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一心堂 (002727) 2019-09-09
一、现场交流
问题一:未来行业是否会受老龄化的驱动影响?
答:老龄化到达高峰期还是要时间。目前同店增长主要是物价增长和通过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问题二:除了执业药师,店长等其他人员是否是扩张瓶颈?
答:公司具备成熟的培训体系(例如店长成长体系)已建成十几年了,公司自开店有这方面的能力和团队。重要的是平衡开店和业绩。
问题三:公司近期业绩放缓的主要原因?
答:公司经营正常,过去6个季度合并,公司的业绩是行业内较好的。但在业绩放量细节没有规划好,本该适度下调下市场预期。去年实际利润增长可观,因此今年也没怎么考虑利润的规划问题。
一方面是收返利的因素。利润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释放,因为年度返利一般是在第二年收,今年收去年的。去年四季度让上游付快了一点,今年上半年收的少,因此调整导致今年上半年有影响。去年,进一步落实薪酬准则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上涨很多,对成本费用端有压力。此外去年还做了近2000万的商誉减值。
问题四:通过调整结构是否能带来盈利能力提升?
答: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居民消费习惯也很难改变,但是药品品类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趋势。中国零售业产品细分度还远远不如日本,行业有机会去挖掘。
问题五:如何看待行业的监管趋严对公司业绩影响?
答:监管的规范是行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公司所期望的,能够使行业更规范经营。公司经营规范,不担心这个问题。
问题六:为什么执业药师收紧对公司影响较大?
答:主要有地区的原因。云南省执业药师相对较少些,1.7万家药店,只有7000多名注册在药店的执业药师。四川的问题相对不大,当地高校多,学习文化的基础强,不影响省内开店速度。
问题七:目前是否打算做激励?
答:机会合适,可能会推出方案,细节有待商定。
问题八:赵总之前减持的原因?
答:因有借钱贷款要还所以减持,这一次确实是这个情况,请大家理解。
问题九:行业内各家上市公司的运营是否有显著区别?
答:基础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差别不大,精细化管理上提升的空间不大。运营主要差别在战略部署。未来的差别在于信息化技术的创新运用、组织变革。
问题十:为什么不考虑做华东地区?
答:事实上各地区的差别不大,药品消费有刚性特点,政策/消费水平只是影响业绩的一方面。地方的竞争格局才是最核心的。
问题十一:零售行业能建立起优势的重点因素?
答:①一定要有根据地,有根据地才能持续的输出利润;②可持续的延展能力,因此要有股权集中的优势。③最重要的是创新变革,行业当前的机会在于结合互联网的升级变革,目前每家都在投入,但没有哪家明显有优势。即使现在没有利益也要投入,不然未来跟不上。互联网对行业的冲击不是通过B2C,而是改造行业。后期经营门店到经营顾客都有变革。
问题十二:信息化方面BAT有更大优势,药店行业如何防守?
答:因此需要借助资本的作用加大投入。5年之内格局变化不会太大,但10-20年维度看行业会逐步互联网化。虽然和优秀互联网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现在大家信息系统的投入都很大,要对行业进行不断进行升级,未来能否做得好还是很多变数。
问题十三:行业新进入者是否仍有机会?
答:目前新进入难度较大,从零开始起步来开店发展的窗口基本都过了。
问题十四:门店开得多是否能够提升对下游的议价能力?
答:规模效应的贡献主要是从上游传导的,采购量大会更便宜,此外规模越大能拿到的品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