百分点,现金周期加快 6 天,资产负债率下降至 68.1%。
为优化产业及资本结构,集团重组剥离终端业务及配套业务,聚
焦核心主业发展,转型为高科技产业集团。本次重组方案已于 2019年 1 月 7 日经公司 2019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于 2019年 4 月 15 日收到重组全部交易价款,重组标的自今年二季度起将不再纳入 TCL 集团核算范围(出表)。剔除标的资产,TCL 集团一季度的备考净利润为 9.25 亿元,同比增长 21.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69 亿元,同比增长 5.18%,净利润率达 7.76%,资产负债率降至 59.1%,资本结构大幅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二、华星光电经营情况
受全球经济下行及行业周期低谷的影响,QI 主要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下降,但环比去年 Q4,价格已经企稳。华星光电大力推进变革转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进一步优化组织和流程,持续降本增效;(2)提高产品技术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收益;(3)大尺寸和小尺寸两个产业基地发挥集约生产优势,降低产业结构性成本;(4)Q1 t3 工厂满销满产,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3.95 倍。通过有效的变革措施,华星光电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报告期内,营业收入 72.5 亿元,同比增长 12.1%;EBITDA 率为 28.2%,实现净利润 6.83 亿元,实现较好的经营利润。较去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35.2%。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华星业务重组成三个业务 BG,分别为大尺寸产品 BG,中小尺寸产品 BG 和商用产品 BG。在大尺寸产品领域,华星光电具备 HVA 独特的技术优势以及业界领先的 Cu-Cu+COA+PFA 制程,并在量子点技术、MINI-LED 背光技术取得突破;随着 t6 工厂产能爬坡上量,在大尺寸产品领域巩固效率和效益领先的竞争优势,并提升产能的经济规模。
在中小尺寸产品领域,华星光电已建成 LTPS 工厂(t3),在 Q1实现满产高效运行;预计柔性 AM-OLED 工厂(t4)在今年四季度量产;以高清全面屏、柔性、可折叠等技术,定位于全球高端市场。华星光电继续开发下一代柔性印刷打印 QLED、OLED 等新型显
示技术以及材料,力争在下一代技术领先优势。
国际化竞争力是华星业务增长的重要动力。去年 12 月,华星印度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园已经投入建设,项目规划年产出 800万片大尺寸电视面板和 3,000 万片中小尺寸手机面板。TCL 全球彩电和智能手机销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主要国家地区市场份额持续提高,为华星满销满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们预测,商用显示市场将高速增长;华星光电组建独立的商用业务 BG,进一步向高附加值的商业市场拓展,积极布局新型商显产品领域,开发交互白板、拼接屏、各种商业显示产品,电子竞技及车载显示等业务,增加商用领域业务收益。
目前,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仍呈现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局面,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但我们认为行业经营环境基本到了谷底,产品价格将整体趋稳,全球市场需求稳步回升,新的市场机会正在孕育。同时,从 Q2 开始政府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率 4%,以及政府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的其他举措,将明显提升华星光电业务的盈利能力。展望 Q2 和全年的经营前景,管理层有信心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t3 工厂可实现满销满产,销售收入和经营效益同比将明显提高。目前 t3 工厂订单供不应求,Q1 销量已达全球第三。t4 工厂将在 Q4生产和销售柔性 AM-OLED 产品。随着 t6 工厂爬坡上量,大尺寸产品(65、75 寸)从 Q2 起,销量将快速提升。新增产能释放将推动华星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长也将带来相应收益的增长。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高性能和质量的新产品,将改善边际利润。
通过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极致效率和成本控制措施;保持各工厂满销满产;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毛利率。今年 t1 工厂主设备折旧逐步完成,本年度将减少折旧费用 11亿。
综上,尽管今年产业市场还有许多不确定性风险,管理层有信心
华星光电全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经营效率和效益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三、问答环节:
1、公司在小尺寸产品的进展情况及主要客户?
答:中小尺寸是华星近两年大力发展的领域,我们是直接从LTPS 和 AMOLED 高端技术切入,即符合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也与总量维稳、中高端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一致。华星光电已建成 LTPS 工厂(t3),在 Q1 实现满产高效运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3.95 倍,产品出货 2,728 万片,排名跃居全球第三,国际一线品牌客户销量占比已超过 80%,盈利贡献同比大幅增长。由于产品供不应求,t3 项目正在推进产线升级,可从月产能 45K 大板(1500*1850)提升至 50K 每月,以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增长。
2、公司柔性 AMOLED 产品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在武汉有1条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规划产能为月产45K(1500*1850),已点亮投产。经过前期的送样匹配,已与部分一线手机厂商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积极推进联合验证和支持协同工作,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柔性AM-OLED产品。基于公司在t3产线储备的LTPS基板技术和中高端客户资源,AMOLED产线的技术、产品和客户快速导入,中小尺寸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地位将进一步增强。
3、公司在车载等产品上的开发计划?
