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西部证券 (002673) 2019-09-11
主要讨论的问题与答复要点:
1、公司如何看待未来资本市场变化趋势,以及公司如何应对?
伴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市场体量增速放缓、金融监管趋严,头部券商具备天然优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中小券商的出路惟有在专业和细分领域做精、做深,进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当前,公司基于自身的优势与禀赋,立足于券商的业务本源,对公司战略规划进行更新与重塑。在对各项业务进行重新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类型、业务性质、监管要求等基本原则,将现有业务划分为六大板块:“财富管理板块”、“自营投资板块”、“投资银行板块”、“信用业务板块”、“资产管理板块”以及“研究咨询板块”。公司的经营模式正由传统的通道驱动、市场驱动模式向资本驱动和专业驱动模式转变。此外,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客户为中心、以平台为支撑,以锐意进取的企业文化为驱动,依托全业务链的专业服务,实现与客户共成长;并立足西部、服务全国,力争成为一流的上市券商。
2、公司对经纪业务条线的组织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并优化了考核体系和网点布局,能否分享具体的一些内容和调整的思路。
2019年上半年,公司传统经纪业务的财富管理模式转型继续向纵深推进,主动调整财富管理体系内部机构设置,进一步强化考核管理、细化业绩指标,优化经纪业务区域网点布局,推进分支机构同城迁址和改造升级工作。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综合平台的前端服务水平,全力保障科创板相关业务的平稳运行。深挖客户潜在的金融产品需求,持续发力终端零售工作,构建财富管理“强总部、大中台”的组织架构。公司始终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大力做好投资者服务和教育工作。
3、公司在2017年推出《研究咨询业务三年发展规划》,现在的进展如何?
公司在年初对战略规划进行了调整与重塑,目前,公司研究咨询业务持续聚焦机构客户深度挖掘、核心产品开发迭代、外部影响力塑造、内部运营体系优化四个维度,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认可程度稳步提升。
4、公司两融业务的发展情况?
2019年上半年,公司信用交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两融期末余额44.13亿元,较去年末上升21.66%;股票质押业务期末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37.99亿元,较去年末下降14.39%。 现阶段宏观经济已处于信用周期末端,信用风险暴露程度有所加剧。前期公司股质业务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公司已基于审慎原则,对风险暴露的项目进行了减值计提,同时,对其他风险项目积极运用各种手段予以化解,并主动暂缓股质业务推进进程。未来,公司股质业务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前提下,稳健开展业务。
5、投行业务上半年的表现如何?
当前,以加快对外开放、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为代表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成功落地,为国内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2019年上半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公司保荐业务成功发行华致酒行IPO项目及国联视讯IPO项目,IPO在会项目7单,此外共为11家企业开展辅导工作。债券业务方面成功发行14支债券承销项目。新三板挂牌业务方面新增挂牌企业3家,在审企业2家,持续督导企业212家,上半年共为7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定增服务。
6、短期债券发行市场火热,股权发行市场推出科创板,公司如何应对这些发展趋势,是更多考虑人才引进、组织结构调整还是挖掘项目资源?
为了有效应对行业变革新形势,公司主动梳理投资银行业务体系,构建整体大投行业务发展平台和工作规程,积极调整投行内部机构设置,筹建投资银行运营管理部、资本市场部以及3个投行业务区域管理总部;此外,为了紧抓“科创板”重大发展机遇,公司大力加强“科创板”业务研究,积极培育和储备优质项目资源,已完成公司首家“科创板”企业的申报工作;同时,公司加快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专项推进“科创板”跟投业务。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入培育初创科技企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深挖军民融合潜力,为本地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募资融资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7、目前公司自营规模和结构如何?公司自营采取怎样的投资风格?
公司年度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2019年度自有资金投资业务规模及风险限额指标,综合考虑2019年的证券市场环境及公司自营业务开展实际,为了持续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水平,确保公司自营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在符合各项监管指标的情况下进行自有资金证券投资管理。 2019上半年,公司自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32亿元,同比
增长108.05%;实现利润总额7.20亿元,同比增长102.84%。权益类投资方面,公司强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加大对行业研究的投入力度,根据市场情况主动调整仓位,加大安全边际较高的核心资产配置,持续关注市场风险,投资业绩表现良好。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市场资金较为充裕,货币回购利率维持低位,较高评级信用债表现较好,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整体保持较高流动性,坚持高等级短久期的投资策略,加大对可转债、国债期货的投资力度,持续关注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取得较好收益。 公司自营保持稳健的投资风格,在市场产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8、面对资管新规,公司资管如何进行主动管理转型?是引进人才还是改进产品?
2019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严格落实资管新规要求,市场化引进专业人才,主动调整业务布局,积极开展规范整改工作,防范化解业务风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截止6月底为385.92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64.93亿元,占总规模的16.82%;被动管理规模320.99亿元,占总规模的83.18%。
9、公司曾经提出“狭资管”的发展策略,现在不再提相关概念,代表公司对于资管业务的定位或发展策略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9年初,公司对战略规划进行了调整与重塑,进而对各项业务条线进行梳理,明确了资管业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作为公司主要的业务战略板块,公司将大力发展资管业务,积极进行业务转型,加强业务协同,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实现资管规模和收入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