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天齐锂业 (002466) 2019-08-23
1. 问:公司目前的产销情况如何?澳洲奎纳纳氢氧化锂一期 2.4万吨的投产时间和爬坡进度如何?
答:公司今年上半年锂化工产品产销情况良好,国内三个基地的产能合计 2.24 万吨,实际产量 1.97 万吨,销量 1.94 万吨,同比增加近 18%,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正在执行中的一年期及以下的合同涉及锂化工产品销售量约17,000 吨,其中尚未交货的锂化工产品总量超过 9,500 吨。预计 2019 年剩余时间,公司仍会有较大数量的新增短期订单,保障产品的销售。澳洲奎纳纳一期项目即将竣工,进入产能爬坡阶段。
2. 问:目前的客户结构是海外居多还是国内居多?
答:目前公司的客户群体还是国内的居多。今年上半年公司国外销售收入占比 25%,去年全年的国外销售收入比重约 17%,2019年全年公司还将继续提高外销的比重。公司披露半年报的同时披露了与 LG 化学签订的长单,今年 4 月份也披露过公司和 SKI和 Ecopro 这样的国际知名大厂签订的长单,这些长单都是由澳洲奎纳纳工厂一期氢氧化锂项目逐步竣工之后生产的产品来供应。
3. 问: 公司的下游在选择锂盐厂商的时候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因为国内的补贴退坡以后,下游可能电池对安全性、续航的要求比较高,在这个过程中锂盐的品质对于安全性和续航的影响有多大,是不是决定性的?再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满产满销,我们未来产品的品质区别于其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答:对锂化合物产品进行考量的实质因素包括:磁性物质含量、主成分、含水量、不同批次产品的一致性、长期供应的稳定性等。随着动力电池对安全性和续航能力的要求提高,实际上应用于动力系统的可充电电池的产品品质要求已经高于传统意义的电池级碳酸锂标准,除了单一指标的要求更高以外,还可能要求在提供给客户的最终产品检验报告中,要求更多元素的检测值。公司的产品基本是定制化生产。客户看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能否持续稳定的供应合乎要求的产品;(2)公司对产品品质的控制能力;(3)有没有成熟的、稳定品质的锂精矿与加工生产线匹配使用;(4)生产线的安全环保和高效节能。
4.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如何?
答:从合同签订量看,2019 年上半年锂化工产品销售合同合计签订超过 1.7 万吨。公司客户群体较为稳定,客户重复采购率较高。除短期订单以外,公司已与 SKI、Ecopro 签订长期订单,并于 2019 年 8 月与 LG 化学签订了 3 年期的长期订单。相关重要海外客户的长期订单对其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锂化工产品采购事宜进行了约定,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协议约定了未来 5年的采购安排,预计未来总采购量超过 10 万吨。此外,公司还与个别客户签订了非约束性战略合作协议,预计 2019 年至2022 年将向其供应锂化工产品合计超过 4 万吨。总体看来,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生产经营情况良好。
5. 二季度的产销和一季度相比如何?
答:2019 年二季度,公司技术级及化学级锂精矿销量的同比下降幅度均有明显收窄,环比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锂化工产品的销售均价略高于 2019 年一季度的销售均价,环比上升0.57%。
6. SQM 的扩产计划是怎么安排的?
答:预计到 2021 年,SQM 将完成扩产至 12 万吨/年的碳酸锂扩产计划,完成 2.95 万吨/年的氢氧化锂扩产计划。
7. 公司对近期 SQM 股价下跌如何看待?
答:近期 SQM 股价下跌主要是受锂行业短期调整、锂价下行导致 SQM 短期内业绩表现不符合二级市场投资者原有预期的因素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SQM 的公司基本面并未发生实质性的重大不利变化,其内在价值因而亦未发生实质性的重大不利变化。此外,公司所持的 SQM 股票大多为 A 类股,流动性较低,股价的参考意义有限,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 SQM 的企业价值。
8、 公司最近一期的锂化合物销售量增加,但因其价格下跌导致营业收入减少,可见价格下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请问公司计划如何应对价格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未来业绩的增长点是什么?
答:2019 年二季度,在新增产能释放较预期有所放缓的背景下,锂行业的供需关系逐步改善。首先,公司目前的主要生产线均达到满产满销的状态,在手订单充足,可以充分保证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其次,公司未来主要业绩增长点将集中在新扩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