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佳讯飞鸿 (300213) 2019-10-22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自1995年成立以来持续推动创新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强化硬科技孵化,加快推动关键技术突破,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凭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稳定性,赢得行业客户的青睐,目前产品已覆盖铁路、地铁、海关、国防、能源等众多相关领域。近几年,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突破技术边界,打破行业壁垒,汇聚更多的先进技术和更广阔的行业应用,以工业物联网为基础,沿着“大、智、移、云、物”的技术发展路线,将新ICT技术赋能“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促进科技与行业用户深度融合发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传感器等技术在交通、国防、能源、政府等多领域中应用,实现应用智能化、服务价值化和产业生态化。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各项经营计划均有序开展,面对以智能和融合为核心的新一代指挥调度系统,主业持续聚焦,强化集团内的资源协同,在基于“大、智、移、云、物”的新ICT技术框架下,不断打开自身边界,通过网络融合、功能融合、应用融合、终端融合等多维度拓展自身的融合性,打造新一代的融合指挥调度平台;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加强,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2019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3,629万元,同比增幅3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3万元,同比增幅27.78%;其中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6,913万元,同比增幅7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1万元,同比增幅59.22%。同时,公司在手订单数量也一直处于高位,截至2019年9月,公司在手订单7.1亿元左右,保障了公司的稳健发展。
二、问答环节
问题1: 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在哪些行业呢?
答复: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加大了基于新ICT技术融合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实现了国防及交通领域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国防领域,公司以全产业链条实现多业务技术点联动,融合智能科技、通信技术与军工科技,为国防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助力智慧国防建设,实现了国防领域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 在交通领域,公司的物联网、大数据、私有云平台等新产品销售情况良好,比如:公司为浩吉铁路(蒙华铁路)提供了全线的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和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等,为其的安全开通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公司在铁路、城际、市域等越来越多交叉的路线不同运输组织模式下的统一调度通信做了有益的探索。2018年,公司实现了私有云平台的正式商用,承担了兰州铁路局营业线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平台一期建设,通过整合传感器技术、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向客户提供了最优化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并在今年顺利承担了兰州铁路局营业线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平台二期建设。
问题2:公司在交通领域的发展情况及前景?
答复: 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全国铁路将确保投产新线6,800公里,较2018年增加2,117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2019年1-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4,495.79亿元。《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至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年均增长率为4.8%;高速铁路营业里程3万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1.6%。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国家交通领域顶层设计文件。《纲要》指出,未来要“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指出,“强化主通道与西北地区综合运输通道的衔接,联通兰州、西宁、乌鲁木齐、西安、银川等西北重要城市。”铁路投资多年来的稳定增长以及相关政策的持续落地,对铁路通信系统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铁路通信系统信息化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轨道交通方面,2018年以来再次迎来新的投资热潮;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7,7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公司先后参与了北京、上海、武汉、天津、南京、广州等国内重要轨道交通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持续扩大,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助力公司在该业务领域的持续快速发展。
问题3:公司在国防领域的主要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市场空间?
答复: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在国防领域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进入落地实施实质阶段。中央军委颁发的《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军队要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同时提出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指挥信息系统集成运用,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构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全面提高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能力。 在国防领域,国防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国防军工领域的指挥调度系统需求,公司作为最早进入国防领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之一,紧跟国家战略的指引,充分发挥在国防领域的在位优势,在基于“大、智、移、云、物”的新ICT技术框架下,推进“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应用。例如,公司携二十余类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了2019中国指挥控制大会暨北京军博会,构建了“智慧指挥控制”和“智慧营区”两大展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也实现了国防领域收入的快速增长。未来,随着国防信息化的推进与落实,公司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快速的业务发展。
问题4:公司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做了哪些布局?
答复: 近几年,公司持续打破指挥调度的界限,公司的工业互联网相关产品和平台及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已成功在交通、能源等领域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在解决行业客户问题及满足行业客户需求的同时,为公司开启了全新的市场空间。2019年,在可信云大会上,公司产品“飞鸿云”与“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和“浪潮云”共同被列入增强级私有云,表明“飞鸿云”在数据安全、数据管控的能力上达到业界先进标准,能够为行业客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私有云服务,“飞鸿云”已成功应用在兰州铁路局营业线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平台一期和二期建设;公司研发了TrainEyes铁路车辆图像智能识别预警系统、道岔缺口监测数据分析系统及海关相关大数据系统等,向行业用户提供数据服务;研发了轨旁设备设施监测系统、FieldFocus现场智能作业管理系统、升级了海关智能卡口系统、完善了高速列车空口监测系统,打造了基于飞鸿云的高可靠、海量数据连接的物联网平台;通过计算机视觉无损、非接触式检测,完成设备的图像数据采集,并应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让工业互联网更好的服务铁路行业,助力公司持续、高效、稳定发展。
问题5: 公司研发投入占公司的营收比例和公司研发投入的绝对数量每年都在提升,您这边是怎么评价公司的研发成果的?
答复: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6,294万,同比增长51.30%,占营业收入的11.10%,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拥有6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专有技术,已注册和被受理的专利252项,其中发明专利17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219项。公司依托智能研究院、公司研发团队及外部科研机构共同打造了“三位一体”的研发机制,及时跟踪前沿技术动态,准确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强化产品预研能力,深入布局大数据及AI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化,逐步形成以“大、智、移、云、物”的新ICT技术为框架的解决方案,加强新ICT技术与垂直行业的融合,不断提升公司“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在前沿技术预研及新技术、新产品的行业应用上加大投入力度,已初见成效。
公司从成立之初,一直将营业收入的10%左右投入到研发。未来,公司会坚持这个比例不变,并将其中大概20%左右投入到基础预研,即用于当期不能够产生效益,但是对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的项目。佳讯会保持在研发特别是预研和技术产品研发双方向上的持续投入,确保公司技术的领先优势。
问题6:公司产品的迭代周期是多久?
答复:不同的产品线的迭代周期会不一样。从硬件来讲,大概在五到七年,因为公司的大部分产品是7×24小时在线运行的;从软件来讲,迭代周期会更快,所以对公司的产品来讲一般是在五年左右就会迭代。
问题7:指挥调度市场,目前公司的市占率大概是多少?主要竞争对手是哪几家?
答复:指挥调度是一个比较细分的行业,在交通领域,公司业务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与行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海外铁路项目建设中,为多个国家的重点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拥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在国防领域,公司的系统解决方案得到广泛应用,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为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在政府及海关领域,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在能源领域,公司产品在中石油、电力、水利等细分行业得到用户广泛认可。国际上还是有一些对手,美国的哈里斯、以色列的塔迪兰等,国内也会与这些公司的合资公司形成部分竞争;国内方面,没有全面产品线上的竞争对手,在某一条或部分产品线上与部分公司存在或多或少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