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温氏股份 (300498) 2019-10-24
Q&A
1、近年公司的合作农户有何变化?
答:肉猪合作农户数量较前两年略有下降,主要是公司有部分养殖规模较小的农户的退出,少量单户合并,还有一部分由于土地环保因素需拆除或者搬迁等。目前公司合作农户正向现代家庭农场方向发展,单个农户单批次的饲养规模逐渐扩大,集约化、自动化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家庭农场饲养规模的扩大,也是未来公司产能稳步提高的支撑之一。另外一方面,公司正在探索“公司+养殖小区”模式,未来也可能会“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公司+养殖小区”等几种模式并行。
2、公司合作农户的委托养殖费是否有增加?有更多的利润分享吗?
答:总体来说较为稳定,在肉猪高价期,也会根据市场变化作出适当的调升,大概每头增加10%左右,同时,公司也会根据效益情况给予合作农户适当的业绩奖励。委托养殖费因合作农户的饲养管理成绩高低而有所浮动,饲养成绩优秀者获得的委托养殖费用更多,以调动合作农户更大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
3、未来公司合作农户的委托养殖费是否会有更大的提升?是否存在同行抢夺农户资源的现象?
答:从以往每个猪周期来看,合作农户的委托养殖费相对还是稳定的,不会有很大的波动。猪价较高的环境下,抢夺农户的现象短期是存在的。但是与农户的合作关系还是要看长期,只有双方利益合理均衡才能建立长久的互信合作关系。
4、公司的商品肉猪委托养殖合同多久签一次?
答:每一批都要签一次委托养殖合同,公司正完善与农户的长效合作机制,对长期合作者会给予一定的合作奖励,践行齐创共享的温氏企业文化理念。
5、公司会拒绝养殖规模小的合作农户吗?
答:公司也存在少数小规模委托饲养的合作农户,我们鼓励原来合作的小规模合作农户扩大饲养规模,新签的合作农户一般饲养规模是每批1000头起步。我们不拒绝规模小的,欢迎规模大的适中的合作农户加入合作,而小的合作农户经过与公司长期合作,也可以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合作农户。
6、公司目前种猪存栏情况如何?后期公司种猪留种计划是什么?
答:公司目前种猪存栏已经接近160万头,能繁母猪约有120万头,后备母猪约有40万头。之后每个月有约10万头的增量,去掉淘汰的,绝对增量估计有7-8万头。
7、公司目前商品肉猪出栏均重是多少?
答:目前公司商品肉猪出栏体重维持在235斤以上,以正常生产进度安排出栏,也根据个别地区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将出栏体重增至250斤以上。
8、如果委托合作农户养殖的肉猪死亡,谁承担损失和责任呢?
答:在温氏“公司+农户”模式之下,合作农户饲养的肉猪、所领用的饲料、药物的产权归属于公司,如果合作农户养殖的肉猪死亡,公司将遭受直接财产损失。公司与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签订的委托饲养合同里有明确的责任认定条款,如果肉猪死亡是合作农户饲养管理原因导致,则合作农户将承担委托养殖费用收入等损失;如果是公司管理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则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作农户适当补贴。
9、公司什么时候将猪苗交给合作农户饲养呢?
答:仔猪断奶后大约15斤左右就交由合作农户饲养。
10、公司对后期猪价的看法是?
答:现在的肉猪价格已经超出大家对历史上猪周期关于猪价的认知,也远远超出大家年初对猪价的预期,因此,目前无法用历史数据对未来的某个阶段的肉猪价格进行预判。但从当前已知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来看,预计未来仍有较长一段时间会保持供给偏紧的状态。
11、公司布局屠宰业务的考虑及后期战略规划如何?
答:公司的生猪屠宰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主要是为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平滑周期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应对行业周期风险的战略部署;也是市场变化的要求,如“禁毛”、运猪向运肉转变的政策等。 目前,公司禽业屠宰产能已达饲养规模的20%以上,未来的目标是做到屠宰30%以上。目前来看,近两年公司通过禽业屠宰加工为转型升级的切入点,积极探索禽类产品鲜品批发,发展订单销售,鲜品直配终端,拓展销售新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肉猪屠宰业务目前比例较小,未来目标屠宰比例占出栏规模是达到20%。公司今后会加大布局屠宰业务的力度,考虑在下属各区域公司所在省内寻找合适的位置,通过自建、参股或者合作加盟的方式配套屠宰业务。
12、成立投资管理事业部的目的和定位是什么?
答:2018年公司董事会正式提出实施“资本驱动”发展战略,投资管理事业部是公司资本的重要力量和组织代表,负责落实公司“资本驱动”战略实施落地,提升公司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资本助力公司打造温氏产业链生态圈,实现公司产业的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是公司探索产融结合的大平台。投资管理事业部的定位为公司的战略投资及并购中心、新产业培育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资产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