答:公司看好商用显示领域的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潜在的高盈利贡献。华星组建独立的商用业务BG,开拓布局新型商显产品领域,包括交互白板、拼接屏、各种商业显示产品,电子竞技,以及车载、平板等业务,我们在教育白板、高清视频通话以及车载产品上都有签订
企业级客户,并开始规模出货。
4、贸易战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答:贸易战对公司暂无影响。(1)今年 4 月份,TCL 集团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转型为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为核心主业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其中华星光电是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主体,产品覆盖大、中、小尺寸的显示产品和器件,该业务无直接出口美国。(2)华星光电的主要战略客户包括多家全球一线的电视机和手机客户,并在积极开拓交互白板、车载、电竞等客户。在已执行的贸易清单中,显示应用的各项终端产品暂未涉及。公司拥有全球化的客户结构和管理能力,可降低贸易战的潜在影响。(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和先进的生产管理和制造能力,在国际化分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华星光电 32 吋产品出货全年第二、55 吋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产线一直处于满销满产状态,客户包括 TCL 电子、三星、海信等电视机厂商,其中 TCL 电子在墨西哥、波兰及印度建有制造基地,满足区域市场需求;武汉华星的 LTPS 中小尺寸产品全球第三,已面向全球主要的手机厂商供货,产品持续供不应求。(2)去年 12 月,华星印度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园已经投入建设,具备全球化业务发展能力。
5、中美贸易战,是否会对华星上游核心设备的采购造成影响?
答:贸易战对公司上游核心设备采购暂无影响。目前,华星上游的大部分核心设备均采购自日本、韩国,并且针对已投产线的核心设备采购已经提前下订单,设备搬入工作将稳步推进。
6、公司两条超大尺寸电视面板产线的进展情况?
答:11 代 TFT-LCD 生产线—t6 主要生产 65 吋、75 吋等超大尺寸新型显示面板。t6 项目爬坡的产能和良率均属业内领先,预计可于2019 年年底实现满产。第 11 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7 将主要生产和销售 65 吋、
70 吋(21:9)、75 吋的 8K 超高清显示屏及 AMOLED 显示屏等产品,项目建设正按计划推进。
7、华星在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领域的布局:
答:公司通过广东聚华完成跟印刷显示相关的设备和工艺制程的磨合,在 CES 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推出了 31 吋 UHD (4K) 顶发射印刷H-QLED 显示样机,这款产品得到了业内很多核心人士的高度认可。同时,公司通过广东华睿光电开展新型显示材料的开发,印刷 OLED的红、绿发光材料与器件性能已达国内领先水平,蓝光材料也已取得突破。目前来看,设备和材料还需要时间磨合,尤其是蓝光材料还不能满足大尺寸长时间显示的要求,材料研发还需要继续投入,但这两年的进展非常快,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我们正在筹划一条较大型的跟印刷显示相关的带有实验性质的产线,进行印刷显示的投入。
8、大尺寸面板供需及价格走势分析:
答:供给端:未来几年内,伴随高世代线的陆续投产,低世代线逐步失去竞争力,会选择关厂或转换其他产能。鉴于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之间的差额,但大尺寸化趋势明确,会逐步消化这部分产能。今年已有面板厂在计划产线改造收缩 LCD 业务,同时也有部分厂商在做产品结构性调整。需求端:(1)电视增量需求,在中东非及新兴亚太市场的电视户均保有量仍较低,未来新兴市场智能电视渗透率提升带动电视销量增长;(2)存量替换需求,未来 5 年在全球超过 40 个国家和地区将由于数模转换及信号升级进行电视更新;(3)平均尺寸的增长,目前全球电视平均尺寸在 45 寸左右,每年仍保持 1-2 寸的增长;(4)鼓励消费政策带动,2019 年国家推出多项行业利好政策,包括《家电节能减排促消费政策》以及《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其中超高清视频普及政策明确提出 2022 年 4K 电视全面普及、8K 电视销量占电视总销量比例超过 5%、超高清用户达 2 亿、超高清产业规模达 4
万亿元的目标,伴随相关政策于全国范围的陆续落地执行,将进一步拉动电视终端需求的增长;(5)新的产品形态出现和多场景显示应用快速增长, 尤其是伴随 5G 和 IOT 快速发展,智屏作为控制、互动、社交、购物终端等新的产品形态更加丰富,进一步拉动显示产业需求。
短期来看,供需关系会随着面板厂策略的改变(如关厂转产、新产能释放、淡旺季备货、产品结构调整等)会出现不定期的持续波动。但长期来看,如果老旧产能退出如预期,将加快供需关系改善,预计在 2021 年后,行业已无新增产能释放,面板行业供需趋向平衡状态。
9、公司全年业绩展望以及驱动要素:
答:华星光电 t3 工厂自去年第四季度实现满产满销,产能达到45K/月,目前产能已提升至 50K/月,销售收入和经营效益同比将明显提高。t4 工厂将在 Q4 生产和销售柔性 AM-OLED 产品,t6 工厂爬坡上量,大尺寸产品(65、75 寸)从 Q2 起,销量将快速提升,新增产能释放将推动华星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和规模优势。华星光电积极布局交互白板、拼接屏、广告机、电子竞技及车载等业务。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高性能和质量的新产品,将改善边际利润。通过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极致效率和成本控制措施;保持各工厂满销满产;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毛利率。今年 t1 工厂主设备折旧逐步完成,本年度将减少折旧费用 11 亿。综上,管理层有信心华星光电全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