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国检集团 (603060) 2019-06-05
调研活动主要内容:
一、提问环节
问题1、国内检验认证行业近年发展情况?
回答: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检验认证行业进行了市场化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检验认证行业的宽度和深度也得到拓展,空间巨大。近年来,国内检验认证行业从市场规模、从业人员、机构数量等方面的增速远超过同期GDP增速。截止2017年底,我国的检测机构达36327家。
问题2:公司业务划分及占比情况?
回答: 从业务类型讲,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检验、认证、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仪器设备研发与销售、延伸服务五大业务平台。
公司的检验业务是核心业务,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的检测,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约71%,认证业务包括体系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等,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约8%。
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公司具有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范围内向建材企业、金属及非金属矿山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价服务等。2018年这一板块的收入主要以安全服务类为主,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约4%.
仪器设备研发与销售业务,是指在建材、建工领域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与销售,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约8%。
延伸服务,主要包括碳排放相关业务、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化技术服务、能力验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约9%。
问题3、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主要包括:一是技术优势,公司一直重视科研标准工作,主持制定了国际标准9项,每年以第一起草人发布的国家级和行业级标准均在50项以上,这让公司在行业内有了一定话语权;二是资质优势,公司现有26个国家和行业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是品牌和综合服务优势,公司是建材和建工领域内最大的综合性检验认证机构,检测参数最全、布局充分,综合服务能力最强,能够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问题4、不同业务的账期情况如何?
回答:建工类检测业务,一般都是按照合同,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来结算,基本周期在1-2年,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
建材类检测业务,都是先收钱后出报告,利润确认是在出报告之后,主要体现在预收账款。
问题5、 地产行业与检测行业的关系如何?
回答: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是单一相关。检测行业依旧在增长和三个因素有
关。一是基建工程带来的新增市场;二是与国家质量管理部门逐步趋严趋高的质量要求有关;三是既有建筑检测带来的存量市场。
问题6、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检验认证行业机构数量的发展趋势?
回答:近年来,检验认证机构数量保持了10%-15%的增长,但行业发展是不均衡的,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水平弱”的整体特征。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政府对行业自律性和规范性的监管力度在加大,通过各种方式对检验认证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同时政府也通过对机构分类分级评价,对有能力、高公信度的机构进行采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检验认证行业由碎片化向规模化、集中化发展。
问题7、除建材建工外,公司“跨领域”发展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回答: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立足主业,发挥优势,做强建工建材板块,同时聚焦价值蓝海,拓展环保、汽车与零部件、消费品、健康与生命科学、食品与农产品检验等领域业务,与大家生命息息相关的领域。通过构建检验认证服务生态体系,逐步成为综合型检验认证集团公司。
问题8、上级对公司的考核机制是什么?公司是否考虑管理层的股权激励?
回答:上级对公司考核有完善的KPI考核体系,包括经营业绩指标、债务风险指标等共计十个经济考核指标,核心还是收入和利润。关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暂无相关计划,将来在合适的时机会予以考虑,目前对管理层主要还是依靠业绩激励。
问题9、公司未来是否会考虑提高报告价格?
回答:基于品牌溢价、技术优势和一站式服务等优势,公司目前检测价格在同类机构中已经偏高。公司单一检测报告价格的增长,并不是靠提价,而是和每年不断扩项,可检测的参数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有关系。未来公司业务的增长既要靠品牌效应的深入人心,也要靠检测内容、检测精度、服务模式等的不断创新,而不是单纯提高检测报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