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克明面业 (002661) 2019-06-20
现场沟通与交流的主要情况和观点:
Q1:截至到目前,公司新产能、新产品的进度是否符合年初的预期?
A1:(1)遂平新工厂产能正式释放从2019年二季度陆续开始,目前正在试生产阶段。因受2018年年底环保、天气、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新工厂的投产时间确实晚于公司预期。 (2)通常情况下,渠道建设和产品推广工作需先于产能释放,渠道建设和产品调整推广从2018年11月份开始实施,一直将持续到2019年5月份,产品调整推广工作现已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此项工作在今年半年度可以画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渠道建设与产品推广工作还是符合预期的。
Q2:公司原来定位偏中高端,现在做低端,是不是中高端发展遇到瓶颈呢?公司为什么调整战略呢?
A2:先需要明确一点,公司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并不是源于中高端产品发展遇到了瓶颈,而且基于下列考虑: (1)公司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并不意味着放弃中高端市场。中高端产品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中高端市场份额的增加是需要通过产品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来实现的,所以公司每年都会投入研发资源推出更具差异化的产品。 (2)从品牌定位而言,公司品牌定位中高端,在中高端市场一直占有较高的份额。从行政区划来看,公司的核心区域市场为地级城市及地级市以上的行政区。但从挂面行业的属性分析,挂面消费目标人群有60%-70%集中在县乡市场。因为,城市级别越往上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主食越多,但是在县乡市场,特别是有面食习惯的区域,受习惯及购买便捷程度影响,可供选择的主食基本上就是米、面、馒头等。我们之前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一块大市场,是因为挂面行业的大部分消费人群对成本很敏感,而地级市以下的市场消费人群对价格更敏感。在公司推行“供应链一体化”之前,公司的原料都是外购的,没有成本优势往地级市以下市场渗透。现在公司通过整合供应链优势,提升工厂自动化水平,完全有能力参与这一大块市场的竞争,所以公司在现阶段推出高性价比产品,以补充各价格段产品,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
Q3:食品行业的企业都会一体化发展吗?康师傅或面包企业为什么不做面粉?
A3:不存在这种必然性。食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叫食品,即可以直接食用;第二种叫食材,需要再加工(挂面就属于食材);第三种叫原料。越接近食品的东西其品牌溢价性就越大。比如桃李面包,如其往上游投建面粉,其自建面粉厂带来的成本降低优势并不一定明显,其品牌溢价性已经够高了,其往上游发展的必要性不大。
Q4:公司做低端后对中高端会有影响吗?
A4:根据市场调研反馈,其实没什么影响,因为吃高端的人并不会因为公司做了低端就去吃低端。
Q5:挂面行业的渠道是什么样的现状?
A5:传统渠道,即两百平米以下的终端(规模化便利店除外),占全国市场容量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份额,地方卖场、全国连锁及国际卖场占全国市场容量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份额。
Q6:新招募经销商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哪个区域?
A6:(1)新招募的有效经销商预估今年带来1亿左右的收入贡献。(2)新招募经销商,全国范围都有,主要集中在空白市场或现有市场的空白渠道。
Q7:在建工程后面转固、折旧的节奏是怎样?
A7:公司根据产能投产情况进行在建工程转固,经初步测算,新投产挂面产能贡献的收入是可以覆盖增加的折旧的。
Q8:今年营销费用大概会有多大幅度的增长?
A8:目前没有计划大手笔的投入营销费用,公司目前重点工作是打好基础,比如,产品的基础渠道覆盖率,让消费者能便捷买到公司的产品才是关键。
Q9:在消费升级的环境下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发生变化了吗?
A9:目前阶段,公司主要消费群体还是40到6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但是,这个行业消费群体已经发现了分节的情形,年轻一代家庭购买决策者产生了,她们的价值观及需求与目前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有差异,她们更加注重品牌、品质、健康等理念。所以,公司在产品和广告投入方面会有细微的变化,在城市市场,公司增加了线上媒体投入,也推出更多差异化产品,在县乡市场,主推高性价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