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深圳机场 (000089) 2019-09-05
1、公司基本情况?
回答:深圳机场于1991年10月12日正式通航;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总股本的56.97%。 深圳机场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目前运营主要设施是T3航站楼、2条跑道以及航空物流设施等。其中航站楼面积45.1万平米,可保障旅客吞吐量达4500万人次;飞行区面积774万平方米,跑道飞行等级为4F,目前高峰小时容量为52架次/小时;深圳机场现有航空物流设施主要有国内货站、国际货站、国际快件监管中心、UPS亚太转运中心、顺丰华南转运中心等。
2、上半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回答:2019年上半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583.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8.8万吨,航空器起降18.1万架次,分别同比增长6.2%、0.3%、2.8%。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717.83万元,同比增长5.57%;实现利润总额40,283.38万元,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8.0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0,778.98万元,同比减少16.70% ,主要是受2018年5月深圳机场室外立柱广告牌拆除、公司与深圳市正宏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案计提预计负债和人工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36,986.15万元,同比增长9.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1 %,基本每股收益0.1501元。
3、公司卫星厅的建设及投产进度?
回答: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北侧,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用地面积16.3万平方米。建筑整体构型呈X型,建筑层高为四层,业务规模目标为旅客吞吐量 2,200 万人次。2018年12月21日,深圳机场卫星厅工程项目已正式动工。根据规划,卫星厅工程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与现在的T3航站楼通过捷运系统相互连接。
4、公司时刻放量情况?
回答:目前深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为52架次/小时,下半年公司将全力协调高峰小时容量力争提升至54架次/小时。
5、空域资源的瓶颈如何缓解?
回答:经过长期以来跑道运行模式的优化,深圳机场已可实现双跑道向南、向北保持间隔同时进近着陆,在有限的空域环境下,最大限度提高了双跑道利用率。后续,深圳机场将继续深化研究,借助航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双跑道运行模式优化。
6、公司在大湾区机场群中,采取怎样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回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空管理培训中心功能,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深圳市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深圳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未来,深圳机场将加快新一期扩建工程,加大国际航线拓展,力争在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上不断取得突破,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