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光环新网 (300383) 2019-06-05
董事会秘书高总向投资者介绍公司情况:
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为IDC业务及云计算业务,是国内专业的数据中心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公司2014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至今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9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60%。
公司最早从事ISP业务及IDC业务,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开始涉足云计算领域。截至2018年末公司收入中70%来源于云计算,30%来源于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业务:公司在IDC建设与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和运维管理制度。目前公司拥有包括北京东直门数据中心、北京酒仙桥数据中心、北京亦庄中金云网数据中心、北京房山数据中心、北京太和桥数据中心、北京亦庄KDDI数据中心、燕郊光环云谷数据中心、上海嘉定数据中心在内的8处大型数据中心,在运营机柜超3万个,预计到2020年运营规模将达到5万个。此外,公司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积极储备机柜资源,预计未来可达到10万个机柜规模。公司的数据中心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用户资源丰富,上架率有一定保证。公司数据中心为自建机房,建设成本也相对较低。
云计算业务:一方面与AWS合作运营AWS北京区域云服务,2018年公司投资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光环云数据有限公司,专注于AWS服务在华的营销与服务支持。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AWS服务本地化运营管理并服务于众多AWS中国用户。
另一方面是无双科技的SaaS业务,主要从事互联网营销的SaaS服务,服务于国内的互联网电商等客户,也是公司云业务的一部分。
问答环节:
A:公司与亚马逊的合作模式?
Q: 2016年公司与亚马逊通签署了《运营协议》,获得亚马逊通授权开始独立运营AWS中国(北京)区域云服务,利用公司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面向中国境内客户提供服务,并向亚马逊通支付授权费及技术服务费。2017年公司与亚马逊通签署了《分期资产出售主协议》,向亚马逊通购买基于亚马逊云技术的云服务相关的特定经营性资产,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地提供并运营基于AWS技术的云服务。
A:AWS目前在中国有几个合作伙伴吗?
Q:目前在中国AWS与光环新网和西部云两家公司合作,在中国区的业务也分为北京区域和宁夏区域,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AWS云服务平台上自由选择服务区域。公司与AWS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公司将继续与AWS保持紧密的合作。
A:AWS会在中国其他地区继续发展业务吗?比如华东地区?
Q:目前在中国范围内只有北京和宁夏两个区域,未来的发展规划不清楚,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布局长三角区域市场,希望未来能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A:公司在北京市中心的机柜价格与周边地区的价格差别大吗?
Q:在北京市范围内,因地理位置导致的价格差异不大。机柜价格主要取决于用户服务需求、使用规模、机房建设成本等因素。
A:AWS在中国区域提供的服务与在美国等地区提供的服务有差别吗?
Q:云计算业务在中国尚属于新兴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AWS的云计算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行业认可度高,市场占有率在全球范围内也居榜首。AWS在中国提供的服务较在美国等地区的内容更新略有滞后,主要是国内的用户在适用性和接受程度上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AWS前期在国内投入的产品种类有限,但未来随着云计算业务在国内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对云计算应用也会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多新的尝试。
A:公司在AWS云服务销售方面采用的是什么模式?
Q:公司在2018年投资设立了控股子公司光环云数据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专注于AWS服务在华的营销与服务支持,有助于公司云计算业务的持续发展。
A:目前国内有几家从事IDC业务的企业,您认为公司能保持竞争力的因素有哪些?
Q:公司现运营的机房绝大多数为自建机房,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有助于提高利润率。机房达到一定规模效应后,高品质的运维服务将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公司也在不断完善机房运维体系,提高机房资源利用率以及管理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A:无双科技的收费模式是怎样的?
Q:无双科技的收费模式近似于传统广告业的收费模式,前期为用户垫付费用,后期用户根据协议及广告效果支付服务费用。经过几年的积累,无双科技SEM业务市场份额逐年提升,竞争优势明显。云计算业务多采用后付费模式,因此也是导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值较大的原因之一,但这些都是账期内的应收款项,公司的客户广泛分布于通信行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传媒、教育、医疗、制造等各行各业,且多数客户合作时间长、资信情况良好、支付能力较强。
A:未来公司数据中心业务的发展规划?
Q:按照目前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预计投产机柜数量达50000个,同时公司在河北燕郊地区、上海地区、江苏地区等正在筹建新的数据中心项目,预计未来可达到10万台机柜的运营规模,进一步提升公司在IDC领域的行业地位,促进公司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和长三角区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