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安车检测 (300572) 2019-06-11
近日,申九资产朱晓亮、南方基金萧嘉倩与海富通基金吕越超三位调研人员来到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李云彬首先为调研人员就公司基本情况作了简短的介绍。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机动车检测系统、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机动车检测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解决方案、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解决方案与行业联网监管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在产品与系统方案的设计、安装集成、运营维护以及行业监管等各方面的需求。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持续稳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检测系统及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销售。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41.13万元,较上年同期8,224.43万元增长48.84%;实现利润总额3,598.78万元,较上年同期1,794.56万元增长100.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6.65万元,较上年同期1,474.90万元增长109.9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为股东和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接下来活动主要以调研人员提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贺宪宁先生与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李云彬先生回答的方式展开。
1、我国机动车检测体系现状为?目前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发展阶段为?
答:通过建立并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测技术标准,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动车检测体系。我国在用机动车的强制性检测分为安全检测、环保检测和综合检测三类,前两者分别检测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后者的检测对象为营运车辆,检测内容包含安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性能等。同时,新车下线检测正逐渐在各类大汽车制造厂中得到应用,对保障新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进入21世纪后汽车保有量才开始快速增长,许多潜在的机动车检测需求尚有待开发,一方面,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机动车维修检测、二手车交易评估检测还未普及;另一方面,随着驾驶人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升,除强制检测外,为及时了解车辆技术状况,保证行驶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其主动参检需求将逐渐增加,国家在提高道路安全水平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导向和不断增加的机动车检验机构为满足该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为改善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简化审批程序,并推行异地检验等改革措施;2018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8年底前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2019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发布,通知提到放开机动车检测类等收费项目,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范围,对已经形成竞争的服务,一律实行市场调节价。明确“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的原则。 政府在机动车检测领域的简政放权(民营资本进入机动车检测领域)、“三检合一”政策的推行以及逐步放开机动车检测收费实行定价市场调节的政策,极大地鼓励了民营资本进入机动车检测市场,有利于加快检测机构建设,改善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
3、上述提及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明确机动车检测类定价由市场调节是否将导致机动车检测费用产生较大波动?
答:由于设备投入、检测耗材、人员等成本投入的增加,检测机构将会对检测价格进行合理、适当地调整。市场调节机动车检测类定价并不会导致机动车检测费用产生较大波动。
4、公司目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技术与产品是否成熟?现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主要市场参与者为?
答:2017年7月27日,环保部发布《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控制汽车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技术方面,公司的遥测式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技术已非常成熟;产品方面,公司研发的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分为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和移动式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同时具有车辆限行筛选和环境气体排放监管功能,可实现实时多车道同时检测汽油及柴油车路面行驶时尾气排放状况,检测结果高效准确。 目前国内市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开发与销售的企业除公司外较有力的竞争者为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多普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抓住汽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市场的机遇,以良好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5、公司目前在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业务进展情况为?认为我国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
答: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的销售方式主要为参加政府组织的公开招标,目前各地政府已经陆续开始尾气遥感检测招投标。公司作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努力开拓汽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积极参与汽车尾气遥感检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已在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随着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落地,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将迎来大的发展。
6、政府相关部门在机动车检测标准与规范的制定上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不断完善?去年环检新标准的出台带来的影响是?其中软件升级的费用占所有装置升级与更换费用的比例为?
答:国家针对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尾气排放以及燃油消耗量等方面的检测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或规范,并根据我国的机动车制造生产技术发展、道路等级、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情况不定期的适时对相关检测标准进行修订。新标准一般会较旧标准更为严格、先进,往往涉及到检验方法、检测设备、技术的升级以及检测项目的增加或细化等。 我国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效监控汽车污染物标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18年9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和《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上述标准于2019年5月1日实施,主要变化在增加了外观检查、OBD检查标准、燃油蒸发检测等内容;增加了检验项目和检验流程;增加检测记录项目和检测软件要求;增加了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并调整了烟度排放限制。检测机构为落实上述标准,需为相关环保检测装置(环检检测仪器台体与软件部分)进行升级与更换,有利于公司2019年经营业绩的增长。同时环检检测标准的升级将促使检测设备生产行业进行行业整合,优胜劣汰,从而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环保检测装置中进行升级的软件部分费用约占所有装置升级与更换费用的20%-30%。
7、公司产能是否能满足环检系统升级的需求?
答:公司一直都有产能扩充计划,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就是在公司现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产能扩产项目,通过更新和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来达到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已对募投项目机动车检测系统产能扩大项目投入使用2,004.69万元。 公司除进行产能扩充以外,另招聘了部分销售人员与安装维护人员,通过在生产、销售、安装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以保障产能满足环检系统升级的需求。
8、公司是否有涉及水环境污染检测设备的研发?
答:近年来伴随中国政府对空气质量要求的提高,公司基于自身行业资源和整合行业技术团队,研发了环境污染防治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包括:大气污染防治系统(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机动车排放遥感检测系统、黑烟车抓拍监测系统等)、水环境污染防治系统。通过大气污染防治系统建设可实现可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各种准确及时的监测数据;通过水环境污染防治系统建设能实现水质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9、目前我国机动车检测站的数量为?检测市场空间大致为多少?机动车检测行业特点为?目前公司收购检测站主要采取的方式为?
