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拓斯达 (300607) 2019-07-25
一、公司新厂区现场参观
二、问答环节
1、能否谈谈贵公司的研发情况?
答:公司的研发分为基础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基础技术研发包括控制、伺服、视觉等底层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开发主要聚焦机器人产品及系统性解决方案;并且,研发导入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较好地保障了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更快速高效的交付。基础研发方面,控制器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负责规划和发出指令信号;伺服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神经和肌肉系统”,负责执行指令;视觉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负责采集环境信息。这些底层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在这些基础技术之上结合行业工艺,开发出产品。 比如说,我们公司近期发布的四轴SCARA机器人——拓星辰1号,就是控制、伺服技术结合行业工艺(搬运、点胶、锁螺丝、组装、检测、分拣)应用而研发出来的一款产品,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体积小等优点。它的一个标准循环周期是0.38秒,大概在人的一个眨眼之间完成一次运动周期;它的最高运动速度9160mm/s,介于百米和一百一十米栏冠军的记录速度之间;它的重复定位精度±0.01mm,比人的头发直径还要细小;它实现了驱控一体,使得控制箱体积减少了20%。
2、从产品角度,贵单位提供的解决方案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
答:对于工业自动化项目,传统的解决方案呈现出更多的是项目的非标属性,也决定了难以推广。拓斯达的解决方案,以机器人+工艺设备的“1+N”模式,实现柔性化带来良好通用性的基础上,更趋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而且,依托拓斯达自研的机器人和自主掌握的控制器、伺服、视觉等底层技术,内在已很好对接,减少了外在对接,更好实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我们的一款产品——拓星辰Ⅱ号SCARA机器人,它就是公司为实现5G产线线性模组设备改造,依托公司标准的四轴SCARA机器人系统技术研发出一款锁(紧)螺丝的产品。它最高负载可达30KG,重复定位精度±0.025mm,实现了高负载条件下高速度高精度的突破。我们致力于因应客户需求,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应用场景,提供”1+N”模式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时,基于自研的视觉技术,螺丝的选择等柔性化程度大幅提升,形成的解决方案将更少需要调试。 在整厂设备管理方面,公司也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使我们的数据收集、运算、分析更加精准。公司的产品拓星云1号,即智能整厂可视化仿真系统,它可以将客户的整厂设备通过仿真系统呈现出来。对正在运行的工厂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将工厂管理数据化、可视化,从而帮助管理者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达到优化工艺、优化生产。同时,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做出更好的生产计划,为节能方案提供数据依据。通过仿真系统实现工厂对能源消耗、设备运行、设备维护、生产管理进行监控及记录,最终将客户的工厂运行精准呈现出来,从而实现能源消耗、设备维护、生产及安防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3、请问公司一款产品的研发流程是怎样的?
答:在应用开发方面,产品研发导入IPD体系,研发负责人具有10+年的华为研发管理经验。公司根据对应用场景的分析和客户的需求,提出研发需求,组织研发论证会,然后对项目进行立项。其后,进入产品开发的流程6阶段: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和生命周期管理阶段。 例如公司的拓星辰Ⅱ号SCARA机器人,就是为实现5G产线线性模组设备改造而诞生。它的项目团队由底层技术研发团队和应用工程师团队组成,底层技术研发团队由控制、伺服、视觉等3个团队负责,他们历时4个月,人均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历经数百次的系统攻关,数千次的功能测试,最终实现了高负载条件下高速度高精度的突破,且适用于复杂曲面加工。过程中,体现了公司更加重视概念阶段对产品的定义及各领域策略的制定,重视计划阶段对技术方案的制定及各领域实施方案的制定,以确保产品定义清晰并方案具体的情况下,进入开发和验证阶段,按照公司的流程完成项目目标。
4、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前段时间实行的股权激励情况?
答: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经完成授予登记并及时在相关网站进行了披露。其中,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主要授予对象为公司核心高管和核心技术骨干,共33人,合计142.7万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主要授予对象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共98人,合计97.7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售期/股票期权行权期分为四个限售期/行权期,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是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数逐年增长20%。
本次接待过程中,公司与调研人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严格依照信息披露相关管理制度及规定执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安排调研人员签署了《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