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颖电子 (300327) 2019-06-28
首先由董事会秘书潘一德先生向电子行业分析师摘要介绍公司的情况、产品市场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然后现场回答了提问,具体内容如下:
1、 来宾问:公司产品何时能达到规模效应?
潘一德:中国的集成电路起步晚,芯片要全面进口替代的话,有点难度。过往
几年中国整体家电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呈现销售向大品牌厂商集中及家电智能化功能增长的现象,公司采取集中优势资源服务大客户及质量优先的的市场策略,有效扩展家电主控芯片的市场份额。公司是家电主控单芯片的国产芯片领军企业,受益于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
的家电、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而且国家政策上积极支持芯片国产化,公司产品性价比高,有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高品质产品及成本的竞争力。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充分发挥贴近国内客户的优势,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及性价比等方面赢得了市场综合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而且国家政策上积极支持芯片国产化,中美贸易摩擦,普遍对客户长期加大国产芯片的采购意愿有所鼓励,国内客户对公司工控单芯片、锂电池管理芯片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公司产品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是针对特定的产品应用会特别合适,公司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持续投入研发,产品可用于许多领域。
2、 来宾问:产品研发情况?
潘一德:根据不同的产品研发时间也不一样,现在最快也要一年。客户对产品验证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工控单芯片一般是半年至一年;锂电池管理芯片有的几个月,长的可能需要 2-3 年;显示驱动芯片一般验证时间为 2 个月。公司持续积极投入研发主要是为了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增长,研发规模呈现持续
增长趋势。
3、 来宾问:格力进入芯片设计行业,对公司有何影响?
潘一德:目前看来没什么影响。公司的 MCU 产品有上百颗,面对服务的是所有
厂家,家电厂家如果选择自行研发,需要克服两大难点:1.自身设计的个别产品市
场规模可能不足,因为别的家电客户不会向竞争者买芯片,导致自身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难以实现盈利,一般而言,我们的 MCU 芯片如果累计没卖到千万颗,往往都不挣钱;2.自己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即使比别人差一点,可能依然必须选择采用,导致长期影响产品品质,甚而影响品牌。
4、 来宾问:介绍一下公司工控产品的情况?
潘一德:工控单芯片产品也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设计导入,公司预期更多的新产品将陆续进入量产,今年业绩有较大的概率呈现逐季的增长,对于实现全年的业绩同比实现增长,管理层也抱持了较乐观的看法。
5、 来宾问:公司锂电池管理芯片情况?
潘一德: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应用场景持续增加。锂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
处于增长期,公司推出多款新产品以丰富产品线。主要应用于品牌手机、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笔记本电脑的锂电池包。产品的验证周期长,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由于研发团队在锂电池管理芯片技术的不断扎根,产品质量也随之提升,公司的锂电池管理芯片产品已经在业界建立良好的声誉,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品牌客户认可和导入,未来可望进一步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
6、 来宾问:介绍一下公司的人员流动性?
潘一德: 公司是以人才为主的知识密集型公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研发人才,公司采用复合式的多项激励留才措施,人员比较稳定,公司有 3/4 以上的员工有 5 年年资以上。
7、 来宾问:公司变频空调情况?
潘一德:公司的 32 位变频空调解决方案,已经得到客户的设计导入,实现量产会有个过程。芯片行业的产品开发时间长,竞争对手也会开发新产品,是动态竞争的,公司产品性价比高,有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高品质产品及成本的竞争力。
8、 来宾问:公司芯片的晶圆代工情况?
潘一德:公司采用 Fabless 的运营模式,公司本身不具备芯片制造能力,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都委托晶圆代工厂和封装测试厂。往来晶圆代工厂的主要有和舰、华虹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