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宋城演艺 (300144) 2019-08-22
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展望
Q1:新一轮桂林张家界项目的成功,持续验证了宋城商业模式。未来新项目大致是怎样的节奏,未来能做几个项目,目前的产能每年2-3台能否跟上?
A:公司一直聚焦演艺主业,第一轮扩张后,有2、3年的优化期,这其实非常有必要,主要是在总结上一轮投资的经验、不足并不断优化,包括大小选址是否适合等方面。公司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投资额也一直在优化、降低,第一轮丽江、三亚项目投资基本上都花了5.5亿元,现在,同样的规模下桂林、张家界项目可以节省一亿多投资,这主要是剧院等各方面设计都做了优化。目前,我们每个景区都会考虑配套两个剧院,一方面有助于丰富景区内容,而且两个剧院旺季承载能力会增加,另一方面有利于防范风险事件,保证景区的持续运营。新一轮项目中,由于剧院是核心资产、且呈矩阵集聚式布局,公司预计未来5年仅剧院投资优化这方面就有望给公司节约20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也比过去少了3个月,同时,项目编创和运营上也更有经验,将更有力地确保项目成功性。 从开业节奏来看,公司第一轮扩张已经向市场证明,在2013年9月-2014年5月九个月的周期内连推三个项目均顺利落地且大获成功,因此,未来平均一年2-3个新项目是在公司把控范围内,如果用演艺谷剧目形态定位的话,年创作的演出数量还会更多,当然,密集推出项目后也必然需要阶段性的休整,对节奏进行把控、以及进一步优化提升规划、编创、运营方案等。 另外关于开业时点,如果在上半年开业,大部分项目应该可以做到当年盈利,但如果下半年开业,当年盈利是比较难的。 未来发展: 1、国际化,公司要做,但不会盲目,会结合市场、当地实际不断调整最佳方案和最优投资额;澳洲项目的投资额方面已明显优化。目前澳洲项目主要是因为政府规划中的高速公路会通过项目选址,导致公司澳洲项目的入口等设计方案需要同步做适应性调整,所以时间会往后挪,但本身靠近高速,后续对公司澳洲项目的交通也是利好。此外,包括东南亚等演艺市场成熟的国际区域公司也会关注。 2、国内,有几类区域都值得公司去拓展,一是一线旅游目的地,二是类似北京、上海、成都等旅游人数多、居住人数也多的一线城市,三是经济发达、人口集聚的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内的二三线城市,四是结合轻资产经验的其他城市、区域,目前有很多意向或需求,但公司也要保持自己的节奏,并不是越多就越好。总的来说,如果市场认为一个项目若投资两个亿,稳定期每年赚5000万利润的模式可以做,那中国的开发项目潜力不会低于100个,但公司会根据自身的节奏,相对首选市场容量较大的项目、同时兼顾开拓演艺谷新形态,打造旅游目的地。 3、巩固内生业务,公司会对已开业的项目会不断巩固、扩容。
Q2:演艺谷模式的后续展望?
A:公司在2014年更名时,详细对比过各类主题公园的优劣,分析了全世界的海洋公园、森林公园、游乐类主题公园各方面,比如游乐类主题公园由于单体设备投资额高、运营生命周期短,导致折旧费用高、而且资金投入频率高,因此盈利能力并不理想,而公司一直所从事的演艺形态投资规模可控,一旦产品做好,盈利能力强、运营周期长,因此公司一直坚持演艺内容为公司发展的核心方向。 演艺谷形态将首先在杭州宋城进行深度打造,今年底三号、四号剧院建成后,加上改造后的丽江恋歌剧院,景区内3000个以上座位的剧院就有五个,加上其他小剧场、室外表演区等,明年宋城景区内座位数就有2万个。仅以五个大剧院计算,假如每个剧院上演3台表演,五个剧院每天就至少可以接待4.5万人,量是很大的。高峰期,目前一座剧院可以演8场,5座就是40场,也非常可观。与此同时,公司近两年抓五星级服务,标准化管理,会对所有景区进行整改,小到司机、导游、游客的休息室,门口的设施,各个景区的硬件整改都将在明年4月完成,整体进一步提升设施和内容。 明年的重点:内容为王。目前宋城杭州本部规模大一点的演出共4台,千古情、大地震、映山红,丽江恋歌等,明年这个时候预计将有10台演出,还会通过引进外部演出进一步丰富演艺谷的内容,一天的游览将不能看完所有的演出,宋城届时会尝试2日票、会员制等,推动存量项目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在重点探索内容的丰富性,以后的宋城是内容为王,无论老人、小孩,小资、年轻人,总有不同的剧目适合不同的人群。公司认为杭州未来长线主要的瓶颈在于停车场,所以公司正在与政府积极协商,拟建一个立体停车场和更多的地下停车位。同时宋城景区还会增加一个6米高的空中道路,增加游客通行量和景观。 演艺谷模式未来西塘和其他珠三角或重点二线城市可能更值得期待,围绕更大规模的项目体量、剧目内容、市场覆盖面和游览周期去打造。
Q3:现在出游主力是95后、00后,所以我们在节目编排是否考虑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我们在营销层面怎样去触发年轻顾客?
