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韶钢松山 (000717) 2019-06-28
2019年6月28日,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皮丽珍女士及监事、证券事务代表赖万立先生与华泰证券邱瀚萱女士、光大保德信基金陆达之先生进行了座谈并就相关问询进行了解答,主要内容如下:
问:公司2017、2018年产品的具体产、销量情况?
答:公司2017年铁、钢、材产量分别为630万吨、687万吨、665万吨,其中:板材133万吨、螺纹321万吨、线材127万吨、特棒84万吨。2018年铁、钢、材产量分别为577万吨、661万吨、636万吨(含坯材),其中:板材107万吨、螺纹339万吨、线材123万吨、特棒67万吨(含坯材)。公司历年产销率基本都在100% 。
问:目前预计2019年生产将在什么样的水平?近期公司是否有大的检修计划?
答:2019年计划全年产铁620万吨;产钢700万吨;产钢材675万吨(其中普材544万吨,工业线材46万吨,特棒85万吨),上半年的计划完成情况良好。公司8月至10月间隔有二座转炉和二条轧线年修,基本都在10天左右。
问:近期地产投资转弱、以及南方雨季来临,公司近期订单情况如何? 近期库存情况如何,是否有积压?
答:公司6、7月份接单正常,全品种维持在55万吨/月左右的规模,产销情况良好,全品种库存维持在8万吨左右,属于正常的周转库存,没有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
问:公司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终端客户之间的交易模式是怎样的?
答:公司产品品种不同,交易模式有所不同。定价模式:建材和板材采用旬定价、日调价模为主;特钢和工业线材方面,采用月度定价模式。
问:2018年宝特韶关经营情况如何?所生产的特棒产品主要销往哪些下游行业和公司,以及占比如何?哪些品种盈利情况较好?
答:2018年宝特韶关实现利润总额1.2亿元,2018年特钢销量约60万吨,销售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南。下游主要是工程机械、汽车行业,分别占比约50%,30%。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收益好于常规产品。
问:公司的产品销售区域、产品层次定位是否与竞争对手有一定的差异性?公司的产品价格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溢价情况如何?
答:除特钢属于新介入行业,其他产品在广东省都属于主流品牌,目前主要通过产品研发、营销服务等创新性模式,增加客户粘度,加强公司品牌力;价格相对竞争对手有一定的溢价。
问:公司的自产焦炭是否实现了100%自给?对外如何销售?
公司自产焦炭能够100%满足自身生产需要,无外购焦炭。
问:公司近年来资产负债率逐步走低,未来是否仍有继续降低资产负债率的计划?
公司截止2019年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为59%,同比大幅下降,未来资产负债率将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经营业绩预测、投资计划、现金流预测等因素变化而做相应调整。
问:2019年公司主要的资本支出计划包括哪些方面,重点投入是哪个方向?
答:2019年,公司以《2019-2021年战略发展规划》为依据,紧扣战略规划、集中资源、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和战略性业务发展,优先安排品种调整、节能环保、降本增效类项目;同时公司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利用自有资金,积极拓展在钢铁生态圈的高端棒线材智慧制造、智慧服务及网络型钢厂等领域的项目,加大投资力度。2019年度全年计划安排基建技改项目187项,投资总额22.0485亿元。其中:2019年公司在品种调整、产线优化、降本增效、劳动生产率提高等方面计划投资10.313亿元;信息化类项目计划投资1.1332亿元;在节能、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消防安全等方面计划投资8.7028亿元,装备措施以及非生产性改造类项目计划投资1.8995亿元。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调研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