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一心堂 (002727) 2019-10-24
问题一:公司人事变动方面的情况?
答:公司赵总、田总两位董事在公司任职有10多年了,给公司做出了更多贡献和付出,公司发展需要培养年轻人(赵总69年生,田总72年生),推荐了张勇(78年生)和阮国伟(77年生),张勇已入职十二年,负责商采业务已经十多年,任职公司核心岗位,熟悉公司情况,也熟悉行业及政策,所以推荐任职董事,把好药品关,阮国伟入职公司近20年,从营业员开始,现在任云南公司总经理。
问题二:公司后续业务发展情况?
答: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销售增长和利润增长在15%左右,后续也会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如医保及其它相关政策有变化,也会有更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公司的目标是保持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上述的预期规划指的就是保守估计,不考虑并购及政策等很多外部因素,主要指老店增长及新的自建门店带来的增长,老店和新店的增长是可预测的。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并购,只是有一些小型的并购没有达到披露要求因此没有披露,但实际一直在进行并购及项目储备、谈判。
问题三:董事长后续工作安排情况?
答:公司在经营管理上有规范完善的制度和分工,各副总日常分管工作过去要汇总到总裁,但各个部门责权利分明。公司每个周都有例会,副总裁要参加周例会,进行统一研讨决策。未来阮总会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公司内部管理多一些,对外联络事宜分摊出一部份,增加对外人员接替一部分阮总对外的工作。。
问题四:未来增长的省内外拆分?
答:从增长来看,省内和省外平均,云南的基础规模大一些,云南以外区域的市场空间大一些。但因为门店数量差异大,目前对增长的贡献还是相对平均。总体来看,新店贡献总增长的5%-8%,老店贡献总增长的5%-8%,公司尽量努力挖掘业绩增长点,并循序渐进的推动,也会通过对现有门店逐步优化,不断完善商品结构及门店形象,提升员工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门店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 每个省有每个省的市场特殊性,也有各地的政策差异,同时更有消费者需求和习惯的差异,公司会更加注重各个省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于本地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但也不散失集团合力的优势和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各个区域的业绩目标。
问题五:集采未来大面积推开后,药店品种结构调整及业务结构的思考?
答:带量采购以来,政府部门都在积极推动,对零售药店会有影响,目前影响不大,未来影响多大不好预测,这个政策影响完全定型的时间也不会太短,企业会快速调整,调整品类结构,过去很多处方药和OTC产品受到医保和药监的限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关键在于如何服务好消费者。过去没有政策导向,消费者买药时考虑的是要刷医保卡,国家出台政策限制保健品通过医保卡的购买后,消费者短期对于不能刷医保卡支付的品类没有概念,对于这种情况,会为消费者进行宣传和健康知识的分享。未来会把顾客需求和顾客服务能力进行提升,会让顾客满意,提升顾客的信任和信赖,实现公司利润的增长。
问题六:公司品类结构的调整思路?
答:(一)(1)处方药扩面之后带来的影响短期对于销售额有影响,因为要降价向医院看齐;22)毛利的角度,原来毛利不高,所以影响不大;(3)中标品种销售比例及布局的市场占比也不大;(4)长期来看处方药价格下行是趋势,但销售量及品类增长也是必然,所以要进行品类调整才能保持增长。
(二)(1)单看处方药,处方药企业很多,产品也很多,未中标和有差异的品种会加大跟零售渠道的合作,合作政策的释放有明显改善;(2)国家政策的推动为新药方面的研发带来增长的机会,新药目前不能很快进入医保或者谈判,这就给了药店DTP的机会;(3)非药方面也在积极布局和调整。过去消费者对医保有依赖性,之后会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教育,改变其消费习惯;4)建立健康管理方案,进行处方药引流再搭配OTC产品引流,推动基于病种的药物关联搭配,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服务;(5)目前正在对药品进行全面梳理,从产品的细分类到价格的区间入手,通过市场分析,找到短板,进行突破。
问题七:公司云南区域经营情况?