答:截至2018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约为1.2万家左右,检测市场空间大致人民币600亿左右。机动车检测行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人才分散、技术分散、资源分散的特点,机动车检测行业亟待市场整合。 因新建检测站目前确定优质建站地址具有一定难度、前期投入耗时较长且需要协调各方资源,以经济与效率为主要出发点,目前公司主要采取直接或通过成立产业基金的方式间接收购检测站,整合机动车检测行业。但后期公司不排除采用自建的方式新设检测站。
10、公司新建检测站需要大概投入多少金额?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放开与支持,目前国内是否会迅速出现新建大量机动车检测站的情形?
答:投资检测站包括土地的租赁或者购买、设备的采购、厂房建设和人员配置等。除了要考虑检测站所属地区用地成本之外,还要考虑检测站的规模;需估算检测站检测车辆数量,配备检测线数量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因此投入金额没有明确的标准。 因新建检测站对于场地选址要求较高,且政策放开前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检测站新建的数量管控较严,政策放开后新建检测站存在一个逐渐增长的过程,目前国内不会迅速出现新建大量机动车检测站的情形。
11、我国一个标准规模的机动车检测站正常运营一般需配置多少位工作人员?
答:我国一个配置两条机动车检测线的标准规模的机动车检测站正常运营至少需配置20余位工作人员。
12、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情况?公司目前收购检测站的情况如何?
答:公司目前参与设立了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已完成工商设立登记并取得了德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通过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收购兴车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70%的股权与中检集团汽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75%的股权(已签订附条件生效的《购买资产协议》)正式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
13、公司现主要采用产业基金为主体收购检测站,后续如何运营检测站?是否对检测站管理人员制定激励政策?
答:公司已于2014年成立相关团队,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超过40人的并购团队与管理团队,分别负责信息化管理方式梳理、国外成熟检测站管理模式输入与国内调研等方向。现已完成模式梳理,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产业基金收购检测站后一般保持原检测站管理人员结构不变,签订对赌条款,在过渡期保持原运营方式,同时由成立的SPV公司对检测站运营全过程与后续工作进行管控与监管,逐步完成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过渡。如过渡期满则由SPV公司全面负责对检测站采用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进行管控与监管。公司将针对检测站相关管理人员制定股权激励等激励政策。
14、公司收购检测站后,围绕检测站运营可进行的业务扩展方向为?
答:公司完成检测站收购后,可以机动车检测行业为起点,往二手车检测、机动车维修检测、机动车保险服务、治理超载超速等新的市场领域拓展。从而促使公司从机动车检测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向机动车检测设备与检测服务提供商转型。
15、运营检测站是否会对公司ROE造成较大影响?
答:目前公司主要采取直接或通过成立产业基金的方式间接收购检测站,并未新建机动车检测站。采用的收购方式经过5年摊销,不会对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造成较大影响。
16、未来如公司有融资方面的需求,是否会采用发行可转债的方式?
答:未来如公司有融资方面的需求,不排除采用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进行融资。
17、公司的发展战略与后续可预期业绩增长点简介。
答:公司立足于汽车后市场行业,多年来致力于为机动车检测行业提供贴近客户需求的检测系统以及信息化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坚持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提升方案设计能力,从多方面着手持续提高检测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完善营销和服务网络,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拓展检测系统的应用领域,保持在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并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动并参与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建设,为机动车检测行业乃至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 鉴于机动车检测行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人才分散、技术分散、资源分散的特点,公司充分利用行业主导地位的优势,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在时机成熟时,通过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扩张公司业务规模,进行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实现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的有机结合,提升公司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除原有业务板块业绩的持续增长以外,公司后续可预期业绩增长点主要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18、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公司今后传统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的支持与依据为?
答:(1)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提升空间巨大,汽车检测市场空间巨大。截至2019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3亿辆,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汽车后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由于中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汽车保有量增长,“机动车维修检测、二手车交易评估检测”等还未普及,“机动车检测市场增速”将远大于汽车保有量增速。检测市场分为:强制检测、主动参检;随着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机动车治理与管控的压力不断加大,在国家“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及节能减排”政策背景下,强制检测覆盖预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驾驶人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升,除强制检测外,主动参检需求将逐渐增加。 (2)“机动车检测”监管趋严,技术雄厚的机动车检测龙头公司受益。随着国内“事故倒查机制”持续深化,监管部门日益重视“机动车检测行业的监管”及“检测结果可靠性”,国家通过修订检测标准不断提高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公司作为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展。 (3)“中国每万辆车辆拥有的检测机构”与国外差距较大,中国机动车检验机构数量偏少,难以有效服务国内汽车后市场。中国每万辆车拥有的检测机构数量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国内检测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欠缺。随着安全意识、节能意识的普及,将带来检测系统市场巨大需求。另外,国家有放开机动车检测站收费限价的趋势,公司下游“检测站”资金充足,且拥有较强的检测设备购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