A: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在创新上要跟随年轻人的时代。公司认为千古情是经典,不会过了10年就不行了。同时公司也在试水自创小资情怀剧、儿童剧、以及沉浸式演出等各种演艺形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采购外部剧目迎合95后、00后口味,成本也不高。公司有全国这么多的剧院平台,比单场演出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装台、公安报批等要求时间长,边际成本高)。跟得上时代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自己要创新,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采购第三方内容,这个完全不要担心。 整合营销:未来营销推广计划将各地的项目、活动进行整合,比如统一时间,全国各地千古情景区都在举行类似火把节,泼水节、狂欢节等各种活动或巡演,这样的营销投放集中、效果也好。
Q4:能不能把宋城打造成一个平台,让更多年轻的导演来编创、培养新人导演?
A:总导演的角色对经验、阅历、创意把控力等综合要求非常高,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和长期的积累。公司现在就是一个创作平台,例如音乐、服装、视觉等都会和最专业的学院、公司合作,同时公司一直在实践中培养新人,这些新人编导能够在某一方面提供非常有创意的想法,但尚难以把控全局。整体创意走向和总导演需要黄导把控,然后对各个分场、音乐、舞美、杂技等进行整合,且成熟的外部合作费用某种角度而言是低于培养一个新人的,关键在于总体的把控力和眼界。
二、存量项目进展跟踪
Q1:上半年各项目的客流和单价具体表现?
A:宋城的销售渠道多样化,不同渠道的客单价差异比较大,我们提价和大环境、消费能力、项目和渠道的成熟度等情况有关,逆势而为涨价不见得是好的方案。公司更关注团散比,散客、终端和电商渠道的客单价高于团队价,公司积极推进渠道的散客化和电商化。 杭州宋城:4-5年前,散客营收跟团客营收持平,目前散客营收占比约65%。 三亚:开业以来散客占绝对多数,最近两年也在注重开拓团队市场,注重团客开发,目前散客占比80%。 丽江:今年受益于大云南整治见成效,且公司电商独木桥分润系统以丽江为蓝本调整,与客栈的分润系统等优化推动,目前散客、终端收入占比70%左右。 桂林、张家界等新市场还在开拓, 团队收入占比在60-70%,未来会越来越优化。 整体来看,公司与各渠道的合作方式越来越成熟。
Q2:三亚、杭州本部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什么原因?
A:杭州今年旅游的大环境表现平淡,不少景区酒店营收都是10%多的下滑,但杭州宋城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增长,已经很突出了。三亚其他景点(除了森林公园因为新上玻璃栈道客流增加外),其余也是10%多的下滑,主要是经济环境以及海南建自贸区增加很多限制因素。
Q3:杭州本部的毛利率为什么上半年下滑了5%?
A:杭州本部毛利率同比下降约5%,主要原因是:1)宋城景区18年整改,同比增加折旧摊销约230万元;2)公司为了宋城景区扩容及解决停车难等问题,新增租赁停车场等成本同比增加约480万元;3)宋城景区为增加演艺氛围与内容等增加维修费用约1600万元。
Q4:杭州乐园的整改?1号剧院推出,这部分如何售票的?是否会与宋城千古情打包?
A:杭州乐园主要是游乐设备型公园,很大一部分营收结合水公园,集中于7-8月,和杭州宋城存在差异。游乐类主题公园的问题就是需要不断增加设备投入,不属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公司主要还是侧重演艺方向。今年对杭州乐园的整改主要是更换了摩天轮,同时对杭州乐园的大剧院进行了整改。今年虽然市场竞争激烈,杭州乐园整体表现还是很不错。未来的计划不会以更新设备来引导市场,长远的方向是与生态园、烂苹果乐园等进行整体规划,持续融入年轻、演艺、活动的元素。
Q5:园区内的产品越来越多,目前衍生品的情况?迪士尼门票占比不到50%,公司未来的目标?