答:第三季度改善比较明显,各项指标改善较好。
未来思路:(1)门店数量很大,3700多家门店,细分来看,每个市场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乡镇市场只有600个进驻,而云南一共有1280多个乡镇,乡镇店产出接近10万,人员成本差不多,房租低,乡镇有很大的空间,还有一半的市场,2020年未来会继续强化;(2)单店改善:是未来的重点,20万-50万规模的门店改善空间很大。之前的改善方式比较单一,后续将从综合性管理和思考从各个方面进行改善,从产品营销、顾客需求、交易次数以及员工能动性的提高等多方面进行改善,会设立新的激励方式促进员工换发新的活力,带动门店增长;(3)非医保门店云南有400多家,一些是2018年开的一些是2019年开的,在2020Q1会迅速完成医保资质的完善,会有增长,此外政策上会有一些红利,云南在16个地州已经放开了8个地州的慢病试点,明年慢病试点会全面放开,在云南试点情况很好,有的单店开通慢病后销售增长非常不错,如昆明慢病店月销售在160万左右,如果云南全面放开慢病后将是较大的增长方向;(4)会强化单体店的并购工作,今年收购了60家左右的店,PS0.28左右,整个经营很好,医保刚刚开通,效果不错。明年会重点把县域市场的单体和小连锁迅速加大并购力度,有些门店并购完就会盈利。
问题八:中药科技的情况介绍?
答:目前保健品不断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中药是利润增长点最大的一个品类,中药科技有3个业务板块:(1)OTC板块,一心堂中药品类,聚焦单品聚焦品类去做;(2)除了一心堂之外,零售连锁药店前100强也合作了很多家,把云南道地产品加入到OTC板块进行销售;云南道地三七在两个板块去做,(a)原料方面的销售,2019年有2亿规模,2020年有新的药典出来,明年在工业方面三七的购买力是最强的,因为2019年都在观望等新的药典;(b)今年新建了颗粒饮片厂,正在研发阶段,后续进行大规模生产,有望2020年在医院渠道,跟4家试点医院去合作,颗粒市场目前有150亿,云南有15亿的规模,预计10月底会出台政策,云南省4家试点企业优先使用,这是颗粒业务的突破。
问题九:新零售业务模式的思考?
答:传统线下方式若不找到合适的方式和线上融合,最后都会有问题。上市公司在长期战略规划的同时,也会受到短期业绩目标影响,若推行新零售方式,前期会对业绩有影响。因此要走出一条新路很难。因此赵总会亲自去尝试线上这条路,摸索出一条线上线下结合的路来,这也是工作调整的原因。目前有很多想法,但是还是需要等事情做成功后再说。未来会有线上线下一体化、医药新的零售新模式,若模式成功,公司在国内市场将处于将取得更多优势。
问题十:云南8月正式执行远程审方,运行现状?
答:今年3.15后,因为执业药师问题,行业变化大,但是7月份已经恢复正常。公司早在2014年已经和机构合作研究远程审方。2015年云南商务部也出台过相应政策。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进行远程审方,云南省15个店配一个执业药师,远程审方会在执业药师不在岗或休息的时候起到补充作用。现在远程审方客观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处方的来源、处方外流等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药店处方药销售额占比 38%,毛利额也增长,但是毛利率本身比较低。处方外流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快。目前公司仍在探索,如远程诊疗和远程审方结合等模式,探索时间周期比较长,但是公司比较有信心。
问题十一:公司并购业务情况?
答:股权并购目前较少,但有优质标的也会进行。目前主要是资产并购,看标的与现有门店和区域的互补性,看消费者的增量及布局重叠率,另外人员及经营方面的融合也是并购的关键。
问题十二:浙江执行集采15%加价政策的思路?
答:利好消息,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支持药店是要跟医院同价的,因此明确政策是对集采品种的保障,有了政府的背书消费者对价格的意见就不会太大,而且本身价格就很低,15%加上去也并不贵,消费者以往去医院排队购药的时间成本也很大。
问题十三:四川经营情况?
答:川渝市场是公司最重点的市场在发展,在自建门店的同时,未来还会继续并购,今年内将突破1000家店,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川渝现在正在筹建四川大物流中心,按照年销售100亿的配送规模去建设。川渝地区最大的问题还是整个市场竞争激烈,特别中小型连锁,经营不规范,无序竞争,带来了压力,但是其实整体进程国家还是在加强监管逐步规范,只要市场规范,公司在川渝前景是很好的,过程中在各个地方市场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川渝市场是公司除了云南外的第二大市场,公司会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问题十四:公司未来门店扩张计划?
答:2019年,集团已经新开了745家,净增长有586家,还在筹备着189家店,到年底净增长基本达到700家左右(含小并购)。
2020年,云南开店会占总开店计划一半不到,重点在省外,云南300家左右新店自建,400多家左右省外门店,合计700多家门店。主要逐步在有基础的市场去发展,省外子公司大部分盈利几年了,很多市场做的不错,省外市场在会在盈利区域继续加密布局,公司会将云南的盈利模式中适合其它省使用的部份在省外复制,因地制宜,稳健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并购,目前在谈很多并购,后期时机成熟后会完成并购。