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飞荣达 (300602) 2019-09-03
一、飞荣达基本情况
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导热材料及器件、基站天线及相关器件及防护功能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并能够为客户提供相关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的产品类别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包括导电塑料器件、导电硅胶、导电布衬垫、金属屏蔽器件和吸波器件等;导热材料及器件包括导热界面器件、石墨片、导热石墨膜、散热模组及半固态压铸等;基站天线及相关器件包括:基站天线、一体化天线振子、天线罩等;防护功能器件包括单双面胶、保护膜、绝缘片、防尘网等。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像华为、微软、思科都是公司的客户。公司收购了三家子公司,博纬、品贷和润星泰,品岱主要做热管、风扇及均温板等,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通信方面的散热方面;博纬主要做5G天线和场馆天线;润星泰主要做半固体压铸产品。
二、互动环节:
Q:请介绍天线振子的研发及供货量的具体情况,以及客户对塑胶类天线振子的认可度和价格如何?
A:公司是做一体化的天线振子,采用PEP工艺,目前已批量交货。去年到今年年初属于小批量供货,大概从今年7月开始逐渐提量。因与相关客户签订保密协议,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从客户角度,客户会根据供应商资质选择供货,且不会采取独家供货。塑胶类天线振子具有生产工艺稳定且效率较高的优势,目前几家设备通信类客户对塑胶类的天线振子的认可度较高。预计在未来,塑胶振子在行业中发展前景较好。
Q:现在塑胶振子都主要是用LDS工艺吗?LDS与PEP工艺的振子价差如何?
A:塑胶振子的工艺分两种,一种是LDS工艺的塑胶振子,在手机天线领域已应用多年,适用于电镀面积小场景。现在5G基站天线振子多为大面积电镀,LDS工艺效率不高;另一种为PEP工艺的塑胶振子,优点为一次性电镀,适用于电镀面积较大的振子。市场中主要为一体化天线振子,所以PEP工艺应用较多。价格方面,根据设计的不同而不等,主要会根据振子电镀面积决定,电镀面积越大,差异越大。
Q:公司天线振子的发展是否到了拐点?
A:目前来看,公司从2019年下半年7月开始已经逐步在量产,到了2020年天线振子的量应该是不断攀升的形势。
Q:现在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客户需求?明年客户在天线振子业务的订单需求会提升吗?
A: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客户需求。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提量,在此之前会提前预备产能。
Q:现在国内和海外主要都是以64TR高端的热点覆盖的宏基站为主,但是明年大量建设之后,应该是逐步向32TR,或者以26TR来放量,基站本身面积也在缩小,然后性能要求应该没有64TR那么高,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在客户份额是否继续维持或者提升?
A:公司产品的应用不是因为客户终端产品的大小来决定。飞荣达是做零部件,比如天线振子宏基站、微基站等都可以使用。未来振子应用场景,电镀面积会大于非电镀面积,所以PEP的工艺应该会优于LDS。
Q:公司属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客户本身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公司核心服务能力在产能和良率这一块,是否有自信能够跟得上未来两年的速度?
A:公司会紧跟市场及客户的步伐努力发展,这是公司营运和管理最重要的一个工作,这是公司内部所有团队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公司部门日常执行的重要工作。
Q:PEP良率的限制因素,现阶段的解决方案;VC均热板良率的限制性因素和公司提升良率的计划和方案。请介绍上述两条生产线良率的解决方案、瓶颈和对未来的展望。
A:这个问题是公司管理团队高度重视、关注的一个问题。每个行业都会有竞争,公司发展需要不断的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产品质量、研发能力等等。PEP工艺从注塑、电镀、焊接等每一个生产细节如果把握不好累积起来良率就会较高,我们会把每一个工艺细节做到极致,减少不良率。
Q:据考察,之前昆山品岱服务的行业并不是偏向通信行业。公司收购品岱可以吸收转化的技术有哪些?这些技术能不能往微型、小型化的消费电子器件转移?如果转移的话技术上或者资本上要做哪些配置才能达到要求?在未来,公司有没有发展消费电子级别的散热目标?
A:从上市以来,公司其中一个重要的布局就是的热解决方案,收购昆山品岱,其实九属于热管理领域做的重要布局。品岱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之前业务发展不是很快,但是飞荣达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市场推广能力,目前品岱已通过手机及通信行业中部分客户的产品认证,也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了扩产跟整改。目前,很多客户对品岱的散热的方案和能力是非常认可,未来再加上飞荣达的热处理的能力,双方协同合作后获得了客户更多的认可。
Q:手机终端散热这一块,除了华为,还有其他大客户吗?
A:三星。去年就已经认证,今年有批量供货。
Q:今年上半年的增长是不是主要来自三星?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主要客户的需求产品是什么?
A:上半年的增长三星是贡献者之一,基站天线和器件今年也是增量。三星主要是石墨片。
Q:公司现在跟中车的合作有没有开始?
A:公司跟中车已建立多年的合作关系。以前主要是车头塑料方面,现在公司收购的几家子公司未来也会建立一些战略合作关系,比如结构件设计、散热模组。
Q: 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较快,公司在海外平台有哪些布局?
A:贸易战之后,整个公司的战略在做一些调整,在海外布局有所增加,现在在欧洲、美国包括日本都加大力度在推广。天线这一部分,飞荣达将采取大供应商的策略,从高中低三个层次给客户提供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Q:博纬的竞争优势?
