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三钢闽光 (002110) 2019-09-05
1、随着供给侧改革的结束以及这轮地产周期的见顶,从行业的角度来讲,16年以来长材的红利可能基本释放完毕,未来可能是压力逐渐显现的过程。三钢的建材占比高,非常具有成本优势。但在行业的发展趋势下,未来三钢在产品结构和品种上有怎样的规划?
回复:对于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十三五”期间钢铁去产能的总体目标是1亿吨至1.5亿吨,2016年以来,去产能的上限目标已提前实现,规范钢企的产能利用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良好效益,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状况得以根本扭转,未来行业将进入产能布局重新调整、行业重组兼并加速、智能制造广泛应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对于三钢闽光而言,公司始终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环境保护等宏观政策等对公司生产经营及发展的影响。公司要求,无论何时,全司上下,要始终将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看家本领练好,苦练内功,做好自己,在持续保持行业相对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择机做好区域产业整合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钢闽光的产品主要有六大类:建筑用材、制品用材、中厚板材、优质圆钢、合金带钢、煤化工产品。建筑用材为主的产品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2019年2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漳州闽光的合金带钢生产线正式投产;本部棒材厂一棒线已计划结合年度检修,实施无头轧制技术和热机轧制工艺改造;圆棒线将新增KOCKS轧机和大盘卷;公司规划新建或购买H型钢生产线。上述这些产线的建成投产,将使公司产品门类得以扩充,更好地服务区域市场,生产作业率和生产成本等关键指标也将有较大的改善。
2、公司最亮眼的优势在于全行业顶尖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行业角度来看,三钢已经做得很好了,未来在降本方向还有多少空间?
回复:公司未来将完善对标平台,加强与行业先进企业学习交流,促进提质增效,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保持行业前列,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持续推进全流程降成本,确保2019年各生产工序同口径加工费不高于2018年1-7月平均水平,同时积极降低非生产工序各环节费用。
3、海外矿采购比例?主要来自哪些港口?铁矿的运输方式及成本?
回复:海外矿采购比例约80%,主要来自福州可门港、厦门港、泉州沙格港,铁矿运输有铁路和公路运输,综合成本约88元/吨。
4、目前铁矿的库存水平?今年6-7月份铁矿大幅涨价的过程中,库存水平的变动?
回复:目前铁矿的库存约25天。今年6-7月份铁矿大幅涨价的过程中,库存总体保持相对稳定,6月库存有所增加,7月回落到正常库存水平。
5、6月份铁矿的大幅涨价是否将较大程度体现在三季度财务数据?
回复:公司铁矿石库存周期为24-30天,对财务数据的影响通常滞后约一个月。
6、泉州闽光与罗源闽光距海岸较近,是否具有较强的铁矿运输优势?
回复:泉州闽光与罗源闽光距海岸较近,优势明显。与本部运输成本相比,泉州闽光低约15元/吨,罗源闽光低约40元/吨。
7、焦煤、外购焦炭的采购来源?
回复:公司年焦炭使用量约350万吨,其中公司自产焦炭约为85万吨, 占比约25%,其余部分需要外购。 公司焦煤采购主要来自平煤集团、淮南和淮北矿业集团等。焦炭主要向景焦、三钢集团、平煤集团、淮南矿业等企业采购。
8、当期废钢添加比例水平?今年比例上是否有做调整?
回复:炼钢吨钢铁水耗本部约840kg,泉州闽光约860 kg。高炉少量添加废钢,吨铁水添加量约30kg。公司在废钢的添加工艺方面较稳定。
9、半年报看公司的吨钢售价同比提升幅度超过行业整体水平,是否跟公司产品的区域溢价性有关?
回复:公司在福建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掌控力。
10、报表中“外购钢材”这块业务是怎样的经营模式?
回复:外购钢材都是一些三钢目前未生产的钢材产品,如型材、管材、热轧等,外购的目的主要是补充三钢现有产品未涉及部分品种规格,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供货能力,提升三钢服务水平。
11、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在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差异?
回复:公司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在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方面总体相当,又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如罗源闽光具有明显的物流成本优势,本部具有地产铁矿和石灰石的资源优势,泉州闽光地处闽南,具有贴近市场优势。
12、近两年罗源闽光的经营状况?
