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开立医疗 (300633) 2019-06-13
互动提问:
问:公司超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超声业务的增长主要依赖中低端还是高端?
答:超声领域,开立在国内市占率2018年达6%左右,在国内排名第五,在全球排名第十。中低端市场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公司的基础粮仓,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出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终端的建设投入,放开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中低端市场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目前国内三级医院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外厂商占据国内超声市场70%以上的份额,因此高端市场也是公司重点发力的方向,公司推出的S50、S60系列彩超已满足国内三级医院的临床需求,未来将持续进行市场攻坚,抢占高端市场的份额,实现进口替代。
问:公司海外市场的营销人员数量及海外业务的经营模式?
答:公司海外市场的营销人员数量总共在200人左右,公司过去在海外的业务主要依赖经销商,因此海外的毛利相比国内较低,且对终端的关系与渠道维护力量较为薄弱,为更好的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加快建设海外分支机构,已在德国、荷兰、印度、俄罗斯等多地 设立子公司,并招募了一批海外本地人员,未来公司在海外的业务将从经销为主逐渐转变为经销、直销共同推进的经营模式。
问:公司高清内镜HD-550是否已拿到FDA的注册证?
答:公司高清内镜HD-500已获得FDA的注册证,并已开始销售,HD-550的尚未拿到,相关注册手续正在进行中。公司在美国市场目前尚未对内镜产品进行大力推广,因为内镜涉及的售后服务要求比较高,其商业模式还需在其他市场进行验证。
问: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规模?中美贸易战对公司原料进口及业绩的影响?
答:2018年度公司对美国的销售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重大概为三个多百分点,销售规模较小,因此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关税增加,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公司所属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基础民生用品,且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不涉及国家安全领域,公司从美国进口的原材料包括芯片、三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为市场上通用的电子元器件等,亦不涉及国家安全,目前判断没有进口限制。
问:公司研发费用高的原因以及未来变化趋势?
答:公司研发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超声产品是一个技术难点较多、本身需要研发人员较为庞大的产品,产品的性质决定了研发的投入不会少,而且为满足临床需求,产品处于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所以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研发;2、公司近年来,以超声产品为依托,投入软镜、硬镜、血管内超声、超声内镜、体外诊断等产品的研发,新产品的布局导致研发投入增加;3、公司定位于成为国内技术领先、多产品线、产品高端化的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加强核心技术的积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判断未来研发投入的绝对金额将继续保持增长,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会逐渐放缓。
问:公司内窥镜的销售团队是新建还是共用?
答:公司在内镜产品线设立之初,便计划在国内国际营销平台设立独立的销售团队,但最开始几年因销售规模较小,都是依赖超声团队来销售,到去年为止,国际和国内的内镜销售团队已实现独立,只在个别地区与超声的销售团队存在合作,内镜业务已建成整体独立的销售网络。公司消化内镜主要通过高端的学术交流会议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增强临床的认知、带动产品销售,2018年主要在二级医院装机,三级医院销售比例在15%左右。
问:公司上缴的税金相对较低的原因?
答: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的所得税税率,同时享受研发加计扣除、重点软件企业退税等政策,导致综合的税负较低。
问:随着行业内企业竞争加剧,未来是否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毛利降低?
答:高端医疗器械本身属于高研发投入的产品,海外的GPS等医疗器械厂家每年均维持高额的研发投入,产品的升级、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来支持,而作为医疗器械产品的消费客户,众多的医院、尤其是高级医院,对产品价格并不敏感,更在乎产品的性能与质量,因此高端医疗器械普遍毛利较高,以国内三级医院为例,国内三级医院普遍选择品牌知名度更高、产品性能更强的海外厂家,尽管海外厂家的产品比国内产品价格高出不少。超声领域,国内厂家相比海外厂家尚存在差距,进口替代仍需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和产品的性能来实现,短期内无法撼动海外厂家的市场地位,因此不会进入价格战的局面;内镜领域,日系厂家仍占据国内95%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厂家尚不具备正面竞争的实力,进口替代之路较为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