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安车检测 (300572) 2019-07-12
近日,安信证券崔逸凡、元大证券吴小佳、毕盛投资王兴林与宝盈基金洪骐和麦格理资本宗灿与梁颖珊来到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李云彬首先为调研人员就公司基本情况作了简短的介绍。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机动车检测系统、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机动车检测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解决方案、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解决方案与行业联网监管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在产品与系统方案的设计、安装集成、运营维护以及行业监管等各方面的需求。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持续稳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检测系统及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销售。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41.13万元,较上年同期8,224.43万元增长48.84%;实现利润总额3,598.78万元,较上年同期1,794.56万元增长100.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6.65万元,较上年同期1,474.90万元增长109.96%。根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00.00万元-12,0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06%-100.45%。公司业务持续稳步增长,主营业务突出,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检测系统及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销售。
接下来活动主要以调研人员提问、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李云彬先生回答的方式展开。
1、公司于近日发布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请问2019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是否受益于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的销售?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对象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分别是哪些产品与部门?
答:公司目前已确认完工的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订单数量不多,公司2019年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传统机动车检测系统的销售与运营维护以及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销售。 公司产品销售对象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其中公司全国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平台的销售对象为公安、环保、交通等部门,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的销售对象主要为环保部门。
2、公司在机动车检测系统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公司的机动车检测系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是多少?
答:目前行业内在用机动车检测系统领域主要竞争企业为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公司机动车检测系统产品市场目前已覆盖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其余全部31个省级行政区划,公司机动车检测系统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公司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3、检测站一般多久更换一次设备?机动车检测系统维护与重置需求的情况?
答:机动车检测系统易损耗件的更换频次取决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与合规意识,在正常使用操作的情况下其更换周期一般为2-3年,大部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5-8年,而使用不当、设备搬迁等原因可能加速产品老化。由于我国尚未出台明确的检测设备报废标准,有关标准尚处研究、探讨阶段,导致当前部分已超过正常使用寿命、可靠性缺乏保障的机动车检测系统仍在使用,存在较大隐患,一旦检测设备报废标准正式出台,将加速老旧检测系统的淘汰。 由于机动车检测系统的复杂性,在使用期间,存在持续性的产品维护需求。因此现有机动车检测系统的存量在未来将带来较强的重置需求和可观的维护收入。
4、为改善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简化审批程序,并推行异地检验等改革措施;2018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8年底前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2019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发布,通知提到放开机动车检测类等收费项目,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范围,对已经形成竞争的服务,一律实行市场调节价。明确“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的原则。 政府在机动车检测领域的简政放权(民营资本进入机动车检测领域)、“三检合一”政策的推行以及逐步放开机动车检测收费实行定价市场调节的政策,极大地鼓励了民营资本进入机动车检测市场,有利于加快检测机构建设,改善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
5、公司检测设备销售比较好的原因?
答:首先,公司不仅仅为客户提供检测设备,同时为检测站提供场地设计、工程安装、人员培训、联网等服务,是机动车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解决商。 其次,机动车检测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对检测系统的维护、更新和调试以及对零部件的更换是非常频繁的内容。因此,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对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和完备性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公司积极开拓服务网络,在遍布全国的32个服务网点有200多名工程师。服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以各服务网点为平台,整合公司生产、技术、研发力量,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极大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6、公司的生产模式为?公司的生产、交货与建设周期为?
答:公司按订单组织生产,即根据每个项目客户的需求设计机动车检测系统和联网监管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方案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布局、设备采购或生产、现场安装、集成与调试等工作。 公司生产几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交货与建设周期一般为半年左右,具体交货与建设周期受项目实施条件、项目进展情况等因素影响。
7、公司目前采取的收款条件是?如何理解公司的预收款项?
答:公司目前采取的通用收款条件大致是:公司于合同签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预收30%的货款,开始安排生产或者安排向客户安装现场发货,合同中全部设备运抵客户指定安装现场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公司收取30%的货款;全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计量标定合格或者验收合格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公司收取30%的货款;剩余10%的尾款,作为质量保证金,待公司与客户验收合格之日起满一至两年后收取。
2018年9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和《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正在进行的环检标准升级带来了机动车环检系统更换升级的较大需求,为满足该升级需求且保障公司与客户双方的利益,可依据具体情况对收款条件中的预收款项部分进行调整。 预收账款部分主要是指从合同签订之时起至全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期间收取的款项。
8、公司产能是否能满足环检系统升级的需求?
答:公司一直都有产能扩充计划,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就是在公司现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产能扩产项目,通过更新和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来达到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已对募投项目机动车检测系统产能扩大项目投入使用2,004.69万元。 公司除进行产能扩充以外,另招聘了部分销售人员与安装维护人员,通过在生产、销售、安装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以保障产能满足环检系统升级的需求。
9、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的运营成本较往年同期有增加,是否受融资成本增加的影响?
答:公司运营成本增加主要为公司扩大经营规模所致,不存在融资成本增加的影响。
10、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应收、应付款项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变化的原因是?
答:因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元器件与机动车环检系统升级的分析仪公司采用外购方式,上述外购产品供应商均采用付款后交货的销售方式;且公司对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成品备货,对公司的应收、应付款项造成了一定影响。
11、公司目前在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业务进展情况为?认为我国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
答: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的销售方式主要为参加政府组织的公开招标,公司作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努力开拓汽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积极参与汽车尾气遥感检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已在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随着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落地,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将迎来大的发展。
12、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润较去年同期稍低,是否会持续影响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润?
答:目前遥感检测系统销售主要采用各地政府招投标方式,其毛利润率与净利润率稍低于公司传统检测系统销售,导致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润较去年同期稍低,也会对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1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明确机动车检测类定价由市场调节是否将导致机动车检测费用产生较大波动?