回复:罗源闽光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2017年净利润为9.18亿元,2018年净利润为10.88亿元,2018年全年产钢202.7万吨,铁172.75万吨,钢材204.32万吨。
13、下半年产量是否基本与上半年持平?公司几年公司设备是否存在的大修计划?
回复:公司2019年计划产钢1001万吨,上半年产钢511万吨,下半年生产计划任务基本与上半年持平。公司的检修计划安排主要根据冶炼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编制,冶炼系统检修期间,其他生产单位将根据情况安排搭车检修。
14、漳州闽光是否只做轧材,钢坯来源?
回复:漳州闽光目前没有炼铁、炼钢能力,钢坯大部分来自于公司本部,部分坯料从罗源闽光和唐山地区采购。
15、目前公司“物联云商”项目的建设进度?
回复:目前物联云商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其中公司本部的电子交易平台于2018年12月1日上线,泉州闽光于2019年4月1日上线,罗源闽光于2019年6月1日上线。三钢集团钢材产品已在平台完全上线,项目为客户提供期货销售,现货挂牌,在线招标,代购采购等模式,电商平台链接云仓储、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为管理端、客户端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解决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
16、下半年新开工回落,政策限制地产融资,地产需求继续上行压力较大。福建省在下半年的需求情况?
回复:福建省内莆炎高速、福厦高铁、浦梅铁路、兴泉铁路等一批大型基建项目正在建设,供需相对稳定。
17、后续环保方面投入??
回复:公司高度重视安全和环保工作,将安全和环保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公司在2018年10月份制定了超低排放的三年改造实施方案,预计改造123个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不包含结合大型升级改造项目配套环保设施建设的资金)。2019年,公司共安排超低排放改造项目63项,计划投资约2亿元。
18、罗源闽光整合进展?产能及产线情况?
回复:目前控股股东三钢集团仍在解决罗源闽光收购三金钢铁前期所遗留问题。 罗源闽光的炼铁产能160万吨,炼钢产能200万吨,目前有2座高炉(500m3和660m3),50t顶吹转炉2座,高速棒材和高速线材生产线各1条。
19、焦炉炉型及焦炉改造的投入及进展?
回复:公司焦化厂共有两座4.3m、65孔焦炉,可年产90万吨焦炭,其中1#焦炉已于2019年8月31日全部推空,实现安全、环保停炉。 公司将新建两座6.25m捣固型焦炉,项目概算17.5亿元,计划在2023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项目采用一次招标、分期建设的方式,目前原1#焦炉正在拆除过程中,项目建设已经开始。
20、福建省对环保方面的要求与其他核心产钢省份对比?
回复:继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之后,福建省也制定出台了《福建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 文件指出,福建省不属于重点区域,结合福建实际,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明确了按区域、按生产工序分步推进现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分阶段目标,以及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的总目标,以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文件要求,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原则上要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现有钢铁企业分步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所有生产环节的升级改造工作。 文件明确,一是全省钢铁企业分区域、分生产工序的目标要求:2021年底前,烧结、球团工序有组织排放源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3年底前,炼焦、炼铁、炼钢工序有组织排放源、物料储存基本完成超低改造;2025年底前,其他工序有组织排放源、各工序物料输送与生产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大宗物料产品运输等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二是企业对现有烧结、球团或炼焦、炼铁、炼钢设备进行转型升级,以及对物料储存设施进行改造的,转型升级(改造)项目应同步落实超低排放要求,但建成时限分别不超过2023年底、2024年底。三是福州、三明、漳州提前1年完成分阶段目标。
21、公司2019年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与福建亿鑫钢铁有限公司合作,公司目前与亿鑫钢铁合作进展?
回复:目前公司与亿鑫钢铁的产能合作仍在洽谈过程中,公司将在具体合作事宜明确后,及时发布相关公告信息。
22、未来几年分红方面公司大致的想法?
回复:综合考虑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未来资金支出安排等因素,根据《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18-2020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公司制订了2018年的利润分配预案。 公司未来仍将努力做好生产组织管理,努力把握市场机遇,努力持续稳健经营,积极回报广大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