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精测电子 (300567) 2019-08-29
Q1:公司2019年上半年度主要经营情况介绍。
A: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127.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38.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14%。其中,AOI光学检测系统实现销售收入38,316.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52%,占营业收入41.14%;OLED调测系统实现销售收入34,771.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99%,占营业收入37.34%;信号检测系统实现收入13,469.0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03%,占营业收入14.46%;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实现销售收入5,185.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67%,占营业收入5.57%;另外,新能源领域亦实现销售收入450.42万元。 研发投入11,641.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1.52%,占营业收入12.50%。持续的研发高投入亦换来了更多的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627项专利(其中213项发明专利,270项实用新型专利)、122项软件著作权、47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6项商标、3项国际商标。公司专利技术荣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Q2、公司毛利率下滑的原因。
A: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首先,报告期内公司的AOI光学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的46.71%,而这两类产品相对于信号检测系统及OLED调试系统而言,更趋向大型的集成性设备,包含了大量毛利率较低的结构件(注:比如钢结构、钢架、钢壳等),因此总体毛利率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其次,公司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较高,产品特性和样本及样本数在不断变化,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单季度个别指标亦出现一定的波动;最后由于面板显示检测领域竞争的加剧,公司的毛利率整体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Q3:公司的产品主要生产周期多长,订单交付周期多长,账期多长?公司应收账款较多的原因?
A:根据经验,面板检测设备主要产品的生命周期常规在3-5年。 订单交付周期:一般是3个月。 账期与信用期:公司根据产品质量、合作程度、付款条件、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因素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根据业务规模和产品结构,对合格供应商名录进行持续调整,优化采购渠道。 根据不同的需求及供应商,分别采取了预付、货到付款及月结30天(60天)等账期,基本上不使用承兑汇票结算。 对客户的结算方式一般为:公司产品发往客户现场,安装调试完毕并经客户确认验收,客户一般付款80%-90%;在产线完成最终验收后,付款5%-10%;在产品质保期结束付尾款5%-10%(质保期一般为1年)。 公司客户主要为大型平板显示厂商,公司通常给予较长的信用期(一般为90-120天),使得公司通常每年最后一个季度产生的收入在期末较多地反映为应收账款。 近几年,由于公司集成化、系统化产品的产品占整个销售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交付周期、回款周期相对以前有所增长;另外,公司客户主要为大型平板显示厂商,在商业谈判中,公司往往处于弱势;最后,由于平板显示领域整体竞争都在加剧,客户都加强自身供应链的管理。
Q4:公司新能源领域的进展情况
A:公司在新能源板块,开发完成针对锂电池行业的电芯化成分容制程检测系统、模组电池组/包检测系统和BMS检测系统,目前部分产品亦实现销售收入。后续,新能源领域还会持续性地加大投入,公司预计明年新能源领域具有造血能力,初步实现盈亏平衡。
Q5:公司半导体领域的进展情况
A:目前公司在半导体测试领域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公司与韩国IT&T合资设立的武汉精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聚焦自动检测设备(ATE)领域(主要产品是存储芯片测试设备),目前已实现小批量的订单;另外,公司于2019年7月31日与WINTEST签订《资本合作合同书》,将通过认购WINTEST株式会社定向增发新股的形式向其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WINTEST 60.53%的股份,该投资事宜已进入中日双方主管部门的审批阶段。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同时,上海精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聚焦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领域,以椭圆偏振技术为核心开发了适用于半导体工业级应用的膜厚测量以及光学关键尺寸测量系统。相关的产品目前正处于研发、认证以及扩展的过程中。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