答:由于设备投入、检测耗材、人员等成本投入的增加,检测机构将会对检测价格进行合理、适当地调整。市场调节机动车检测类定价并不会导致机动车检测费用产生较大波动。
14、政府相关部门在机动车检测标准与规范的制定上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不断完善?对机动车检测设备制造行业的影响是?去年环检新标准的出台带来的影响是?
答:国家针对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尾气排放以及燃油消耗量等方面的检测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或规范,并根据我国的机动车制造生产技术发展、道路等级、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情况不定期的适时对相关检测标准进行修订。新标准一般会较旧标准更为严格、先进,往往涉及到检验方法、检测设备、技术的升级以及检测项目的增加或细化等。检测标准的升级将促使机动车检测设备制造行业进行行业整合,优胜劣汰,从而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我国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效监控汽车污染物标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18年9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和《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上述标准于2019年5月1日实施。增加了外观检查、OBD检查标准、燃油蒸发检测等内容;增加了检验项目和检验流程;增加检测记录项目和检测软件要求;增加了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并调整了烟度排放限制。 新标准的出台需要检测站对其环检检测仪器台体与软件部分作出相应升级,将增加检测站的建站或运营成本,同时将促进公司2019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15、目前我国机动车检测站的数量为?检测市场空间大致为多少?机动车检测行业特点为?目前公司收购检测站主要采取的方式为?
答:截至2018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约为1.2万家左右,检测市场空间大致人民币600亿左右。机动车检测行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人才分散、技术分散、资源分散的特点,机动车检测行业亟待市场整合。 因新建检测站目前确定优质建站地址具有一定难度、前期投入耗时较长且需要协调各方资源,以经济与效率为主要出发点,目前公司主要采取直接或通过成立产业基金的方式间接收购检测站,整合机动车检测行业。但后期公司不排除采用自建的方式新设检测站。
16、新建检测站需要大概投入多少金额?
答:投资检测站包括土地的租赁或者购买、设备的采购、厂房建设和人员配置等。除了要考虑检测站所属地区用地成本之外,还要考虑检测站的规模;需估算检测站检测车辆数量,配备检测线数量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因此投入金额没有明确的标准。
17、公司收购检测站后,围绕检测站运营可进行的业务扩展方向为?
答:公司完成检测站收购后,可以机动车检测行业为起点,往二手车检测、机动车维修检测、机动车保险服务、治理超载超速等新的市场领域拓展。从而促使公司从机动车检测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向机动车检测设备与检测服务提供商转型。
18、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情况?公司目前收购检测站的情况如何?
答:公司目前参与设立了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已完成工商设立登记并取得了德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通过参与成立北京安迅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收购兴车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70%的股权正式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
19、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推行是否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
答:“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和《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2部分,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压燃式及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由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于2016年12月23日、2018年6月22日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20年7月1日起实施、《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 “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推行主要影响的是机动车制造厂,我司作为机动车检测设备生产商与机动车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所受影响极小。
20、请问公司股权激励及其他制度安排和执行情况?
答: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重视人才建设,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辅以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极大激发公司员工积极性,利于公司长期发展。股改前,公司针对公司中高层人员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后,公司于2017年针对技术、研发、生产等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18年度,公司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相关规定,为公司管理人员、核心研发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核心销售人员以及核心生产人员在内的88名激励对象办理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第一期解除限售股份数量315,360股;第一期解除限售股份已于2018年6月15日上市流通。2019年公司为符合解锁条件的84名激励对象办理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期解锁相关事宜,可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04,02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511%,上市流通日为2019年6月14日。
21、公司的发展战略与后续可预期业绩增长点简介。
答:公司立足于汽车后市场行业,多年来致力于为机动车检测行业提供贴近客户需求的检测系统以及信息化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坚持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提升方案设计能力,从多方面着手持续提高检测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完善营销和服务网络,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拓展检测系统的应用领域,保持在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并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动并参与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建设,为机动车检测行业乃至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 鉴于机动车检测行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人才分散、技术分散、资源分散的特点,公司充分利用行业主导地位的优势,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在时机成熟时,通过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扩张公司业务规模,进行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实现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的有机结合,提升公司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除原有业务板块业绩的持续增长以外,公司后续可预期业绩增长点主要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22、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公司今后传统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的支持与依据为?
答:(1)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在用车车龄增长检测频次增加拉动在用车检测需求,带动检测设备需求增长。
(2)行业标准或规范的升级带来存量检测设备更新改造的需求。
(3)由于中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汽车保有量增长,“机动车维修检测、二手车交易评估检测”等还未普及,“机动车检测市场增速”将远大于汽车保有量增速。检测市场分为:强制检测、主动参检;随着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机动车治理与管控的压力不断加大,在国家“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及节能减排”政策背景下,强制检测覆盖预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驾驶人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升,除强制检测外,主动参检需求将逐渐增加。
(4)“机动车检测”监管趋严,技术雄厚的机动车检测龙头公司受益。随着国内“事故倒查机制”持续深化,监管部门日益重视“机动车检测行业的监管”及“检测结果可靠性”,国家通过修订检测标准不断提高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公司作为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展。
(5)“中国每万辆车辆拥有的检测机构”与国外差距较大,中国机动车检验机构数量偏少,难以有效服务国内汽车后市场。中国每万辆车拥有的检测机构数量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国内检测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欠缺。随着安全意识、节能意识的普及,将带来检测系统市场巨大需求。另外,国家有放开机动车检测站收费限价,公司下游“检测站”资金充足,且拥有较强的检测设备购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