A:博纬的天线产品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博纬给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给客户创造自身价值,在多波束天线和高低频耦合天线方面有较大技术优势。博纬在场馆天线、4.5G的特种天线、massive MIMO天线做的较早。另外,还进行一些客户端的研发工作,根据客户的需求,引导产品模式的推进。博纬以前的客户主要是针对国外的运营商,在4G之前是运营商直接采购天线,到了5G通过向设备商采购天线,所以博纬和飞荣达合作之后,客户重心会发生变化,由直接供货给运营商变为直接供货为通信设备商。博纬以前和国内一些大的运营厂商竞争是没有优势的,偏向于海外一些小的特殊场景要求比较特殊的天线订单,在这个过程中博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客户只需提要求,从设计到生产全由博纬完成。在和飞荣达合作之后拿到了诺基亚全球供应商资质及国内主流的通信设备厂商的认证,技术方面得到了主流客户的认可,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博纬很认可飞荣达的市场能力,双方属于强强联合。
Q:广东博纬的天线优势似乎集中在场馆的天线,是因为技术的限制吗?如果华为需要飞荣达提供宏基站的天线,飞荣达能是否能满足?
A:因为博纬之前的定位主要是在场馆天线,并不是因为技术限制。因为4G时代竞争比较激烈,博纬做了一些适合自己发展的差异化选择。之前提供的天线所以量虽然小,但是博纬研发能力是非常强。博纬对客户针对基站方面的需要是可以满足并实现的。未来,博纬不会直接去面对运营商,是作为通讯设备厂商的 ODM,或是JDM,公司也在争取oem的资质。
Q:半年报中,公司对产品类别新的划分。增加了基站天线和相关器件、防护功能器件,主要包括哪些具体产品?并且电磁屏蔽的增速较快,毛利率比上年有4%的提升,请大概介绍一下。
A:公司的产品品种较多,电子行业一般新客户新产品的毛利率较高。防护功能器件之前放在其他电子器件里,几个产品的量相对比较大,现在单独拆分出来,主要包括单双面胶、保护膜、绝缘片、防尘网等。基站天线和相关器件是包括基站天线、天线振子和天线罩等,公司把天线及天线振子单独开始划分一个类别。
Q:石墨片的毛利率会不会因为4G到5G的一个过渡,因为新客户新产品而毛利率提高?
A:不会的,整个石墨片的市场已经趋于一个很稳定的状态,这个不会因为新客户或者新产品,或者说石墨片的层数增加而毛利率有所提升。未来市场对的石墨要求会逐渐增加。
Q:天线振子未来的价格是否有明显的下降?
A:未来肯定会下降,但是目前没有下降的趋势。整个市场,有两种情况:如果出现独一无二的产品,会以产品定价;绝大部分是市场定价。一般会是两者相结合的。
Q:从半年报看,公司散热产品的增长还是较快的,但是整个散热行业石墨膜的价格还是下降的。公司能保持整体增速和毛利率增长的情况下,公司怎么看未来VC、热管的一个市场价格走势。
A:公司在整个散热模块可以做单个器件和整个散热模组,单独的某器件竞争趋势会逐渐下降,如果利润高的器件进入的企业较多,慢慢会有降价趋势;但是做整个散热方案有所不同,可以选择选择不同的产品,方案的搭配,会成为企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竞争优势不同。这也是公司收购昆山品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Q:公司收购的昆山品岱,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较好,但是亏损的具体哪些原因造成的?
A:主要是因为昆山品岱扩产和研发费用的影响。
Q:飞荣达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电磁屏蔽和防护器件方面,能否介绍下这方面收入增长的主要是哪方面?未来的增速如何?
A:电磁屏蔽方面,公司以前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国外厂商,现在因为本土化采购的原因,国内的采购需求增加。现在5G的发展是个整体趋势,现在这个阶段是快速发展,但是到一定的阶段,增长速率就会稳定下来。5G是个整体的提升,相关的业务也都是持续性的需求,从该方面去考虑增速会更客观。
Q:中报里面说我们的研发费用增长了65%,整体支出了5000万左右,研发的重点和方向、资金分配如何?是主要集中在总部还是收购的公司也会有?
A:研发资金的分配方面,总部和子公司都会有。对公司来说,各个公司都有其侧重点和优势,公司都是利用各子公司的优势进行研发计划和立项。年初立项之后,我们有专门的研发团队进行分析和跟进。
Q:中报里面说在建工程有1.68亿,目前江苏项目和昆山二期项目进展情况?
A:江苏项目目前一期一标段已经建设完成,建设完成后,将会把承租厂房,比如石墨片生产搬迁过去,进行统一管理。昆山二期项目即将完成建设。
Q:导热材料和屏蔽件在客户的份额还在持续增长吗?汽车行业的情况怎么样?
A:客户是单独招标的,目前来说份额还是持续稳定的。汽车行业的供应商是要逐步进入的,时间周期会比较长,新车型研发阶段就要开始进入,确定了供应商一个项目可持续5年。
Q:公司上半年新增了2亿借款,最近又公布了7亿的增发,今后2-3年公司的融资计划,和合作渠道的安排如何计划的?2亿的借款会对公司财务增加什么样的负担?
A:公司一直有做贷款计划,主要是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申请授信额度。公司非公开发行涉及的项目已经在逐步投入,公司已使用自有资金先行开始投资建,待募集资金到位后再予以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