A:流量的二次变现非常重要,公司每年各个景区几千万人次不变现非常可惜,但变现需要时间。公司目前做了10多个品类,但纪念品需要IP打造,宋城目前没有非常知名的IP,但公司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衍生品销售额与单店面积大小相关,以前几个项目的衍生品店都比较小,100平米左右,销售量不高,但张家界店衍生品店面积比较大,400-500平米,销售量一下子就上去了,每天销售几万元。所以公司未来也会对三亚、丽江等景区的纪念品店进行改造和扩容,销售方式也趋于多元化(自创、自购、代销等),并在打造自身IP的同时考虑与其他的网红IP合作推广,也可以借势推市,在各个景区创造网红打卡点。 迪士尼门票收入占比不到50%,是因为酒店占比高。未来演艺谷会有酒店形态,千古情系列本身就在优质的旅游目的地,社会化的酒店供应足够,所以一般不考虑酒店配套。
三、第二轮项目情况?
Q1:张家界、桂林项目的体量对标?对标丽江、三亚?
A:从单个目的地的旅游人次来看,桂林、张家界均高于丽江、三亚,原因在于丽江、三亚较远,可进入性相对差、成本高。所以桂林、张家界旅游的基数是更好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扩大市场、转化市场。
Q2:张家界项目定价?桂林项目情况
A:新项目刚开始会根据市场竞争情况灵活定价,后续再逐步爬坡提升,每个新市场开始都有个从竞争到平衡的阶段。桂林项目目前客流收入已经明显超过刘三姐,表现突出。
Q3:西安千古情的选址位置如何?
A:目前的选址在城郊,相对高峰期不容易堵,处于兵马俑回程的必经之路,兵马俑回西安后2/3的位置,看完兵马俑正好看千古情,然后再返程,与旅游动线是一致的。公司非常看好西安项目,目前建了4个剧院,未来前景可观。
Q4:上海项目的情况?
A: 1)进展:上海项目的报建手续比较复杂,上半年已经全部开工,建设进展符合预期,计划明年和大家见面; 2)定位:上海政府计划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对宋城项目充满期待; 3)渠道:上海众多旅行社、OTA积极与公司接洽,希望宋城能够早一点开出来; 4)内容:上海项目兼顾旅游演艺和城市演艺,规划了不少于3台的演出,其中千古情老少通吃,浸入式演出吸引年轻人,国际歌舞吸引商务客人,同时还会联合黄浦江码头文化,做一个室内到室外的延伸。
Q5:上海项目兼有旅游演艺+城市演艺,其中未来城市演艺方面的布局?
A:上海有他的优势和弱势,相对不足是土地面积比较小,但上海剧目创作中还是很有信心的。上海这么大的城市,没有一个驻场演出,这和上海的经济发展是不匹配的,所以这个意义本身就是非凡的。并且,上海本身商务客人等也非常多,并不完全依赖华东线。像成都、南京、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有演艺的需求。
Q6:西塘项目展望?
A:演艺谷模式探索,西塘地理位置优越,要树立长三角演艺中心的地位,吸引周边苏锡常、上海本地人等各种常态人群。西塘会有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非常多元化。
Q7:考虑到未来科技的发展,是不是会成为宋城发展的威胁?
A:人的现场演出是有情感和交互的,这是科技项目很难取代的。技术更新变化很快,我们也在尝试像VR骑乘秀这样的科技项目,但科技只会是未来的一个选项,而不会是全部。现场演艺会一直存在和温暖人心。
四、花房重组后的表现?
Q1:六间房情况?估算5-6月花椒的减亏也是比较明显的,这块发展如何?
A:六间房本身经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时,花椒开始明显减亏。花椒减亏原因一是成本控制得当,二是部分主播的分成比例也是逐步下调到市场通行的比例,以及增加更有效的内容和新的玩法,整体经营基础扎实,并呈现良好增长的趋势。 公司花房重组带来的收益:1、六间房和密境和风重组给公司带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现投资收益1.53亿元(其中:2018年底分步整合时有计提部分,今年重组完成则从综合收益中转出来,一次性实现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投资收益1.53亿元),2、1-4月持有六间房76.96%的股权,并表六间房带来的合并利润 ;5-6月重组完成后,公司对六间房改为权益法核算,按权益法计算六间房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上述两项合计带给公司约1亿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 公司中报披露的参股公司六间房的报表业绩是2000多万,这个主要是六间房编制合并报表时采用了密境和风反向收购六间房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反向收购编制公司合并报表,即以密境和风为会计主体(或理解为母公司),合并六间房5-6月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