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洲明科技 (300232) 2019-07-24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以现场参观及会议交流的方式进行。首先,接待人员与来访者进行了沟通交流,随后投资者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展厅,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要产品及经营现状。随后主要内容如下:
一、公司经营情况的讨论分析
1、公司简介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2011年创业板上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LED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目前已形成了LED显示屏、LED照明两大业务板块,集团母公司洲明科技携手各控参股子公司专注于小间距LED显示屏、租赁类显示屏、体育类显示屏、创意类显示屏、固装类显示屏、传媒类显示屏、标识标牌、智慧城市照明服务、文创灯光布局等业务领域。公司始终秉承着“显示光彩世界,照明幸福生活”的企业愿景,致力于构建显示与照明协同发展的产业资本平台,成为全球LED视显方案领导者,为城市光环境提供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与运营服务。
2、2019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回顾
2019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应对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深耕主营业务,持续加强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为客户打造行业领先的LED应用综合解决方案,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根据公司《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42万元—27,5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7%。
二、投资者交流环节
1、小间距高速发展这么多年,您觉得小间距未来的增速还有多少?
我们觉得小间距未来几年依然会保持较为快速地增长。根据LEDinside数据显示,随着LED显示屏应用于租赁市场、HDR市场应用、零售百货、会议室市场需求增加,2022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达到93.49亿美金,预估2018~2022年复合成长率为12%。其中,2018年室内小间距市场规模预计将成长至19.97亿美金,年成长高达39%,主要来自于随着未来超小间距趋势持续发酵,其2018~2022年复合成长率将达28%。随着小间距显示技术的愈加成熟,户外显示也有逐渐向小间距(P3.0~ P4.0)发展的趋势,朝向精细化发展,由于基数较低,2022年市场规模约52.78亿美金,预估2018~2022年CAGR将达35%。
2、公司上半年小间距业务开展情况怎么样?
在国内方面,在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下,公安、交通、人防、能源、司法等作为城市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数据高清化、可视化的需求将持续涌现。2019年上半年公司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上持续加大开发力度,为客户提供统一、便捷、高效的调度应用控制系统,目前,公司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在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人防、智慧应急等多个应用场景成功运行。在海外市场,高端会议室、展厅、高端零售店的旗舰店、会展等需求依然旺盛,公司借助良好的品牌优势和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优势,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3、小间距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是怎样的?
第一,小间距商用显示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在万物互联和智慧城市的背景下,LED显示屏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单向传播”,而是转向“智能交互”阶段,显示屏将成为人与数据的交互核心,为用户带来场景化、沉浸化体验。随着产品的不断创新、成本的不断下降及交互感的持续升级,小间距LED在会议室、教育、商场以及电影院等商用显示应用领域发展迅速。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商用显示市场规模预计达766.4亿元,同比增长率达39.1%,其中小间距LED的渗透率仅为8.7%,但增速高达76%。小间距LED在商显市场的加速应用有望打开千亿级的市场空间。 第二,点间距不断缩小,Mini LED显示进入量产时代。根据LEDinside的预测,2018年P1.2~P1.6的小间距LED占全球小间距市场的比重约为39%,已成为全球小间距LED显示的主流产品。随着消费者对显示效果要求的逐渐提升及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未来几年P1.2~P1.6以及更小间距P1.1以下的产品将最具成长动能,预计2018~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2%和62%。随着Mini LED技术成熟度提升,成本逐渐下降,未来Mini LED将逐渐实现向商用甚至民用领域的应用。 第三,市场竞争逐渐向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等综合实力竞争转变。LED显示屏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国内LED显示屏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最初的粗放竞争逐渐转向以资本、技术为代表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综合实力、品牌的竞争决胜要素逐步强化。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品牌影响力大、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企业将享有更高的品牌溢价,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4、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影响如何?
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影响不大,主要原因如下: (1)LED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都在中国,尤其是小间距技术,中国公司与海外公司相比,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成本控制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 (2)公司在美国已建立了生产基地,已实现了部分产品在本地自产自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摩擦对公司的影响。 (3)公司在美国已建立了完善的渠道建设、本地化服务等销售服务体系,并且已完成了对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Trans-Lux Corporation的收购,借助该公司的品牌和渠道优势以及本地化的服务人员,使得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及毛利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效提升了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及综合竞争力。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